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肠息肉的5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权威解答来啦

 fjgsd 2021-01-15

由于自身习惯或者客观环境的改变,人体会缓慢发生一些变化,甚至受到疾病的侵袭,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肠息肉就是这样一种病变。

你是否为肠镜报告上的“息肉”整天担心过?

是否也疑惑过“息肉”到底是什么?

是肿瘤吗?需要治疗吗?

别着急,今天这篇文章就带你走进肠道息肉,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肠道息肉神秘的面纱。

什么是肠息肉?

肠道息肉就是我们肠道黏膜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就是肠道上长了一些肉疙瘩,包括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

息肉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呈桥样。

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后则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诊断学名称,如结肠管状腺瘤、直肠原位癌、结肠炎性息肉等。

肠息肉需要切除吗?

直肠息肉的类型比较多,同时,也需要根据直肠息肉的类型来决定是否需要通过手术切除。按病理类型可分为:腺瘤样息肉(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等等类型。

比如肿瘤性肠道腺瘤,癌变的几率大约在5%左右,最好还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以免留下后患。

像是炎症性、增生性肠道等良性息肉,一般情况下对身体是没什么伤害的,但是如果对此不加以控制,也是有可能随着身体生长,挤压肠道,从而导致便秘、腹泻、腹痛、便血等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有肠梗阻的情况。

因此,总的来说,最好在初次发现在身体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切除。

息肉恶变需要多久?

从发病年龄上看,腺瘤性息肉要比大肠癌早5~10年。

据Morson在1976年发表的腺瘤到癌发展理论认为,这个时间约为10年。但据最新的一些文献报道,从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至少需要5年,平均在5~10年。

另外腺瘤息肉癌变与其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有关。广基腺瘤的癌变率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越多,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发现肠息肉该怎么治疗?

关于肠息肉的5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权威解答来啦

1内窥镜治疗

内窥镜治疗包括高频电切除(电凝器灼除、活检钳凝切、圈套凝切、EMR、ESD)、微波治疗和激光治疗等。内窥镜治疗较为安全,创伤小。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穿孔,偶见肠道气体爆炸者(多为用甘露醇清洁肠道者)。

2手术治疗

对于病理检查证实有癌变或疑有癌变;腺瘤较大;腺瘤呈广基型;腺瘤数量较多密集分布于某一肠段以及息肉病、腺瘤病等仅行内窥镜无法切除的大肠腺瘤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3药物治疗(预防)

目前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是因为这类药物可以预防大肠腺瘤的发生,以及促使大肠腺瘤退缩。虽然目前尚存在争议,但NSAIDs可以显著减少散发性大肠腺瘤的复发以及促使FAP患者大肠腺瘤的退缩(尚未能证实具有完全消退和预防的作用)的结论已经得到多个随机临床试验的证实。

手术切了以后会不会复发?

有可能再长出来的,每个人不一样。

那么,再长出息肉的原因有哪些呢?

1、息肉切除后肠子上仍可能会长出新的息肉,到75-80岁才会逐渐停止,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

2、大于1cm的息肉切除后,特别是采用分片法切的,息肉的残端会复发长出息肉,局部复发率可达10%-35%。

3、弯曲的肠子存在看不到的地方、查肠镜前肠子没有洗干净、检查时肠子抽筋、操作医生的肠镜水平低和退镜子太快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没有看到肠息肉。

肠息肉复发主要有三种可能:真正的复发、没有切干净、没看到。有时,切息肉的时候会比前一次肠镜多发现几个息肉,这也是正常的,所以定期复查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