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故事13:“我敢跟你打赌,三十年后没人记得我欧阳修”

 沉映香 2021-01-15

宋朝的官制极其复杂,分为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和贴职。苏轼的第一个官职全称是将仕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

将仕郎是散官阶,宋朝第二十七级文官,从九品,最低级别,以资历论。

大理评事是本官阶,大理寺的属员,大理寺是宋朝的最高法院,大理评事是正八品,表示苏轼是最高法院下派到地方来锻炼的,薪水由大理寺发。

第三个头衔就是差遣,简称凤翔府签判,也就是苏轼掌握的实权,凤翔府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签判相当于市法院的院长。

从这个官职来看,苏轼明显是低官阶高分配,属于朝廷的重点培养对象。

宋朝交通极不发达,陆上最快的就是马,况且苏轼拖家带口,自己在前面骑着马摇头晃脑,老婆孩子在马车里左晃右晃,从京师(河南开封)到凤翔(陕西凤翔),走了大概一个多月。

这是苏轼和弟弟第一次长久的分离,两人自是百般不舍,苏辙从京师一直送到了郑州。

数年前,兄弟二人路过渑池时,曾在一座寺庙游玩。刚离开郑州,苏辙估摸着苏轼快走到渑池了,又通过书信写了一首诗感叹白驹过隙,一不小心之下,苏轼回了一首名作: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在苏轼的一生中,几乎一直和弟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不管是兴奋,还是失落,抑或是迷茫,兄弟俩总是互相分享和安慰,完美诠释了手足之情。

而越是这样重情的人,朋友越是多,何况是苏轼这个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路过西安时,一个叫刘敞的人又拉住他不放,于是大醉数日才走。

公元1061年十二月十四日,苏轼正式抵达凤翔。到了年底,并没有什么要紧的公务,苏轼趁着空闲,在本个月内基本上把凤翔的风景名胜逛了个遍,还写了一大堆诗,汇为《凤翔八观》。

自从苏轼走后,欧阳修也多了一份牵挂,只要苏轼的新作传到京师,他一定要先睹为快,眼看苏轼的文章越写越好,他对朋友说:“我敢跟你打赌,三十年后没人记得我欧阳修”。

毫无疑问,欧阳修的这个赌输了,后人一直都记得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