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出土的国宝——凤柱斝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1-16

凤柱斝[jiǎ]
斝的意思是指古代饮酒器。圆口,平底,三足。
宝物由来
这是一件商朝的文物,它高41厘米,口径大小为19.5厘米,整件文物重2.86公斤,于1973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1号(西周)墓,现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因为它的两个立柱上各铸有一只高冠凤鸟所以叫它凤柱斝。

同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35件,凤柱斝是其中这批青铜器里最为精美的。凤鸟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表现手法变换多样。


这件斝采用立柱上雕刻动物造型的形式,不仅对器物起到装饰作用,而且使立柱的表现形式也具有了趣味性。同时这种动物造型的青铜器,以它生动的造型特征,形成了青铜器审美文化的另一个层面。人们习惯性地认为青铜器繁复的纹饰、厚重的器型会给人一种威慑力,也无形中有种具有压迫感的狰狞之美。像这件斝上的立体造型较为少见。

代晚期,斝的底部又有发展,近似圆底,不同的是颈腹分段不太显著,腹下的三足有所增高,使整体更显瘦长,外观更显精致、美观。特点是其上的兽头装饰,颈腹及双柱有纹饰,更显富丽堂皇。从形制、纹饰来判断,这件凤柱斝的制作年代当为商代晚期。


那么它是干什么用的呢?

1、温酒,礼器
《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蒸,裸用斝彝黄彝。”根据这段文字的描述意思是斝主要是用来行祼礼的酒器也可兼作温酒之用。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2、烹饪器具
山西襄汾曾经出土过一个陶斝,时间比大汶口文化更早,制作很精美,很多人认定是酒器,但考古发现,里面盛放的是猪肉,说明是煮东西吃的,与陶灶摆放在一起,应该是烹饪器物。


3、茶具
当然它也能作为茶具。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宝钗的茶杯上镌着‘〈分瓜〉瓟斝(bān pao jiǎ)’三个隶字。


到了明清以后,因已发明了蒸溜酒,酒精度数提高,酒具也相应地变小了,斝做为酒器,彻底地消失了。


凤是鸟中之王,向来被人们当作祥瑞幸福的象征和爱情的比喻,早在三千多年前,已被人们赋予种种神秘的色彩。凤鸟作为青铜器纹饰很多,这些纹饰变化多样,神态各异。但这些纹饰多为线雕,而凤柱斝双柱上的凤鸟则是圆雕,在这类酒器中颇为罕见,反映了三千多年前商代青铜造型艺术的高深造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