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嵇康:一位诗人的打铁与操琴生涯

 江南木客fh3om0 2021-01-13
 打铁

 嵇    康
 一位诗人的打铁与操琴生涯


打    铁
 
  
  打不打江山
  由不得自己
  有这身力气
  打打铁,也是
  蛮好
 
  赤膊挥锤
  打铁者从不自我防护
  打出软骨和尘屑
  留在刃上的,只有
  凛然的目光
 
  以汗水淬火
  升腾的雾气里
  谁的心思
  在迷茫



 操    琴
  
 
  弦上的风雨
  不操自响
 
  广陵散后
  你是文人的风湿痛
  会不会操琴没有关系
  只要有了阴湿和风寒
  就会准时痛起
 
  合眼默对这一截枯木
  只觉衣袂与须发一同飞扬





嵇康风度非凡,为一世之标,史有所载: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世说新语·容止》)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晋书·嵇康传》)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晋书·嵇康传》)   

●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正尔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世说新语·容止》引《康别传》) 
   
●康美音气,好容色。(《文选·五君咏》引《嵇康别传》)   

也就是说,嵇康身材高大(魏尺无明确换算标准,约在汉尺与晋尺之间,折合约为181.74cm~191.1cm,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文采卓越。虽然不刻意装扮自己,却能通过超脱的气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博通。

  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嵇康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当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赦免嵇康,愿以康为师,司马昭不许。临刑,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

   
 
 

        嵇康在文章里主张“心无措乎是非”(《释私论》),但是他的行动却是“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

        嵇康的这种性格,表现为他对名教、礼法的批判。当时司马氏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大力标榜提倡礼法,用所谓“人伦有理、朝廷有法”来羁縻一些士子。嵇康则在一系列文章中强调道家的“自然”,揭露礼法和“礼法之士”的虚伪本质。嵇康“每非汤、武而薄周、孔”,这种非毁先王的作法,实际上是要否定“今王”──司马氏。

  嵇康对司马氏的敌意,在他另一些文章中也有所流露,如《管蔡论》一文,为历来被说成是“顽恶显著”的管叔、蔡叔翻案,说他们本来是“服教殉义、忠诚自然”的,只是由于武王死后,周公摄政,“卒遇大变,不能自通,忠疑乃心,思在王室,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当时司马昭曾以周公自居,而魏末又屡次发生大臣举兵抗命、反对司马氏的事变,所以此文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作者是在为反对司马氏的毋丘俭、诸葛诞等人张目。事实上,后来钟会诬陷他,一条重要罪状就是“康欲助毋丘俭”。

  
 

嵇康是我们江南学堂讲述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我们的重点不在政治是非。


文中书法为祝允明草书《嵇康酒会诗》。


用心、用意、用好料;有胆、有趣、有情怀 


江南学堂
浙江武义武阳东路308号  15857995255
微信号:Jiangnan-xueta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