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何为乐府?乐府最早设立于秦代,是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到了汉武帝时,乐府重新设立,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现存两汉乐府一共只有四十多首,大多出自民间,也没有明确的作者。乐府民歌主要以下层民众为主角,描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质朴率真,不事雕琢,文学价值极高。比如这首《上山采蘼芜》讲述的就是一个弃妇和前夫的故事。一名弃妇上山采蘼芜,遇见了前夫,忍不住向前夫询问新人,前夫也一五一十的作答。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两个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说的都是平常事、平常语,心里却藏着复杂的感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新人不如故”,言有尽而意无穷。两汉乐府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大多数诗篇都以女性为主角,表现她们的婚姻不幸和对爱情的渴求,比如《上邪》和《陌上桑》,带有强烈的人性气息和反抗意识,这在后世的诗作里是非常少见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前者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后者则是替父从军的女英雄故事。从两汉乐府,我们看到的是一幅汉代底层民众的生活画卷,比那些帝王将相的正史要鲜活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