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岛素一定要注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纳米口服胰岛素

 无明7782 2021-01-17

很多糖尿病人因为胰岛功能不足或者保护胰岛功能采用胰岛素强化疗法,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对血糖改善效果显著,副作用比较小。但是,现在胰岛素要采用注射来进行,对病人有很大心理压力,也非常不方便,甚至有损隐私。但是,胰岛素又不耐胃液酸性,容易破坏,所以口服方案一直比较难以实现。最近,胰岛素口服研究取得进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纳米口服胰岛素,并在大鼠控糖实验取得很好效果。

一、胰岛素对于血糖控制很重要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很多人因为生活方式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就控制不利,造成糖尿病。这样,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或者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控制血糖,促进健康。因此,使用胰岛素是一种常用降糖的方法。

二、使用胰岛素的不便性

因为现在胰岛素只能注射使用,很多病友害怕打针,或者认为容易影响隐私,不喜欢使用,从而造成血糖控制不佳,影响健康。因此,很多糖友希望出现口服的胰岛素,既能改善血糖,又方便服用。

三、胰岛素口服的困难性

因为胰岛素其实是一种激素,属于广义的蛋白质,会在胃肠道消化掉,从而失去活性,没有机会进入血液,来调节血糖。因此,要想办法避开这些问题,并让胰岛素缓慢释放吸收,调节血糖。

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纳米口服胰岛素

为了解决胰岛素口服困难问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纳米口服胰岛素。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李光前医学院(LKCMedicine)的科学家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设计了一种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的核心装有胰岛素,然后涂有一层交替的胰岛素和壳聚糖,通过控制纳米颗粒中的层数来实现配料。

胰岛素一定要注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纳米口服胰岛素

实验发现,纳米颗粒中有6%的胰岛素在1小时内被释放,而94%的胰岛素仍被包裹,这足够通过胃部并在小肠吸收。动物研究发现,在口服胰岛素纳米颗粒的大鼠中,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在30分钟时达到峰值,并在4小时内被完全消除,贴近消化食物的胰岛利用需求。

而且,口服胰岛素纳米颗粒更接近地模拟天然胰岛素从肝脏进入血液的途径,而肝脏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器官。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是通过在脂肪中吸收,再进入血液发挥作用,效果不如这种口服胰岛素。

五、不能依赖胰岛素

胰岛素虽然可以改善血糖,但是它还会促进脂肪的合成,同时过度使用胰岛素也可能抑制胰岛功能。因此,胰岛素要合理使用,特别是肥胖糖友减少使用,通过健康饮食多运动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压力,改善血糖。

@爱护120 @南方健康 @护脾养胃林医生 @药师方健 #健康2021# #糖尿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