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沙陀人入主中原为什么没有遭到汉人的反抗?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1-01-16

五代时,沙陀族曾在中原建立封建王朝,统治北方27年。

不过,与辽金元清不同。不管是当时,还是事后,大家似乎都没把他们“当外人”。

如果我们了解古人对“华夷之辨”的态度,这就不足为奇了。

入主中原27年,但没被当“外人”

沙陀是北方少数民族,原属西突厥的别部。

在大唐征讨西突厥时,该部归顺大唐,后来还从征铁勒各部。

安史之乱后,大唐自顾不暇,罩不住他了。沙陀不堪吐蕃统治,遂迁徙,再次归附大唐。

唐朝末年,沙陀参与镇压庞勋起义、黄巢起义,立下大功,逐渐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灭后梁,后又灭了前蜀,统治了大半个中国。

此后,后晋、后汉,也都是沙陀族作的皇帝。

直到郭威建立后周,才结束了这段历史。

不过,中原人对这几个沙陀王朝,丝毫“不见外”。

相反,在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沙陀人李克用、李存勖还被视为“中兴大唐”的正派,几乎就是三国刘备的翻版(其实是加强版),朱温反而变成了曹操这样的反派。

甚至: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割让幽云十六州的沙陀人石敬瑭骂作“汉奸”。

这是全然没把他当“外人”呀。

华夷之辨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原道》(韩愈)

古代区分四夷与诸夏的,不是血缘,而是文化认同。

到晚唐时,又发展出“华心说”。

“华心说”认为:是华还是夷,关键看他的心。你生在中华,不讲究中华的礼义,表面华人,实际上是夷狄,生于夷狄,讲究中华的礼义,实际上就是诸夏。

当时,沙陀族虽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古老习俗,但总体上,汉化程度非常高,且一心向汉。

他们很早就改用了中原的姓氏,使用中原的语言(同时保留本民族语言)、文字。

在伦理上,他们逐步放弃了游牧民族“父死娶母”、“兄亡娶嫂”的旧俗,接受了汉人的孝道伦理。

作为统治者,他们没有要中原人作“留发不留头”之类的风俗变更,相反,他们是自己作调整,来学习中原文化。

这完全符合古代“华夷之辨”中,“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要求。

沙陀人的汉化,有一个明显的证据。

在沙陀人的统治结束后,沙陀人的记载迅速骤然减少,北宋以后,就只有“沙拖遗民”。

这说明:沙陀人汉化程度极高,已与中原人基本上无二致。在统治结束后,强调其沙陀族身份已无特殊荣耀,遂迅速融入中原了。

民族歧视较少

北魏、辽、金、元、清,多有一些民族歧视政策。

比如:清朝施行“满汉不通婚”的政策。

而几个沙陀王朝则没有这类限制。皇帝的后妃、皇后,多是中原出身,民间通婚也极为常见。

比如:辽宋金元清的政府高官,大多数时候以本族人为主。

但是,沙陀王朝的高官中,中原人士的比重极高。《新五代史》中,记载的后唐官员147人,汉人90人;记载的后晋85位官员,其中73人是汉人;记载了后汉39位官员,汉人占有33人。

看来,沙陀王朝在权力分配上民族偏见、歧视都不明显。

可以说,尽管沙陀王朝的皇帝是沙陀族,但无论是权力体系,还是日常生活,沙陀王朝与一般的中原王朝并没有太大区别。

有利的宗法关系

唐懿宗时期,沙陀首领朱邪赤心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赐名李国昌,属郑王籍。

因此,尽管李国昌、李克用、李存勖是沙陀族,但他们在宗法关系上已被纳入大唐宗室。

后唐一直宣称自己是大唐的继承者。

唐朝灭亡后,李克用、李存勖一直沿用唐昭宗的天佑年号。

后唐建国后,沿用唐的国号,列七庙,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以及李存勖的父祖三代。

因此,很长时间内,世人视李存勖为大唐的“中兴之主”。

宗法关系,使中原人可以“不过于计较”沙陀族的身份。

“华夷之辨”,并非狭隘以血缘区分,而主要以文化认同区分。

沙陀统治者进入中原前后,改变自己的习俗,而没有改变中原习俗,符合华夷之辨中“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观念。

由于李存勖与大唐的宗法关系,沙陀族进入中原时,有其合法性。

而沙陀统治者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民族歧视,其统治与一般中原王朝差别不大。

所以,不论是当时,没有太多中原人士因沙陀族的身份而反抗;后世,人们也没有把沙陀王朝与辽金元清相提并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