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梅|大河之上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黄梅|大河之上

        曹锦军


     经常有朋友问我:在黄梅周末哪里有既看得见山又戏得了水,还可以流连青砖青瓦村子的最近线路?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到离县城10公里的大河(镇)去,那里有山有水有老村子,还闻得见花香和摸得着白云。

    泡桐花和映山红在西山争奇斗艳的时候,我又再次来到大河镇海拔有点高的门山村和杨凼村,这两个村都在永安水库的上游,可谓大河之上。我这次来,无他事,只是出门散散心和看看雨后的山区小景。


   
雨后的门山村,空气清新。那村前的池塘水,是刚刚从山上流淌下来的,经过了田地间的沟渠,黄黄的,着实浑浊,或许经过几个小时的沉淀,就是一潭清水了。远处,云雾缭绕,给群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村里是安静的,连犬吠都听不见。走在沙沙作响的砂石路上,不消几脚就进了村子。


   房子大都是青砖青瓦的,有几处土砖屋,经不住岁月的洗礼,只有残垣断壁立在那里发呆,似乎还想用最后的力气坚守在曾经欢歌笑语的场地。


 
  沿着泥巴路继续前行,村子的尽头是一栋三间两层的青砖瓦房。从这房子的建筑风格来看,是我县30年前山区老百姓做房子的普遍样式。

    房子的砖都是老百姓自己烧窑做的,房屋虽然年数有点久,但里面很干净,经常干农活的农具都整齐地挂在门两边的挂杆上。房子的二楼是用6根大树铺上木板,只占房子的一小半,要上去。是搭梯子爬上去的。屋顶的几块明瓦透着亮亮的光,给房子增加了透明的光源。


  
房子里的橱柜是放衣物的。柜子画着许多图案,以前黄梅人结婚,这样的家具必不可少,如今这都快成为了古董了,只有70年代往上去的人见过或者使用过。


村子的前面不远处是门坎山的黑脸门生塔,村子后面则是一大片葱葱郁郁的竹林。在村子里还可以看见大红的月季花在鲜艳绽放,而白色的泡桐花则撅着嘴凋零在树下。


过了门山村,就是和广济交界的杨凼村。杨凼村人烟更加稀薄,海拔高了点,风也更大,同行的女士经不住风的“问候”,早早地就躲进了车内。

这里的房屋建筑风格和柳林的商子垸几乎一样,应该都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物。土砖青瓦,从摄影人的角度看,是好景色。但真正常居这里的空巢老人心里肯定不是这样想,他们日复一日生活于此,或许也想住的舒适点。

他们有些老人四日八餐,吃的都是地里的蔬菜,喝的是泉水,这也许是长寿的必然条件之一吧。

山里人是勤快的,很少见人抛荒,地里的蔬菜或者农作物,利落的很,就像山里人经常劳作的艺术品。这里有高山,有四祖道信大师的卓溪泉,还有杨六郎濯足洗战马的杨凼水库。如果在这里有计划地开发成生态度假村,或许这里会迎来一个全新的一页。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