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故乡的年味

 天上成 2021-01-13

一晃又到腊月了,年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走来了,脚步从容不迫。每当这时,故乡的年味就会萦绕在心头,在我的记忆里走走停停,醇香悠长,历久弥新。

我喜欢过年,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依旧。而故乡的年,犹如一朵永远开不败的花朵,盛开在我的心间,带给我无尽的遐想和思念。

祭灶神

儿时过年,母亲是最忙碌的。进入腊月,母亲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满满当当,白天里洗洗涮涮,家里的床单、被褥要一一拆洗,晾晒,然后缝好。腊月二十三小年母亲要烙祭灶饼,敬“灶神”,在这之前,一定要把厨房打扫得一尘不染,母亲说这是老祖宗立下的规矩,灶王爷喜欢干净,希望他上天之后说好话,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做新衣

我们几个的新衣服,母亲一般在赶集时买几块布料,顺便叫裁缝铺表姨裁好并锁边,自己拿回家再用缝纫机缝好。印象中家里的灯泡一般是十五瓦的,晚上踏缝纫机光线太暗,父亲便给母亲换一个四十瓦的灯泡,母亲经常一熬就是半宿,记得有一次,我一觉醒来母亲依旧在缝纫机旁忙碌着。当然,母亲还要保证父亲和我们兄妹三个过年都有一双新鞋子,白天里是挤不出一点时间,只有晚上熬夜纳鞋底,赶在大年三十把过年的新鞋子全部做好。

购年货

父亲主要负责置办年货。附近镇上四、七、十逢集,父亲一般腊月二十开始赶集,一般会采购一些干果蔬菜大肉白酒,还有走亲戚的点心之类。每每看见父亲赶集回来,我们都迅速跑到父亲的自行车旁,一边帮父亲取下年货,一边瞅着有啥好吃的。

我有时也会嚷着和父亲一块去赶集,喜欢看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瞅五颜六色的衣服和布料,听小贩们热情的吆喝声,还有那诱人的摊边小吃炸油糕吸引着我,对我来说,仿佛这喧嚣的集市才是年应有的样子,我的小小的心也随着年一起欢愉沸腾。

做油茶

腊月二十九,年味更加浓郁了。我们一大早都被母亲喊起来。匆匆吃过早饭,母亲便开始做油茶,在大铁锅里按比例放上牛油、羊油和菜油,小火慢烧,等油全部化成液体后,加入一定量的面粉和调料,一边小火慢烧,一边用木铲搅动,母亲说做油茶千万不能心急,我有时也按照母亲的要求,一会给锅底加柴火,一会像寺庙里的小和尚一样耐心的搅动着锅里的油茶,生怕有一丝闪失。二十分钟过去了,油茶的香气开始扑鼻,母亲不时过来看看叮咛着,并顺势夸我两句,我心里美滋滋的。大约再有半个钟头的时间,过年的油茶就大功告成了。

啃骨头

午饭过后,母亲便开始煮肉。我们都守在厨房里,想馋猫一样,贪婪地盯着锅里,三个人争着抢着给灶塘里添柴火,恨不得一溜烟的功夫锅里的肉全部煮好了。厨房里弥漫着浓浓的肉香味,冲击着我们的嗅觉,诱惑着我们的味蕾,灶塘的炉火把我们的脸烤得通红,我们嬉笑着,忘记了冬日的寒冷,沉浸在火热浓香的年的味道里。

黄昏时分,锅里的肉终于熟了,母亲把肉一块一块捞在盆里,撒一些盐,抹一些酱油。随后,把骨头捞在案板上,用刀稍微顺势切一下,撒一些盐,我们已是垂涎欲滴了。“快洗手,啃骨头!”母亲一声令下,我们便迫不及待得开始了,母亲看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一边笑着嗔怪着,一边提醒我们别烫着了。

蒸包子

大年三十,吃过早饭,母亲便开始蒸过年的馍和包子。包子两种馅,一种是红糖馅,一种是葱香大油馅。母亲把红糖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一擀,放在碗里加一些面粉,搅拌均匀,就可以包了。红糖包子不好包,如果包不好,蒸熟后糖就流了出来。记得有一次,我和二哥各包了一个,并做了记号,二哥说他的红糖包的多,出锅后,我的包子糖从上面流了出来,二哥让我吃他的那个,结果吃到最后也没有吃到糖,原来糖从包子下面溜走了!油包子的馅也简单,把猪油切小,拌上面粉葱花和调料就好了,刚出锅的油包子味道鲜香,填饱了我们的胃,也填饱了童年那个饥肠辘辘的岁月,至今仍然回味无穷。

大年夜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意浓。父亲是老师,写得一手好字,不管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都写得刚劲有力。小时候,村子里红白喜事,都会邀请父亲坐账房,写礼谱。每年大年三十,父亲都会拿出毛笔、墨汁和红纸,亲自写对联,撕去旧联,贴上新联,实现新桃换旧符。

大年三十黄昏时分,二伯、父亲他们领着哥哥和堂哥们去上坟,要请先人们回家过年,家里的女孩不用去。回来后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摆上各样点心,然后磕头上香,形式严肃而庄重。

天刚一黑,村子里的鞭炮响了起来。哥哥们也迫不及待的拿出花炮和鞭炮,站在门口放了起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祖母、父母和我自然是围观群众,大声在一旁忙着指挥。放完炮,二伯、堂哥他们就端上两个凉菜、一包点心来吃团圆饭了,母亲也准备了几个菜摆上桌,父亲热了一壶酒,二伯、父亲领着哥哥们先给仙人上香敬酒,随后才上桌喝酒吃菜,我和哥哥都小,上不了桌,只能被母亲安排在厨房小桌子上,就这样,我们也还是很兴奋。厨房里,在昏黄的灯光下,祖母和母亲包着大年初一的饺子,聊着往事,话着来年,温馨填满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拜大年

大年初一,在母亲的催促声中,我睁开了朦胧的睡眼。“快起来!穿新衣、吃饺子!”大年初一的饺子都有哨子汤,哨子里有瘦肉、豆腐、白菜、胡萝卜、土豆、木耳等,盛半碗饺子,舀一勺哨子汤,吃起来不仅味道鲜美,还驱走了冬日的严寒,胃也暖暖的。我是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期待已久的新衣服新鞋子,囫囵吞枣扒拉完一碗饺子,急着在“朋友圈”去晒自己的新衣服,也瞅一瞅别的小伙伴的新衣服。

当然,初一必须去长辈家里去拜年,我们兄妹几个提着父母亲准备的拜年礼,一般先去大娘家拜年,然后去二伯二娘家拜年,那个年月,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自然也没有压岁钱可以领。

从大年初二开始,各家各户都开始走亲戚拜年,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一家最多一辆。距离近一些的亲戚走路去,远一些的骑自行车去,当然有的亲戚虽然路途遥远,但也只能走路去,如屈家河伯家,是父亲的表哥,要走一些山路,还要过河。我小一些的时候,都是父母领着走亲戚,有一年天特别冷,去外婆家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横梁上,时间一长,双脚失去了知觉,连自己的鞋子掉了也不知道。

虽然小时候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但我们的内心充盈而快乐,而年无疑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我们期盼着过年,期盼着长大。

故乡的年,似一壶醇香悠长的老酒,在岁月的年轮里飘香。她承载着我一年又一年情感的开启,纵使年华似水,岁月如梭,故乡的年味,依旧在我的心头回荡,给平凡的日子增添了一抹温存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