分享

桂也丹:清歌妙舞 源远流长--黄梅戏溯源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桂也丹:清歌妙舞 源远流长--黄梅戏溯源


黄梅戏历史渊源的研究,从学术角度讲是介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 学之间的一门科学,当属历史考证学的范畴,是历史学的一个学科。既然是科学就必须客观、公正、严谨、翔实。因为,“起源” 是探究事物最初的开端,侧重探究一个客观的“源”,所以,黄梅戏起源是戏曲研究不容回避的本源性问题,通常需要从艺人师从的资料、传统剧目积累和音乐声腔的元素(这得最有说服力的)诸多方面综合考证。

笔者试图从黄梅戏起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入手,将黄梅戏艺术及其特征置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与社会群体文化结构的网络之中,从戏曲学、历史学、文化学及审美学的角度进行考据。在多维文化视野里,探讨黄梅戏艺术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梳理黄梅戏艺术的发展路径,展示长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委婉秀丽的典雅风范。应网友要求,笔者遂将发表《戏剧之家》200901期的《清歌妙舞源远流长--黄梅戏溯源》摘要介绍,以飨读者,敬请批评指正。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戏、采茶、采子,流传到鄂赣皖毗邻地区后,则分别被称为黄梅调、黄梅腔、黄梅戏、花鼓戏、二高腔等不同的名称,广泛流行于鄂赣皖的长江两岸50余市、县。

黄梅戏是在黄梅县流行的民歌小调、田歌畈腔、采茶山歌的基础上,经过清戏、昆曲、汉剧、高腔的滋润,与黄梅县流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

黄梅戏萌芽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间,黄梅戏流传到安徽省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后,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结合,衍用了当地的语言,发展成现代黄梅戏的前身——黄梅调。

黄梅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剧种,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6年春,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楚人善歌”,黄梅县在历史上乃是有名的歌乡,丰富的民歌小调是孕育黄梅戏的基础。

在黄梅县流行的民歌小调中,以采茶山歌影响最大。这些采茶山歌流传到周边地区以后,则被称为“黄梅采茶歌”或“黄梅采茶调”。黄梅戏就起源于黄梅县北部的紫云、多云、垅坪等山区的采茶山歌和田歌畈腔。

清代官修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载:“黄梅县紫云山,在县北七十里,山路萦纡,望如笔削,其顶平旷,东西环拱,内有平田。僧人植茶,即为紫云茶。”黄梅县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

在云雾缭绕的茶山,在碧绿清翠的茶丛,在狭小芬香的烘房,在坎坷崎岖的小道,饱满的激情借助春风的吹拂,他们用山歌小调和一些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就产生了许多采茶山歌。黄梅戏也就随着漫山遍野的采茶山歌应运而生。

黄梅戏萌芽的时间较早,史无完整记载。传统黄梅戏主调[七板]的原始声腔,可上溯到北宋苏轼记述鄂东的“鸡鸣歌”。这种采茶山歌、田歌畈腔的痕迹,在现代黄梅戏主调[平词]中依然可见。

黄梅县历来就有唱采茶戏酬祀福神宋飞仙(名益)的习俗,这个习俗一直沿袭到1948年。据传明万历年间,黄梅知县、浙江萧山人来山聘就提倡用采茶戏酬福神,若从此时算起,黄梅戏有400余年的历史。据地方志记载、鄂赣皖名老艺人传承黄梅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300余年。

明隆庆三年(1569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二十一年(1765)等编修的《黄梅县志》和文人笔记都有唱“乡戏”酬祀宋益、宋昭侯的记载,可见当年唱黄梅戏酬祀福神的风俗遍及黄梅全县各地。


频繁的自然灾害是促成黄梅戏由黄梅县向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黄梅县的地理环境特殊,自然灾害频繁,素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仅在清乾隆年间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就有12次之多,水灾连年不断。

年复一年的自然灾害,迫使黄梅县的青年男女纷纷学唱黄梅戏,运用“唱道情”、“打连厢”等艺术形式,沿门卖唱求乞他乡,这就大大地促进了黄梅戏由黄梅县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流播幅射。

黄梅戏传统剧目《逃水荒》,就真实地反映了当年黄梅人民遭受水灾,餐风宿露,颠沛流离的悲惨情景。随着灾民的脚印,黄梅戏分别流传到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南50余县。在剧目、唱腔上影响了长江中下游29个地方剧种,在那里生根发芽之后,又各自向前发展。


黄梅县与本省武穴市、蕲春县接壤,与安徽省宿松县紧密相连,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民间习俗相近,世代和睦相处,形成了共同的传统文化。黄梅戏艺人经常组织戏班到各地演出传艺,为周边人民群众所喜爱。

清咸丰年间,江西乐平人何元炳,在他的一首《下河调》七绝中,就描写了黄梅戏当年流行江南的历史盛况:“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调子赛无双。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为后人研究黄梅戏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920年版《宿松县志》记载:“黄梅风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有习之者。”黄梅县从黄梅戏诞生时起,著名艺人甚多。从清道光年间算起,到毗邻地区授徒传艺的名师就有邢秀娘、何仙姐、龚三齐等100余人。


黄梅戏传统剧目的积累相当丰富,鄂、赣、皖黄梅戏、采茶戏艺人习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而实际在舞台演出的传统剧目远远超出此数。黄梅戏专家桂遇秋经过50年的抢救、挖掘、搜集,历代黄梅戏艺人能演出的剧目有400余本、出。其中最富有地方和剧种特色的是以张朝宗、瞿学富、李益、於老四、张德和、李广大、毛子才、庞大奎、宋关佑等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的《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毛子才》、《私情记》、《闹公堂》、《糍粑案》、《杨二女起解》、《打粮房》等本戏、串戏,都是根据黄梅、武穴、浠水等地的张朝宗、瞿学富等真人真事编写的,有圣旨、奏摺可查,有家谱、碑志可证。这些传统剧目分别流播到长江中下游29个打锣腔系诸剧种之中。


黄梅戏的音乐丰富多彩,特别是主调[七板],传入安徽后叫[平词]。经过安庆地区戏曲艺人的创新,更具有特色,曲调优美朴实,节奏明朗轻快,地方特色鲜明。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演唱正本戏的唱腔叫主调;用于小戏的唱腔称小调。但在少数小戏中也应用了主调,正本戏中也有小调的插曲。主调有[七板][二行][火工][高腔][还魂腔]等。小调名目繁多,基本上是一戏一调,有的以戏命调。曲调简洁规正、节奏明快活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黄梅戏传统音乐的打击音乐历史悠久,锣鼓经十分丰富,组成不同的节奏,烘托人物情绪,渲染舞台气氛,调节表演身段,配合语言韵律,掌握唱腔速度,统领伴奏节奏,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梅戏从萌芽到创新经历了坎坷的历程。按其艺术形式大致划分为道情和独角戏、两小和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伴奏四个历史阶段。前三个阶段是在黄梅县完成的,后者是在安徽省安庆地区实现的。但每个阶段并不是绝对固定和静止不变的,而是有机地、相互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黄梅县正式使用管弦伴奏是1956年,但早在1936年黄梅戏名艺人冯龙伢,就有用二胡伴奏黄梅戏的创举,开创了黄梅戏弦乐伴奏之先河。

建国后,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大黄梅戏艺人与新文艺工作者密切配合,对黄梅戏实行了全方位改革创新,1952年将黄梅调正式定名为黄梅戏。历史造就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一批为黄梅戏作出卓越贡献的表演艺术家,推动了黄梅戏的大发展、大提高、大普及。

195845,黄梅县黄梅戏剧团在武昌洪山礼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演了用管弦乐器伴奏的黄梅采茶戏《过界岭》,开创了新中国黄梅戏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桂也丹:1984年出生于湖北黄梅,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漂在武汉的媒体人。

曹锦军围炉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欢迎广大微友原创作品投稿:29723531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