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笠【散文】​苏州行.古刹钟声

 凉城文苑 2021-01-19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苏州行.古刹钟声

文//邓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给无数人以遐想的空间。好在苏州的景点相隔不远,不经意间便到了寒山寺大门。
黄墙青瓦的山门气势宏伟,横额上书“寒拾遗踪”,两侧边门上分别书有“钟向鹫岭,路接天台”。进山门直行后右转,入得寺院,迎面“无上清凉”阁,沿大悲殿至大雄宝殿,来到“普明宝塔”前。只见普明塔雄浑庄毅,塔尖金黄发光。
塔座四周是赵朴初题写的《寒山寺碑廊》,碑廊里石碑林立,同一首《枫桥夜泊》,字体不一,多出于历代名家之手,李大钊,刘海粟,陈云等均有书法立于碑廊。
看罢古刹,出解脱门,入西院,观大钟。寒山寺钟楼梵音阁内硕大的古钟几乎撑满了整个阁楼。大钟上纂有“古寒山寺”,整个大钟密密麻麻写满了经文。来寒山寺本意就是来看钟,万没想到此钟竟然如此之大,足足有三层楼高,想必便是寒山寺的镇寺之宝了。
古刹看了,钟声听了。转过梵音阁,又见偌大的照壁上“塔影钟声诗韵”大字赫然醒目,一旁巨大石碑上雕刻着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俞樾的手书《枫桥夜泊》。看到此,不由想起杭州西湖孤山边的“俞樾”故居“俞楼”。俞樾曾为“俞楼”的建成赋诗一首以表谢意。“昔年曾向此经过,六一泉荒蔓草多。太息光阴真荏苒,无端楼阁起嵯峨。桥边香冢邻苏小,山上岭庵伴老坡。多谢门墙诸弟子,为余辛苦辟行窝”。这位曾是章太炎,吴昌硕恩师的俞樾老先生为寒山寺补写刻石所作的“枫桥夜泊”时,时年已86岁。而其在杭州西湖孤山的故居如今也成为游人们最为欣赏的景观。
到苏州,听昆曲,看评弹,大街小巷,不绝于耳。苏州三天,边游边玩,好不惬意。
拙政园,狮子林的园林苔枝缀玉,叠石奇趣,各有千秋。虎丘塔,寒山寺古刹钟声,灵光泽熙。七里山塘,平江路古韵雅馨,繁华三千。观前街热闹非凡,美食诱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拍摄的影片《满意不满意》的“得月楼”风光依旧,只是没见到那个5号服务员“小杨师傅”,呵呵。夜晚的观前街灯火辉煌,逛街购物的,休闲纳凉的,品尝美食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苏州两日,意犹未尽。塔影钟声诗韵,是古城苏州的象征;小桥流水人家,是古城老街的特色;园林古刹名寺是古城的名片。苏州,集古今名园之精髓,汇文人雅士之风骨,聚天时地利之灵秀。
编审:谭绍义
           
           
           
           
作者: 邓笠,内蒙古兴安盟工商银行退休干部。爱好诗歌散文,喜欢用码字抒发情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