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琳||寻禅五祖寺

 曹锦军围炉 2021-01-13

赵琳||寻禅五祖寺

    正是春日,漫山遍野春意盎然,春花欲燃。山路几度盘旋,不觉来到五祖寺山门前。

  闺蜜琴早已等候在此,看到她,我吃了一惊,前段时间憔悴不堪愁眉深锁的她,如今从容自如笑语晏晏……

  琴指着寺门前三株青檀树,问我看到了什么。我绕树一圈,但觉古木参天,华荫如盖。除此,没有什么呀。顺着琴手指的方向,我看到树枝上挂满人们的祈福心愿。琴说,她原本以为所有人前来烧香拜佛,都是为了向佛祈祷,祈求佛的慈悲和护佑,但不尽然。

       年幼时,我曾多次呼朋引伴,春游五祖;少年时,多次虔诚匍匐于佛前,祈祷家宅康宁;近年来,五祖寺于我而言,只是一直仰望的化外一方,从未疏离,但也从未过于亲近。今天,琴到底要带我看什么呢?

  大雄宝殿可谓是寺里最巍峨雄壮的建筑了,飞檐斗拱、红砖金瓦,灯火辉煌。“大雄宝殿”的匾额旁,一边挂着“万德庄严”,一边是“得大自在”。

  放眼望去,五色彩带环绕的寺墙,明黄、天蓝、墨绿、赤红、纯白,有宽有窄,有前世、有今生、有轮回、也有过往。殿堂内、明镜台旁、菩提树下,烛烟缭绕,香火氟霾,僧人和信徒们正在佛前虔诚咏吟,低婉诵唱。我和琴静静端立于门前,默默倾听佛音袅袅,不敢打扰他们清修。

  琴轻轻说:进去看看?我略为吃惊,以往虽也曾见僧人们诵经,却未多加留意,只觉得他们吟唱的很动听。在琴的鼓励下,我终于进得殿内,加入了僧人和香客行列。

  钟磬声声,佛音再起。平时从未念过佛经的我,惭愧于没能听懂经文,但觉声声入耳字字入心。端详着上方三尊佛像,因之前听琴讲解过,我知道他们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佛祖瞳孔如星,兰指若花,宝相庄严,垂着眼睑,平静地望着我。与他们对望,不禁心生凛然和庄重。

  我情不自禁跟着念诵,亦步亦趋跟着礼佛和绕殿,突然,心头没来由涌起一阵悲伤,泪水夺眶而出。莫非,这是从心底流溢的清泉,是历经十丈软红颠倒磨折之苦,注定在此时此地,被澄清后的泉源?

  诵经结束后,其声依旧萦绕耳侧,让人心境澄静、灵台空明。欣然拉着琴的手,我们先去文人最喜欢的三处所在:一处是圣母殿西侧那一泓昼夜不息流淌的清泉,泉水源于白莲峰巅,泉本普通,却因大文豪苏轼当年到此一游,醉眠泉旁,醒来信笔挥毫两个大字“流响”,镌刻在石上,也永远镌刻在黄梅人心底。想来因此文脉昌盛,千年后,黄梅诗人们创办了“流响”诗社,并带动全县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因此获得全国首家诗词之乡的桂冠。

      另一处是禅门书局,珍藏很多佛门书籍,令我流连许久收获颇丰。还有一处是会客厅,室内檀香袅袅,梵乐幽幽。禅师奉上五祖禅茶,室雅心静,相对谈禅,会心处拈花一笑,便觉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然后,依次拜过麻城殿、圣母殿、观音殿、财神殿,最后来到真身殿。

  圣母殿里供奉着五祖弘忍母亲周氏的金身塑像,相传此殿乃奉武则天圣旨建造。民间传说五祖母亲感念仙气无孕生子,为此子吃尽苦头,后又忍痛送儿子出家。听琴讲述,我第一次知晓圣母殿竟然是全国所有寺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一位伟大的母亲,一段凄美的传奇,其实,这人间的父母才是最大的菩萨呀!

  真身殿是五祖弘忍圆寂后停放真身的地方,故此得名。系五祖寺主体建筑,气派庄严,宽阔高大,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亭碧门朱,是香客和信徒们必拜之地。

  真身殿东门踏出,就是南廊,是当年神秀和慧能题偈语处。四壁均刻有碑文,讲述了六祖慧能传奇而精彩的一生。默默吟诵“不到东山开正眼,慧能犹是砍柴人”,久久摩挲碑文,思绪不禁穿越千古。

  有些人生来便身负使命和责任,当时他们却不自知。正如千年前一位姓卢的岭南新州人,父亲早逝,为生计故,只能靠砍柴卖柴奉养老母。那时,他决计想不到,若干年后,因在客栈偶尔听到《金刚经》,让他若有所悟,便千里奔赴黄梅东山,得赐法号慧能。未曾剃度,就在寺内碓房里舂米、推磨、做杂役。八个月后,又因一首横空出世,震古烁今的偈语,得弘忍大师首肯,秘密赐予袈裟和衣钵,成为禅宗六祖。

  身为黄梅人,这个故事我耳熟能详,也无数次向人介绍那两首有名的偈语和影响禅宗发展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黄梅和五祖寺。

     漫步寺内,这两首偈语随处可见:五祖寺匾额两边,烫金的文字镌刻着;大雄宝殿内,巨大的经幡上绣着;门上的楹联,随处可见;甚至,斋堂楼梯口都悬挂着。

  这两首偈语,还记载在《红楼梦》、《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教史》等文史哲巨著上。我还曾看过本地黄梅戏剧院上演的自制黄梅戏《佛山孽火》和《传灯》,对这个故事和两首偈语都做了精彩记述和阐释。

  我们又来到六祖殿。殿内供奉着六祖佛相和“六祖坠腰石”。遥想当年,慧能来拜五祖,弘忍大师问他想求什么时,他竟口出惊人语,自称唯求作佛。弘忍大师问其貌不扬身材瘦小的慧能: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作佛?慧能的回答可谓掷地有声:人有南北,佛性岂有南北?

  我想,弘忍大师听闻此语时,想必非常欣喜,但为了进一步考验,他还是派慧能去做了杂役。

  八个月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据《六祖坛经》所述,惠能未来五祖前,弘忍在黄梅门人逾千,当时寺内耕地和菜园想必极大,惠能每天舂米,工作量必也极大,慧能却安之若素。舂米、推磨于他,或许就是一种修行,八个月内,他除了做杂役磨练心性,一定从未中断学习和思考。可他身材瘦小,连踏碓都无力完成,只好在腰间拴上一块石头以增加体重。

  这块石头,就是眼前这块堪称稀世国宝的“六祖坠腰石”了。

  崇拜的目光看向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轻轻吟诵明末高僧晦山的题诗“块石绳穿祖迹留,曹溪血汗此中收。应知一片东山月,长照支那四百州。”原来,思想和智慧的光芒,能够照耀漫漫历史长河,影响无数世人。

   至今,英国国家博物馆广场上耸立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慧能和孔子、庄子并列东方三大思想家。五祖寺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和中国各地的香客游人,每年都多达几十万人,盛况空前。

  还有一点我尚未想明:慧能既然目不识丁,他的智慧从何而来?为何他竟能针对当时弘忍大师座下首席得意大弟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谒语,提出自己的感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琴笑了:这就是顿悟啊。慧能先悟道后出家,先成祖后成僧,虽是文盲却有大智慧。“一念不悟,佛即众生;一念若悟,众生即佛”。禅是镜子,照亮人的心境。是明灯,照亮人的心路。又或者,什么都不是,空无一物才是本来。所以,才有“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一说。

  我恍然,原来,慧能的大慈悲和大智慧之处在于,他的一系列理念,使禅宗更具平民化、世俗化,彻底完成了禅宗中国化。

    琴还说,当晚五祖感觉慧能的谒语更胜一筹,欲传衣钵给慧能时,曾为他讲说《金刚经》,当五祖说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悟,并说了一段话“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一串“何期”令我瞠目结舌,满面迷惑,琴笑嗔着戳了一下我额头:你呀,就是有禅心而无佛性。一句话惹我泪落。恍惚中想起,似乎也曾有人和我这样说过。一滴泪悄然落下,又被我悄然拭去。

  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又落尘劫了吧?也罢,修禅从来都不是易事,顿悟者,古今能有几人?所以,慧能大师果然是非凡之人。

     离开六祖殿,我们决定攀登东山最高峰—白莲峰。真身殿后便是通天路,遥望山巅,260余级石阶直插蓝天。两旁翠竹摇曳,直指青云。气喘吁吁向上攀登时,看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山花点点风中摇曳,更能体味“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真谛,又如身临观音菩萨的紫竹林。山路上时而飘起云雾缕缕,更有出尘离世之感。

  终于,走完通天路最后一级台阶,看到了大满禅师塔和祖师殿,后面便是高高的讲经台。台为条石筑成,系当年弘忍大师向广大僧众讲经说法之处。讲经台左侧是舍身崖,山下有“桃源洞”和“授法洞”,都系天然石洞。授法洞就是弘忍选择法嗣慧能的地方,可惜无暇再去拜访了。

  后面的山路越发狭窄,正感觉疲惫不堪时,眼前豁然开朗,终于登上白莲峰了!但见奇峰突起,蔚蔚苍秀,云雾缭绕,飘渺虚乎。恍惚间,如见白莲绽放,花瓣晶莹剔透,香气阵阵,清透九天之外。

  白莲峰上有白莲花池,相传弘忍大师曾在池中亲手种下白莲朵朵,此峰因此得名白莲峰。如今,池犹在,虽不见白莲花,却如唐代诗人裴度诗中所言“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这东山白莲,依旧开在峰顶,开在人们心中,开在中华大地。

      立于白莲峰顶俯瞰美丽家乡,崇山峻岭锦屏叠翠,田野乡村纤陌纵横,江如彩带,湖若明珠,镶嵌于如画美景之中,令人心醉神怡。

  返程时,我在舍身崖,看向巨幅石刻“福、德”二字,浮想联翩。五祖寺这座建于唐咸亨年间的寺庙,曾历经战乱、劫火、兴废,几度辉煌灿烂,几度满目疮痍,如今大放华彩。是什么样的力量,吸引那么多善男信女,包括我,前来寻禅?

  进而想到寺门前飞虹桥上所题“放下着”和“莫错过”横匾。佛度世人,如何度呢?世人皆在七情六欲和贪嗔痴恨中挣扎,一句“放下着”,当真便能放下了么?如果世人都能放下,是否便没有那么多的生死磨折、善恶争斗了?

  寺内每个殿堂里,都放着一块警示牌,上书“远离一切苦,远离一切颠倒”,莫非就是“放下着”?却又何来“莫错过”?莫错过什么呢?

    带着这些疑问,是夜,我和琴留宿五祖寺。琴和我述谈良久,谈她因生意失败感情受挫,躲入空门逃避,却意外在寺里收获了安宁和自在,谈她于亲人面临生死难关时五体投地祈求佛祖庇佑的虔诚,一直聊到睡意袭来。万籁俱寂,唯闻松风涛声,已失眠多日的我,竟忘却心中疑惑,犹如重回母腹般感觉安心和温暖,沉沉睡去。

  临离开五祖寺前,我颇有些遗憾,我还没来得及走走东山古道,寻访古道上众多佛塔和风景呢。琴微笑道:你听说过“花未半开月半圆”吗?留些遗憾和念想,下次再来。另外,再给你讲段公案吧:宋朝时,五祖寺有位法名圆悟克勤的高僧,他也是“茶禅一味”理念的首创人。

        一天晚上,克勤、慧勤、清远三位弟子陪同法演禅师在山亭上聊天。到了该回去的时候,灯笼里的油烧完了。法演禅师在黑暗中对他们说:“你们三人各自就此情景下一转语,我看看你们的境界如何?”

  慧懃禅师道:“彩凤舞丹霄.”清远禅师道:“铁蛇横古路.”克勤禅师道:“看脚下。”法演感慨地说:“能够发扬光大禅宗法门的人,只有克勤了。”

  如当头棒喝,似醍醐灌顶,顿觉心胸大开。原来,禅,从来都不用刻意寻觅,“贪看天边月,失却掌中珠”,而要走好脚下每一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就是净慧长老提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悟到了这些,我便感觉自在而欢喜。随处可见的鸽子是欢喜的,它们悠游自在,或伫立屋檐、虔心听禅,或三五成群、大摇大摆、不避行人;大雄宝殿前傲然独立的两只雄鸡是欢喜的,它们昂首阔步于堂前,胜似闲庭信步;甚至,五祖寺山门后那幅宣传画,也透着欢喜:一位萌萌的小和尚,手捧茶盏,一位萌萌的童子,肚兜上绣着“茶”字,配以“天下祖庭五祖寺欢迎您”的字样,令人忍俊不禁。

  回首望去,镌刻于五祖寺大门两侧的楹联“上接达摩一脉,下传能秀两家”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而我,又将从这佛国圣地,回归烟火红尘了。

   “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提烦恼,等似空花”。幸好,在五祖这一日一夜,我并没有虚度,我找到了禅,也找到了一些自在和欢喜。下山路上,琴发来微信:常记三界外,禅同修,云同游。我莞尔一笑,回复:又回红尘中,歌如初,文如故。

   伫立山脚,仰头望去,东山山势雄伟,恰似凤凰振翅欲飞向云霄,垅坪、古角两条河流如飘带分列左右,果然是“一山突起正中央,玉带双飘锁凤凰”。我再度合十,虔诚叩拜,祝祷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定慧大桥、禅定大道、菩提小镇和东山阁等景区项目早日建成,愿这禅宗祖庭永佑我黎民安康,国运昌盛。

    怀揣欢喜和自在,我下得山来,重入红尘。刚刚走进家门,女儿飞扑过来,一个香吻印上我脸颊,甜甜地说“妈妈,你昨晚没回来,我想你了。”甜蜜的微笑绽放在眼角眉稍。我想:我更懂得如何爱、如何生活,如何在这偶尔薄情的人间,依旧深情的走好脚下每一步了。

   作者:赵琳:女,网名素月绚,湖北省黄梅县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全国公安文联首届签约作家。中诗网签约作家。作品刊登于《法制日报》《中国文化报》《诗探索》《诗选刊》《人民公安》《人民公安报》《啄木鸟》《山东文学》《时代文学》《芳草》《时代文学》《中国诗歌》《青海湖》等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在那东山顶上》。作品入选各种选本。获公安部"梦想与共和国同行"诗歌散文征文二等奖等奖项。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