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约瑟难题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1-01-16

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消防车简史(一)

    提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所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就是科学界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之后,钱学森教授又提出了《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如果,我们从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作一对比,会发现,中国教育强调伦理与知识,西方教育强调真理与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关乎文化命运,必然走向两个极端,让结果越来越远。

    在西方科学界,李约瑟博士的反对者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实则为技术史,中国人注重应用技术,而并非科学技术,李约瑟博士将科学与技术概念混淆;其次夸大了中国古代的技术成就;第三夸大了中国古代技术对西方世界的影响。”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如果,用今天的科学观自省,在中国,古代的道士炼长生不老药时点燃自然界的混合物发现了火药,将其列为驱寒的药物,然后做成鞭炮驱邪,火药并没有对战争模式起到根本改变,让战争本质变化的是诺贝尔发明的黄色炸药,与黑火药并没有因果关系。而指南针,早在战国时期,礼官偶然发现磁石可以辨定方向,于是称为司南,主要用于祭祀、礼仪、占卜、看风水和军事,并没有用于航海的探索与发现。

    从文化竞争来看,冒险精神利于多元和创新,避险倾向利于稳定和赶超,中国古代以儒、道、法为治国思想,出发点均是规避风险、明哲保身。

    重农抑末、重文轻武让我们失去了科学的探索精神。

    祖上曾经辉煌过,但,那已是过去式。

    宋应星屡次科举败北,于是,写就了《天工开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资本主义的萌牙在明末产生了,但败于专治的封建官僚体系,仅此而已。

    19953月,95岁高龄的李约瑟博士临终前对他的学生说:“透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

     作为一名消防工作者,我们可以从消防车发展的一隅来看中国科技近100年走过的历程。

    (请继续关注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