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训练,多数人都会忽略的环节,睡觉。是的,你没听错。特别是晚上的深度睡眠。 通过训练提高跑步成绩,至少有两个阶段是不断重复的——破坏&重建。第一阶段,人体的生理系统被要求过高的训练刺激,产生一些可逆的损伤;第二阶段,人体补充消耗的能量、重组生理系统所需的原材料(营养),重建生理机能至更高水平。于是,我们就有了更牛逼的战斗力,是为成长。 适度的刺激和适度的超量恢复,决定了成长的效率。 人体最重要的恢复过程以及对训练的适应性发生在睡眠期间。深度睡眠阶段,脑垂体释放出大量重建肌肉组织所需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神经组织以外的所有其他组织生长;促进机体合成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抑制葡萄糖利用而使血糖升高等作用。 得不到充足睡眠,生理和运动能力会下滑,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状态。这也是为什么重要比赛之前,无论多牛的高手,都要早睡的原因。对于有日常工作的大众来说,保证睡眠来自于时间选择,早睡意味着早起,晚睡意味着晚起。中式理论讲究的子午觉,建议22:00之前入睡价值更大,更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现在有很多手环手表硬件都能够监测睡眠质量,我见过不少人的睡眠报告,真的少的可怜,还经常与体重成反比。 愤怒的过劳肥? 从人体科学角度讲,激素在夜间11:00——凌晨2:00点分泌最多。生长激素呈脉冲式分泌,受下丘脑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素的调节,还受性别、年龄和昼夜节律的影响。所以年轻人不要熬夜。 大众跑友想要获得训练的效率和收获,有一大块儿需要规划的事情就是恢复,也就是保证充足睡眠。通过自律、取舍和时间管理技巧,态度认真的跑者能从整个训练周期上获得效率最大化,很多顶级选手的生活,都规律得如同瑞士钟表。 关于训练,很多人都已经做得不错了,甚至有过度勤奋的倾向;关于营养,很多人也做得超棒;但是对于休息和睡眠,我却很少看到有人能够特别好的践行,为了早睡早起充足有效睡眠。 睡眠质量和跑步进步质量也有巨大的互为因果关系。为了训练早起,而安排了早睡,暗合了生长素分泌时间节点,且有外部动力。跑步后身体疲劳也能更容易进入睡眠,减少压力等造成的失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