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文炳春秋 2021-01-18

人体除了嘴唇,还有很多地方是会放映部分身体情况的部位,比如今天说的手掌。

我们的手有很多神经末梢,连接着身体各部,是一个很常见的反射区。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我们的手发现一些身体问题。

最直接的就是观察手掌的颜色。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手掌的颜色

手掌较白

正常来说,我们的手掌颜色就是贝里透红、有光泽、有弹性。

但是一旦我们的手掌颜色偏黄、或者偏白,那可以说明,没有足够的血去滋润我们的手掌,导致我们的手掌没有红润有光泽,显得惨白。间接说明,身体极有可能是血气亏虚。

再观察我们的脸色是否是黄白,平时容易头晕眼花没有力气,嘴唇没有血色,整个人就像是贫血一样,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一些补气血得东西。

食疗: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红枣粥

红枣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其性平和,能养血安神

红枣粥则香甜可口,可调理体弱,气血两亏、营养不良、脾胃虚弱、贫血等,并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方法:

取红枣50克,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早、晚温热服食。

手掌发红

手掌红润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分红润,那就是有问题了。

手掌颜色明显偏红,说明这个人比较阴虚火旺、内热重、肝火旺盛。如果红的像朱砂掌一样,那就更严重了。问一下自己,是不是偶尔发红,最近是不是经常喝酒喝太多或者吃补品吃太多了?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穴位保健: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穴位来泻火

然谷穴

然谷穴有“大补阴丸”之称!它是肾经的荥穴,荥穴属火,肾经属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平衡水火,专治阴虚火旺。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取穴。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方法:

每天按揉然谷穴2~3分钟,相当于吃了大补阴丸。甚至对于中老年朋友,用这个穴位来灭虚火,比吃大补阴丸灭虚火更稳妥些。

手掌发暗

如果手伸出来,过一会儿手指头的颜色变得比手掌的颜色深,发紫、发暗时,说明这人身体内寒重,血液运行已变得缓慢。要是手掌发黑特别明显,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预示身体内部可能有肿瘤!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穴位保健:

建议艾灸4穴

大椎+关元+足三里+申脉

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祛寒本领大。您低头时,脖子后面会出现1个突起,大椎穴就在突起下方凹陷处。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关元穴在我们肚脐下大约四个横指的位置,为人们常说的丹田。艾灸它可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有“温一穴暖全身”的作用。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足三里在小腿膝盖向下3寸的位置,是有名的保健要穴。激活它就相当于激发了经脉之气,足以协调阴阳,不给体内寒气反扑之机。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申脉穴,属太阳膀胱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有人将它称为“驱寒穴”。该穴位于外踝直下方的凹陷中。灸之,可有力震慑停留在足太阳膀胱经的“寒”。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方法:上述4个穴位,依照“大椎-关元-足三里-申脉”的顺序各艾灸15分钟。不过,要记住哦,秋冬期间,艾灸时间别超过晚上10点,最好别超过晚上8点。艾灸时注意保暖,艾灸后2小时才可洗澡。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手部养生操

1、拍拍手心——保护消化系统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手心所在的穴位区域对应着我们的消化系统,如果有脘腹胀满、腹痛腹泻、打嗝反酸等脾胃不良的症状,可以试着拍手心。

两手相合拍打手心100次,以微微发红发热为度。拍完搓一搓手心,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及产热。

2、拍拍手背——保护脊柱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手背所在的穴区对应整个脊柱,包括颈、胸、腰、骶椎,颈椎、腰椎等,多拍拍手背有利于缓解脊柱不适的症状。

3、拍拍掌根——保护泌尿系统

观察手掌的信号判断身体情况!学会手掌的望诊

掌根所在的穴区代表的是泌尿生殖系统,包括肾、输尿管、卵巢、子宫、前列腺等。

将掌根相对,两手掌根相合拍击100次,到掌根微痛时就可以了。经常拍一拍,可以改善泌尿系统,身体健康的人同样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每天拍拍手,就能对身体有这么多好处,平时在家可以边看电视边做,休闲的同时还强健了身体。是不是很棒?快转发给亲朋好友动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