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如何深入挖掘教材

 淡紫杉0510 2021-01-19

在讲如何深入挖掘教材之前,我们要先来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与目的。

语文学习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我们语文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能够抓住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是非常让人敬佩的。我不是什么专家,是从一线走过来的老师,目前做教研员的工作,对语文教学多了几分思考。所以我讲的这些比较接地气,不说很多高深的理论,我们就实实在在地来探究我们语文教学到底要如何上好它。

一、关于听说读写

对语文教学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执教老师要根据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提问:听、说、读、写,这四项,哪个属于输入环节,哪个属于输出环节?

听和读是输入环节,说和写是输出的环节。听,在课堂上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人最开始就是从听中习得知识的。古时候有一个有权威的人,他想发明一种世界上没有的语言,于是搜集一些婴儿,将他们放在一个房间里,让侍女细心地照顾他们,但就是不能和他们说话,也不许搂抱他们,结果这些婴儿没有一个会说话,而且因为少爱,最后他们都夭折了。这足以说明听的重要性。

而读,也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没有大量的阅读,仅仅读语文教材那几篇文章,学生的思维便枯竭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书。而我们语文老师,自己也要热爱读书。

接着来说说“说和写”的问题。说是表达,首先要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然后是说的艺术性,有的人说话,你爱听,有的人说话不受听。所以怎么说话在生活中很重要。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着重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要把话说清楚、说完整。比如老师提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三个。”这时候我们就要引导他把话说完整:“这篇文章共有三个自然段。”看似一句引导,是很重要的,时间长了,学生讲话就会很注意了,那么在写话的过程中,他的语句就会完整而通顺。

二、如何挖掘教材

说了这么多,语文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如何训练?就落实在我们课堂教学中,那课堂教学中我们怎么训练?要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训练。要抓那些语言文字?就要深入挖掘教材的训练价值。

为什么先讲挖掘教材?因为如果你都不知道教什么,其他那些什么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等都是无本之木,无米之炊。

我们以人教版二年级《丑小鸭》为例。

因为这篇童话太著名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读过,都熟悉,我们就以它为例来探究如何挖掘这篇文章的训练点。

1.字词挖掘

提问:本课中有要求会认的字,也有要求会写的字。生字和词语我们要教什么?

会认的字,一要读准字音,着重强调翘舌音、平舌音、圆唇、轻声、易错音,整体认读音节,还有多音字。

本课中翘舌音: 剩  翅膀

圆唇音:  卧

轻声:篱笆

会写的字,要找到关键笔画,多一笔、少一笔、拉掉的笔画等字要引导学生找出来,老师在板书上指导书写。

冰是两点水   讨厌  厌不要少一点,欺负的欺右边是欠。蛋和翅二字的长捺要写得舒展。壳字的秃宝盖要写得宽。负最后一笔是点。

提问:本课的词语我们需要训练什么?

本课的词语要掌握,会认、会读、会写。

词语训练要体现积累。由课文中的词扩充到词语、句子等。

1)叠词:暖烘烘(2)轻声:篱笆、欺负(3)多音字

在讲字词的时候,这些挖掘出来的东西都要落实在你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

2.课文内容挖掘

在挖掘教材的时候,很多老师习惯于就文章说文章,深入研读文本,这无疑是一件好事,这是教学的前提与基础。但是,如果只止步于此,不去考虑文本作为教学中使用的例子,不考虑文本在教材系统中的教学价值,则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会与自己的教学初衷相违背的。

说到教材的价值,包括文本价值和教学价值。

说文本价值,是孤立的就一篇文章来看待的。单独的一篇文章,我们可以从无限多个角度去分析去认识,广泛和深入的去理解与认识鉴赏,这样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没有边际的,越是经典的文本越难以获得统一的共识,也越难以弄清其真正的主旨。如红学专家们研究《红楼梦》。这也就是很多时候一篇课文见仁见智的情况出现的客观原因,也是我们教学上教师很累学生却难以跟上的原因,太多太深太杂太广的教学,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也难以吸纳与消化。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作饮。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穷尽文本所包含的所有价值所有教学元素,必须有所取舍,不然那样的教学是无法想象也是难以实施的。

    教学价值,则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文本价值进行的选用与截取, 要想发掘出教材的教学价值,我们要用语文视角去看教材,不要用阅读视角去看。

三、教材的知识价值

课程的设计者在进行编订课程标准时,内容标准的编写就是知识价值选择的结果。所以教师在面对教材的每一篇章时,该参照课标的要求,对知识进行了一次价值选择。也就是我们要通过深入研读文本,找到教学的知识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授。

知识点的确定或者说选择不仅仅是课程设计者的事情,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前提。只有当教师明白知识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课标和教材选择了这些知识点,教师才真正理解了教材或者说认同了教材,教师才能真正贯彻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者的思想。而是要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选择出准确的知识点,合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还以《丑小鸭》为例。

提问:这篇课文我们讲读的时候需要讲什么?

首先我们看课后思考题,1.一个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一个是读读写写3.还有一个是关于作者的介绍。这三个内容,我们要设计进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还有一处是课文最后,泡泡里面的一个思考题:丑小鸭这时候会想什么呢?这个思考题在讲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时候要设计进去的。

提问:是不是上课的时候我们把这几个问题解决完就可以了呢?不可以,那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这时候是最考验教师的时候,我们要深入读文,看看文章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训练学生。

1. 引导学生弄清楚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丑小鸭有哪些遭遇。

2. 积累上要抓那些词语?叠词、四字词语、表示动作的词语、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词语等。本课教参上给出:暖烘烘、又大又丑、讥笑、钻出、欺负、剩下、讨厌、芦苇、冻僵、幸亏、又惊奇又羡慕。

3. 要理解哪些词语?讥笑 、孤单

4. 读写结合有没有训练点?丑小鸭外形的描写和白天鹅外形的描写可以延伸到其他小动物的描写中。训练用“毛灰灰的”“雪白的羽毛”这样的词语进行说话、写话。读写结合。

四、接下来我们对教材的第三单元进行知识点的挖掘:

1例:《日月潭》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多音字“薄”什么时候读báo ,什么时候读“bó”;清晨、中午的时间顺序描写日月潭的景色;“朦胧”“清晰”“隐隐约约”“倒映”等词语的理解与积累;课后题中的读读记记;一些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读写结合上可以给出一些风景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着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说话、写话。泡泡里的问题要处理。

2例:《葡萄沟》

多音字“钉”“干”,形近字“密”“蜜”,词语“茂盛”和“茂密”的辨析;形容事物颜色的词语,积累并能运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练习描写一种事物。(读写结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后思考题);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本文结尾是一处亮点,总结性的结尾,可以让学生初步懂得结尾的好处,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3例:《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的书写,课后题多音字的把握。周总理的外貌描写就可以成为一个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学着描写一个人的外貌。通过周总理泼水的过程,抓住表示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来说清楚一件事。先怎么,接着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4例:《北京亮起来了》

北京都哪里亮起来了?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课后读读记记的词语需要落实;词语辨析:辉煌、灿烂;渗透围绕一个特点,从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然后从一个段落进行指导,学生可以模仿写,用上积累的词语。

每一篇课文,我们根据文本、课后题、自己善于捕捉的目光,都能找到课文中的隐性训练点,当把这些训练点确定后,我们就明确了课堂中要讲什么了。

这些内容如果你都挖掘到了,那么你在备课的时候,就能把它们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就不会无从下笔了。

当然,教师对教材的知识选择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与见解,因为任何教材都带有编写者的主观倾向性。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了、判断了知识点的价值,才能做到科学的利用用教材教,创设合理的教 学方案,实现知识教学的价值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