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与研整合,促进课改实验

 木香草堂 2021-01-16

吕劲军、黄衍健

哲人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如同铁轨承载火车,作为课改实验载体的"周六新课程研讨日"和校本教研,似春潮涌动。课改实验的生机与活力、新课程理念、实验精神、困惑与成长,无不借助这载体作最透明的显示。南安市教育局将"周六研讨日活动"与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助推器,提出"加强教研深化科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并有效地组织和开展活动,有力地推动新课程改革实验。

一、建构课改实验载体,构筑教研平台,使教与研和谐整合。

南安市教育局建立了四个保障机制。

1、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研究制度"(即周六新课程研讨活动日)和"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意见。倡导每周星期六上午中学以片、小学以学区为单位,下午以校为单位进行以"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为重点的教学研讨。强调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必须立足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学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时研讨、解决在实施新课程中经常遇到的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各中学教研片,各学区都制定了《课改实施方案》和教研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课改教研的落实。

2、成立南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工作组。聘请国家教育部、福建省、泉州市课改专家和高校课改中心的专家为顾问,成立学科指导组,负责学科课程实验研究与指导;确定了一批学校为课改教研基地校。各中学教研片、小学学区在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的同时,还聘请了学科教研带头人,从组织上、人力上为课改教研提供保障。

3、设立市级课程改革专项经费,各乡镇也设有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研科研、师资培训,配备必要的现代教学设施,编印资料等方面。各中学、学区也拨出一定经费,用于校本教研和"周六教研日"活动。从经费上为课改教研提供保障。

4、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挂钩二级教研单位(小学为学区,中学为教研片),加强教研督导和服务工作。改版《南安教研》报,举办每周教育论坛,把2002-2003学年度定为"课改实验年",开展优秀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活动,举办以课改为主题的第三届"南安市教育改革创新"论坛等,为课改实验研究提供服务平台和督导机制。

"周六新课程研讨日"与校本教研相辅相承,和谐整合。课改中碰到的带有普遍性的困惑,如:如何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问题,带到教研日活动中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合力攻关。课改中遇到的特殊的、个性的问题,则主要在校本教研中解决,备课组几个人,即时即地"问题会诊。"一阶段来,参加课改实验的老师在"研讨日"和校本教研的平台上初步尝到了教研的"甜头",老师们普遍把教研看作是层次最高的一种学习,是提高自己参与课改实验能力的难得机遇,因此,参加教研已成为大多数老师的自觉行动和工作的第一需要。

二、直面"蜕变"挑战,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息》中指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改变,远远不只是个人命运的改变,也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改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靠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新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不仅是一种压力,一种挑战,而是"蜕变。"每位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做好角色转变。这个话题,在研讨中是常讲常新的话题,教师如何做好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如何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成为研究者?!要切实做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必须着力追求四种观念的树立。

1、教育就是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的天职就是服务学生,不管是他或她,都要一视同仁。只有树立这种思想观念,才能放下"师道尊严"和"学高为师"的架子,才能真正面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师生才能真正平等相处,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权利。对学生成长提供服务和帮助,让学生更多感受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才能促使学生个性更为张扬和自由发展,使课改的目标得以体现。

2、博爱的观念。面对充满稚气、有灵有肉有活力的学生,"只有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去交换信任"(马克思)。肖川博士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只有洒下爱的心雨,才能滋润更多的心田,才能使学生与老师心灵交融、肝胆相照。爱不能"恨铁不成钢",也不能宽容无度,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中得到教育。爱能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胆怯、自卑的人带来自信。老师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多方与学生情感交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看法,呵护他们的心灵。在课改实验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3、教育即解放的观念。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肖川博士指出:"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把学生从书山题海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赋予学生自由,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只有解除清规戒律的禁锢,才能张扬被束缚的天性与潜能,才能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召唤!

4、人才观。李白诗云:"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德有才才是"才"。肖川博士指出:"概括地说,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生价值在于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这就是人才价值观。人人都有才,人才有差异。"没有不成功的学生,只有不善于发现学生的老师"(陶秀梅)。我们必须摒弃以学业优劣认人才的意识,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发展其潜能,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有用人才,这正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

实践证明,教师角色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四种观念的树立。当这四种观念在我们头脑中扎根,在课改实践中发芽、开花、结果时,也就是教师角色真正转变之日。

三、抓学习方式变革,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一线的老师对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探索和尝试进行交流、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共识:

1、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这是变革学习方式的前提。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孕育求知的欲望。我们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情境。如寓言、故事、多媒体演示、乐曲、游戏、竞猜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中、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求知欲特旺。因此,老师要多动脑筋,了解学生的趣向,保护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和激励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参与。

2、建立合作小组,这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方式。

建立搭配合理的合作小组,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式。学习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既达到知识技能互补,又能培养学生之间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组际之间的活动、学习竞赛,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又促使小组成员的合作更密切、更协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喷涌。因此,形成主动、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重视学法指导,是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步骤。

新课程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授之以渔",是实验老师探索课改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授以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生命潜能和创新精神在自主学习中得以充分释放。在学法指导中,要坚持"扶 --放"的原则,凡学生能做到的,老师就沉着旁观。当学生碰到困惑时,老师要给以学生心理上支持,同时适时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环境,才能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

4、多动手实践,这是推动自主学习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新教材富有实践性,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没有实践,就不能体现自主学习,就不能牢固掌握书本知识,也无法扩展、深化认识。因此,要大力发掘实践对象,如理、化、生学科实验、校区服务、图书阅览、文艺节、新闻广播、小国旗手、小记者、小裁判、科技制作等,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

四、抓教师专业成长,让课改充满勃勃生机。

新课程改革,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难以维系,而作为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革新者的复杂的教师角色已逐渐呈现。如何加速我们教师"蜕变",跨越传统观念障碍,尽快成长?!主要措施有:

1、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播放音像资料、问题"会诊"、辅导讲座、专题研讨、教学观摩、个案交流、行动研究方法等形式,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2、建立研讨制度。开展校际、校本教研,为教师搭建反思、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如:"周六新课程研讨日"、年段集体备课、课型教学研讨、说课、听课、评课、案例分析、教师与专家对话、网上论坛、教育沙龙、专题研讨等,老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再到实践中探索,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实行"五个一"的课堂教学管理,即要求实验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每学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研讨课,每人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供一个在课改实验中值得探讨的问题。实践证明,老师的真正成长不在岗前的培训或过程中的培训,老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五个一"的课堂教学管理,对老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4、同伴互助,群策群力,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5、建立实验教师成长档案,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时时激励教师成长。

6、开发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与北师大附中共建远程教育网络,建立教育资源库,让老师不断"充电",为老师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