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大学

 未懂书馆 2021-01-19

大学

大学《国学四库》编委会2019-10-10
成人之道

所谓“大学”,

朱熹解释为“大人之学”,即成人之道,或者说成人需要的教育。儒家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通晓人生之道,在社会上立足,通过道德表率来达到自新新民的目的,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朱熹认为《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实现这一最高目标的必由之路。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人自身所具有的美好的德行,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能够知道所要达到的完美境界才有坚定的志向,有了明确而远大的志向才能内心宁静下来,内心宁静不妄动才能有泰然安稳的心态,有了安稳的心态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行事思虑周详之后才能达到“明德”、“至善”的完美境界。天地万物皆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开始和终了,知道了本末始终的,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希望把自己的光明德行彰显于天下的人,都要先努力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努力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家族的人,首先要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自己品德的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灵;想要端正自己心灵的人,首先要让自己的愿望变得真诚;想要自己的愿望变得真诚的人,首先要增加自己的知识;想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就要通过推敲外在事物的道理来获得。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知识就会增加,彻底了解事物;随着知识的增加,自己的意念就容易变得真诚;自己的意念变得真诚了,心灵就会端正而无杂念;心灵端正了,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了,才能整顿好家庭;家庭整顿好了,国家就容易治理;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才有可能让整个天下处于和平、公正之中。

因此,从天子到普通平民,一律都应该把修身作为根本。一个自身道德修养败坏的人,想要让他管理家庭、治理国家乃至使天下太平,这是不可能的。把应该重视的大事忽略,本来次要的小事反倒重视,如此本末倒置,而想要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有的。

解读

大学的人生之道

本章是《大学》的总论,阐述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首先,阐述大学之道有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明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善良美好的品性彰显出来,使其发扬光大。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等德行都是人本身生来具有的,足以应付万事。但这种德行常被物欲所遮蔽,昏暗不明,如镜子蒙上灰尘。但其本性的光明却并未泯灭,所以人们应该重视内心的道德修养,以使美好的德行保持纯洁。这就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亲民”,则是大学之道的根本任务。朱熹认为“亲”应为“新”,就是去旧维新,“新民”就是使人民经过教化,去旧染之污,日日新、又日新地振作起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天下太平。“止于至善”则是大学之道的根本目的,对己而言,“明德”要止于至善,对人,“亲民”也要止于至善。可以说,由原则、任务和目的构成了大学之道的三纲领。这里也论述了达到至善的一般方法和顺序,强调通过“知”、“定”、“静”、“安”、“虑”、“得”而达到“明德”、“至善”的境地。

其次,论述了大学之道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从平天下逆推至格物,然后又从格物顺推至平天下,反复说明为学做人应循序渐进。张岱说:“圣贤教人如老妪教孩子数浮屠,一层层数上来,又一层层数下去。有这层,就有那层,政(这)见得有那层,先有这层,一毫参差不得。要人把全体精神,从脚跟下做起也。”这八条目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总目,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其修身为学顺序一直为中国知识分子所遵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纲八目可以说是一把打开儒学之门的钥匙,因为儒家学说实际上都是依托于这三纲八目而逐步展开的。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儒学经典的奥义。

另外,还论述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关系,强调以修身为本。朱熹认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之事,“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新民之事。八条目实际上涵盖了内和外两个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修,也就是自我修养;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属于外治,是内修的效果。儒家主张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追求。这两个看起来似乎相对立的方面其实说的是修身明德的两种不同效果。儒家的修身之道,具有极其浓厚的实践特征,首先,要通过自我学习提高个人品德修养,达到自新的目的,这样即使时运不济,也可以独善其身。其次,儒家讲究自新新民,意思是说不仅要自己身体力行地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要以榜样的力量使周围的人受到感动,使其见贤思齐,从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三纲八目这一逐级递进的修身序列,时至今日,仍对我们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有人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十人九儒,这话并不夸张,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管你是消极还是积极,都有着极其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和政治使命感,都在内心暗藏着一份修齐治平的情结。这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一个独特方面,其所作所为总是不离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一进修序列,并且将其贯穿在整个生命历程中。

读史致用

舜起畎亩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皇五帝,舜是五帝之一。舜也被称为虞舜,据说是因为国号有虞,而先秦时有以国为氏的习惯,所以也被称为有虞氏。虽然相传舜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但自舜以上五世皆为庶人。所谓庶人就是平民,或者说没有爵位的人。

舜的父亲叫瞽叟,瞽叟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舜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后来瞽叟再娶,继母所生的儿子名叫象。据古籍记载,舜生活的环境是“父顽、母嚣、象傲”,也就是说,父亲顽劣不堪,脾气不好,继母嚣张暴虐,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则狂傲不驯。这几个人经常串通一气,要置舜于死地。但舜对父母仍然十分孝顺,对弟弟也非常友善。据古籍记载,舜在家人想要加害他的时候就逃走,但等到家人需要他帮助时就会回到他们身边。

舜在20岁的时候就以孝行而被人称道,闻名远近。当时的部落首领尧向四方诸侯询问继任的人选,大家一起推荐了舜。于是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

舜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和高尚的品质。根据《史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就是说,因为舜在历山耕作,在雷泽捕鱼,当地的人就兴起礼让的风尚;他在河滨制作陶器,就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做事,把陶器做得很精美耐用,没有粗制滥造的现象;无论他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此凡是他居住过的地方都发展很快,两三年内就会成为城镇。尧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很满意,于是给了舜很多赏赐,包括细布衣服、牛羊,还有琴,并且还出钱给他修建了房子。

舜得到这些赏赐,他的父母和弟弟都很嫉妒,打算找机会杀掉他,再霸占这些财物。一次,尧赏赐给舜的房子漏雨,瞽叟让舜到屋顶修补,等舜上去后就撤走梯子,在下面纵火焚烧,要把舜烧死。舜用两只用来避雨的斗笠作翼,从房顶上跳下,幸免于难。瞽叟和继母又让舜挖井,等到井挖得很深了,他们就和象往井里填土,想将舜活埋。但舜事先有所警觉,早就在井底横着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到别的地方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就开始瓜分舜的财产。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回来后也不放在心上,对父母和弟弟都非常好,一如既往。

这些事情之后,尧对舜的品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他开始让舜参与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很好,而且在用人方面更是任人唯贤,起用有才能的贤人,放逐凶名昭彰的恶徒,依靠道德的力量使人们熏陶渐染,见贤思齐。通过这些考验,尧选择吉日举行大典,禅位于舜。

舜执政后励精图治,重新修订历法,祭祀上帝、天地四时和山川群神,巡游各地,召见诸侯,考察民情,且规定天子必须五年出行一次以考察诸侯的政绩,确定赏罚。舜还制定了五种刑罚,用流放来代替肉刑,又设鞭刑、扑刑、赎刑,以惩治不肯悔改的罪犯。

尧死以后,舜开始任命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明确了各人的职责,而且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然后论功行赏。众人中以禹的成就最大,他为了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制服了洪水,使人民安居乐业。舜年老的时候禅位给禹。舜执政时,天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点评

舜是儒家最推崇的上古圣王之一,儒家重视孝道,而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形象正好可以诠释儒家的伦理学说。舜一生的经历正契合和验证了儒家大学之道中对三纲八目的追求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舜正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等提高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处理好家庭事务,实现了齐家的目的,并进而得到了天下人的赞扬和尧的赏识,逐渐参与到治国过程中,最后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实现了平天下的目的。对己,保持了仁义礼智等本性,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彰显。对人,则使人尽其用,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可说是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孟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道德的自我完善

朱熹认为本章为传之首章,是解释三纲领之“明明德”。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仁义礼智等品质都是人所固有的,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会让人产生许多恶,因此,明明德的关键在于,人应该不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美德,以完成上天所赋予的使命。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

译文

《尚书·康诰》篇说:“(周文王)能够弘扬彰明美德。”《尚书·太甲》篇说:“(成汤)经常注意上天赋予的彰明美德的使命。”《尚书·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使自己光明正大的品德得以弘扬。

解读

弘扬人性中的美德

朱熹认为《礼记》中的《大学》原文颇多错简,因此在《大学章句》中调整次序,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两部分。其中“经”是孔子原话,由曾子记录,“传”则是曾子解释孔子之言,由曾子弟子记录。大学之道章为“经”,其余十章皆为“传”。

《大学》“传”文阐释“经”文多以引用古书上的句子来完成。本章通过引用《尚书》,深入阐明“明明德”的道理,教育人们应该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美德,以完成上天所赋予的使命。

这三条引文都是说自明其明德,但在次序深浅上仍有些区别。宋人黄

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儒家自孟子以来就强调“性善说”,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人性的变化,使得与生俱来的善受到了遮蔽,并且从中生出了许多恶的品行。朱熹认为本章的宗旨是解释“明明德”,所谓“明明德”其实就是通过个人修养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儒家强调通过教育的作用来提高个人修养,使其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

其实所谓“明明德”,在今天看来就是道德的自我完善,也就是人要通过学习来提高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以挖掘自己本性中的善念。人性本善,但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本性中的善往往被遮蔽,所以人应该以不断保持和发扬自己本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来使自己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

读史致用

苏武牧羊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苏武年轻时曾做过汉武帝的侍从,后来升为中厩监,也就是为皇帝管理鞍马鹰犬等射猎工具的官员。当时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战争不断,双方关系紧张的时候就会扣押对方派来的使者。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且

苏武到达匈奴完成使命后,就准备返回汉朝。这时,匈奴内部发生了叛乱,苏武的副使张胜背着他参与了叛党合谋。单于命令此前投降匈奴的汉使卫律审讯苏武,并逼其投降。面对卫律劝降,苏武说:“我是汉朝的使臣,如果丧失了气节,违背了使命,那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回去见人!”话刚说完,就拔出佩刀刎颈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武,但苏武已经由于伤势过重昏过去了。卫律急忙派人骑快马找大夫来抢救,苏武才慢慢地苏醒过来。单于佩服苏武的节操,想将他收为己用。

苏武的伤稍稍好转,卫律就当着苏武的面审判谋反者,想借机迫使苏武投降。卫律先是当场杀死主谋者,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怕死,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应该连坐到你。”苏武说:“我既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卫律又举剑威胁苏武,苏武视死如归。卫律没办法,又用荣华富贵来打动他,说:“我投降匈奴后官拜王爵,部众数万,富贵无比。你今日投降,也会跟我一样,何必白白地送掉性命!”

苏武听了之后大怒,痛骂卫律:“你是汉人的臣子和儿子,却背叛汉朝,抛弃家人。你有什么脸面来和我说话!”卫律见无法劝苏武投降,只好如实向单于报告。于是单于将苏武放逐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无人处,让他去放牧公羊,还对苏武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

苏武在北海挖野鼠洞里储藏的野果和草根来充饥,陪伴他的只有一根代表汉朝的旌节,不论吃饭睡觉都拿着。时间久了,旌节上的牦牛尾穗子全部都掉了。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李陵和苏武曾一起做过皇帝的侍从,于是单于派李陵去北海劝说苏武。李陵对苏武说:“你已经不可能再回归汉朝了,你的哥哥和弟弟已经因罪自杀,你的母亲也已去世,而你的夫人听说也已改嫁。家中只有妹妹和儿女了,但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也不知道是生是死。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如此折磨自己?现在汉朝皇帝年事已高,有点糊涂了,大臣经常会无罪却被族诛,安危难料,你还在为谁守节呢?”

苏武说:“现在正是牺牲自己以报效国家的时候,即便是受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没有什么怨言。臣子效忠国君本来就像儿子效忠父亲一般,儿子即使为父亲而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我料定必死,如果单于一定要逼我投降,那我只好死在你的面前。”李陵没有办法,只好流泪告别苏武。

公元前85年,匈奴发生内乱,分裂成了三个部族,新单于派出使者向汉朝求和。这个时候,汉武帝已经去世,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人前往匈奴,要求单于放回苏武,但匈奴人撒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后来,汉朝的使者又到匈奴,苏武的部下暗中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到单于,对他说:“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了一只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帛书,上面说苏武现在还在北海。”单于十分惊讶,以为是天意,只好如实回答苏武还活着。就这样,苏武和他的部下才得以归汉。除了投降的和已经死的人,只有9个人跟着苏武回到了汉朝。

公元前81年春,苏武回到汉朝都城长安,受到了百姓的迎接。苏武被扣在匈奴共19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白了。

点评

苏武被扣押在匈奴19年,受尽磨难而终得归汉的传奇经历,激励了古往今来无数中华热血男儿。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和百姓,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实际上是对国家的忠诚。

道德的力量

儒家的道德观具有一种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的放射性结构,并不是一开始就将道德规范作为外在的律令强加给人,而是主张君主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榜样,使其他人受到感召,不令而行。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

:“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商汤在铜质的沐浴盆上刻文警示自己说:“假如做到一天能够把自己沾染的污垢清洗干净,焕然一新,就应该天天清洗,坚持每天不间断,做到天天都焕然一新。”《尚书·康诰》篇中说:“要振作精神,使人们除旧布新。”《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周朝虽然是一个古老的邦国,但文王却能秉承天命,除旧布新,使周朝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有道德的人总是无时无刻不竭心尽力使自己和百姓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解读

提高修养,自新新民

大学之道的任务就是教化人除旧布新,自新自立,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所以新民就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君主自新,又要使人民更新。首先,君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大公无私,树立榜样。要在君主明德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使人民能不断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至善的境界。

儒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应该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提高,才能达到自新新民的目的。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却常常浅尝辄止,稍微学到一点皮毛,就觉得了不起,往往以某种道德优越感来“以德骄人”,殊不知这其实已经误入歧途。当人们觉得自己具有某种道德优越感的时候,往往骄傲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其实已经蒙蔽了本性中的善。道德修养要“日日新”,永无间断,因为没有任何人敢说自己已经到达了最高境界,即使圣人,也从不停止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盘铭》所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人如何通过不断修养来保持和弘扬自己本性中善的方面。

所谓“明明德”,就是自我的道德修养。儒家的“明明德”讲的是君子不仅自己要从不间断地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且要通过榜样的力量使周围的人熏陶渐染,自然而然地致力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说,《大学》所讲的“明明德”,其实有浓厚的实践色彩,因为道德的力量不在于空喊华而不实的口号,而是要身体力行,用充实的人格力量去照亮众人,使人们不令而行,自发地见贤思齐。新民的关键就在于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自新以新民,自正而正人,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目标。

周本来是商的众多诸侯国之一,但却能打败商朝,得到了天下。究其原因,就在于周的国君古公亶父、公刘、文王都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并且施行仁政,从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打败了腐朽的商朝。道德修养的提高要不间断地坚持,并且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周能够从一个诸侯国发展到得到整个天下,所依靠的就是这种从不间断、自强不息地提高道德修养的传统。正因如此,它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打败商朝。由此可见,不管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提高道德修养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影响也是巨大的。

读史致用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汉桓帝时徐州(今河南许昌)人。有一次,荀巨伯的一位远方朋友病重,于是他千里迢迢跑去探望。到了那儿不久,正好遇上外族的敌人要来攻打这个城。于是朋友劝荀巨伯先行离开,说:“我快要死了,你还是早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免得受到连累。”荀巨伯不同意,对朋友说:“我千里迢迢来看望你,你却让我离开,这种败坏道义来苟且偷生的事情,难道是我荀巨伯能做得出来的吗?我绝不会因为危险而置朋友于不顾的。”荀巨伯没有离开,坚持陪在朋友身边。后来郡城被攻陷了,敌人进了城之后,发现城里的百姓都逃走了,只有荀巨伯还留在城内。他们觉得很奇怪,就问他:“我们的大军进城之前,整个郡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居然敢独自留下来?”荀巨伯回答说:“我的朋友生了重病,我不能丢下他,如果你们要杀他,我愿意用性命来换。”外族的敌人听了之后大受感动,互相议论纷纷,都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竟然侵犯了这个有道义的地方,真是不应该啊!”于是就撤军了,整座城市也因此免于兵祸,得以保全。

点评

大学之道的道义就是人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品德高尚的人要以榜样的力量去感化别人,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种感化不是空喊口号、华而不实,而是要身体力行,通过个人的明德去照亮众人,使众人不令而行,这也就是“亲民”之意。如故事中的荀巨伯不肯败坏道义来换取生存的机会,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崇高品德,使得外族敌寇大受感动,自愧不如,因此挽救了整个郡城。

读史致用

与善人居

此则故事记载在《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中。

有一次,孔子对弟子说:“我死了以后,子夏的学问肯定会越来越好,而子贡的学问却会日渐退步。”弟子曾参听了觉得纳闷,于是问:“为什么呢?莫非夫子您能够未卜先知吗?”孔子笑着摇摇头说:“我不是未卜先知,而是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因为子夏喜欢跟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而子贡则不然,他经常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要了解儿子,可以先看看他的父亲;要了解某一个人,可以看看他平时交往的朋友;要了解君主,可以先看看他任用的臣子;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土质如何,看那儿生长的草木状况便可知道。所以说,跟贤德的人一起,就好像到了长满香花仙草的房子,时间长了也就不觉得香了;而跟邪恶的人在一起,就好像走进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臭了,这都是被同化了啊。存放朱砂的地方,往往后来就会变成红色,贮藏漆的地方,也会变成黑色,因此君子一定要谨慎地选择交往的人。”

点评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平时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人,常常会影响到自己。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其实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懂得学习的人,一定会很谨慎地选择自己的朋友。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学问,正直、宽厚、仁德的朋友,可以帮助我们进步;而与不善的人相处,就会受到坏的影响,染上一些坏的习惯。

认识你自己

朱熹认为本章是解释三纲之“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首要任务就是

“知其所止”,看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完成自己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文

《诗经·商颂·玄鸟》篇说:“天子的都城周围千里,是百姓所居住的地方。”《诗经·小雅·绵蛮》篇说:“唧唧喳喳的黄雀,喜欢栖息在多树的山上。”孔子感叹地说:“唉!重要的是进退居处。黄雀都知道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反而不如鸟儿吗?”

《诗经·大雅·文王》篇说:“端庄恭敬的文王,他光明正大的美德使人们无不崇敬。”作为百姓的君主,要施行仁政;作为臣子,要尊敬君主;作为儿子,要遵守孝道;作为父亲,要慈爱子女;与周围的人交往,要坚守诚信。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译文

《诗经·卫风·淇澳》篇说:“看那弯曲的淇水河岸,碧绿的翠竹多茂盛!那个文采风流的卫武公,他治学就像切割坚硬的骨器那样专心,修身就像雕琢精美的玉器那样精细。他神态庄重而坚毅,品德光明而崇高。这样文采风流的君子,让人永远不能忘记。”诗中“如切如磋”是说卫武公治学的态度严谨;“如琢如磨”是说他修身认真精细;“瑟兮

《诗经·周颂·烈文》篇说:“从前周文王、周武王的功德,百姓永远不会忘记。”后代的君主,以文、武等贤王为楷模,尊重贤德的人,亲近亲人。后世的百姓享受先王留下的恩泽,生活安乐。因此,前代贤王名垂青史,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解读

认识自己,扬长避短

本章阐释“止于至善”,如何才能“止于至善”,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首先是要“知其所止”,也就是人首先要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才谈得上如何“止于至善”。鸟儿知道要栖息在多树的山上,人也都愿意居住在都市及其郊区,因为这些地方有较好的生存条件。但这些只是表面的或者说身体上的“知其所止”。本章的核心是更高层面的“知其所止”,儒家认为人的最高目标在于“止于至善”。所谓“至善”,其实就是能自新新民的完美而充实的理想道德人格,这在儒家看来是人应该努力达到的最高标准。文中所讲的“知其所止”对人们也具有启发意义。当代社会,人们面对的诱惑很多,许多人忙忙碌碌,终其一生不知道在追求什么。所以,首先要认识你自己,做到“知其所止”,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人生才不至于浑浑噩噩,迷失自我。

读史致用

田忌赛马

孙膑,今山东鄄城人,战国时期军事家,曾和庞涓一同跟着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比孙膑先下山,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他嫉妒孙膑的才能,因此用计将孙膑骗到魏国并处以膑刑,也就是挖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受刑后的孙膑依靠装疯卖傻才能活命,但庞涓仍然不肯放他离开魏国。后来,有齐国使者出使魏国,孙膑秘密与其联系,齐国使者回国时偷偷将孙膑接回齐国。齐国大将田忌十分欣赏孙膑的才能,将他请到府中,以上宾的礼节殷勤款待。

田忌十分喜欢赛马,有一次,他跟国君齐威王赛马。比赛之前,双方将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时就以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田忌一连输了好几次,比赛还没结束,他就悻悻地离开了赛马场。途中遇见孙膑,孙膑对田忌说:“其实并不是您的马不如齐威王的马,而是您没安排好次序。如果您和齐威王再比一次,我有办法让您赢。”田忌说:“难道你说的是换马再比?可是我已经没有更好的马了。”孙膑笑着摇了摇头。

比赛重新开始后,孙膑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第二局,他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回一局。第三局,他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赢了一局。如此一来,田忌的马两胜一负,赢了齐威王。齐威王看着田忌的马并无变化,却赢了自己,不由得很吃惊,田忌趁机把孙膑介绍给齐威王。齐威王很好奇孙膑是如何让田忌用原来的马赢了比赛。孙膑笑着说:“虽然田将军的上等马比不上大王您的上等马,中等马比不上您的中等马,下等马也不如您的下等马,但他的上等马却比您的中等马好一些,他的中等马也要比您的下等马好一些。所以如果用下等马来对您的上等马,肯定会输,但是用上等马来对您的中等马,用中等马来对您的下等马,却肯定会赢。”齐威王听了孙膑的解释后,大为叹服。孙膑也因此得到齐威王的赏识,当了齐国的军师,后来打败庞涓所率领的魏国军队,大仇得报。

点评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他认为人最困难的莫过于认识自己。在生命的旅途上,我们如何去破解生活中存在的难题,怎样去作出一次次正确的选择,以便最佳地实现自我?首要任务就是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应该处在什么高度,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孙膑正是充分认识到了优点和缺点,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

事要抓根本

儒家认为听讼是末,无讼为本。关键在于用教化使民向善,不致诉讼。所谓事有本末,凡事要抓住根本,才能事半功倍。如果舍本逐末,那无疑是缘木求鱼,劳而无功。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译文

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的想法差不多,重要的是让人们没有诉讼案发生。”使那些隐瞒实情的人不敢编造谎话来控告别人,要使他们畏惧人民的舆论,不敢争讼,这才是懂得根本。

解读

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这一章是通过阐述如何解决争讼来说明“本末”的问题,孔子认为最好是没有诉讼,听讼为末,无讼为本。儒家主张当权者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感化人民,这样民心敬服,诉讼也就自然少了。还认为审案的关键和目的不在于如何解决争讼本身,而在于如何能使得类似的案子不再发生。

从这点出发,《大学》主张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节。要以德化民,使他们自己感化向善,不致诉讼,即使有人偶尔涉讼,也会因为社会舆论的压力不敢编造谎言。

读史致用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举了官渡之战为例。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199年,河北军阀袁绍率大军攻打许昌。曹操的多数部下认为袁绍的军队强大,不宜正面对决。但曹操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必然会出现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的情况,因此不足为惧。当时曹操据守官渡,袁军有10万,曹军只有2万。袁绍兵多将广,轻敌骄进。曹操精通兵法,往往以奇兵制胜,并斩杀了袁绍手下大将颜丑。袁军畏惧,不再冒进。此后,两军以河为界,对峙了很长时间。这造成了粮草紧缺,尤其是袁军,十万之众每日消耗巨大。为此,袁绍从大本营河北征调1万多车粮草,屯放在距离军营40里的乌巢,却没有派兵重点防守。恰好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奇兵突袭乌巢,烧掉袁军粮草。于是曹操亲率兵五千,冒用袁军旗号,夜袭乌巢,将袁军粮草全部烧毁。前线袁军听到粮草被烧的消息,军心大乱。曹操趁势发动攻击,大败袁军。袁绍只带少量将士逃回河北。此役曹军消灭袁军七万之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点评

曹操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关键在于他对袁军实力的判断,清楚地认识到袁军虽然表面看起来强大,但问题很多,因此不足为惧。其次在于曹操能听取许攸的建议,派兵奇袭乌巢,火烧粮草,使得敌人军心大乱。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操正是抓住了这个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才能一举打败比己方强大得多的袁军。

为学之道:落到实处

治学之道,在于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把学问和知识落到实处,不断地研究外在事物,获得新的认识,循序渐进,则日积月累,乃至于融会贯通,达到知识的最高境界。

原文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这就叫懂得根本,也就是达到了知识的最高境界。

解读

治学在于积累

本章阐明格物致知的道理,原文佚失,仅存“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前一句,程颢、程颐认为是衍文,朱熹认为后一句是结论,在它前面“别有阙文”。他根据二程的思想,通过补写发挥了格物致知的道理,认为人的知识是在认真研究外界事物中获取的,日积月累,最后融会贯通,达到知识的最高境界。朱熹所说的其实是人的知识的来源和积累,人在实践中观察、研究事物,获取知识,由已知到未知,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物理无穷,认知过程也永远不会完结。如此日积月累地不断认识,最终可以达到知识渊博、触类旁通的境界。儒家认为为学之本在于格物致知,朱熹指出“进学在致知”,“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这种强调由已知到未知、功夫落到实处的治学方法,正如南宋著名理学家真德秀所说:“《大学》教人以格物致知,盖即物而理在焉,庶几学者有着实用功之地,而不至于驰心于虚无之境。”我们平时学习、工作都要从小事做起,积累经验,才会成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读史致用

蠢人吃饼

佛家的《百喻经》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愚笨的人出远门,走到半路忽然饥饿难耐,正好看见路旁有个饭店,于是跑到饭馆里买饼子吃。他吃了一个觉得没感觉,然后又吃第二个,还觉得饿。结果他就不停地吃,连续吃了六个饼子还是觉得饿,于是开始吃第七个。吃到一半的时候,肚子开始有了饱胀的感觉,于是他觉得很后悔,边吃边感慨道:“我真是蠢啊,早知道吃这第七个就能吃饱,我就应该先吃这个嘛!现在害得我白白浪费了前面六个饼子,真是太傻了。”

点评

看到这个故事,大家都会觉得可笑,认为那个人真蠢。但他具体蠢在何处?大家肯定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他的蠢不在于他是否先吃了那六个饼,而在于不懂得“由饥到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世间的事,大多犹如吃饭,如果没吃饱,一直吃就饱了嘛,事情没做好,就踏踏实实做,总会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立身之本:真诚做人

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诚意被当做修身之首要任务。所谓诚意,其实就是真诚做人。真诚做人,首先要不自欺,始终做到表里如一,一切发自内心,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皮里阳秋。诚意要求人们即使私下独处时,也要谨慎自己的行为,用内在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

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色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这就叫自我满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行为。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故意将好的方面显露出来,装出一副良善的模样。其实,别人早已看穿了他所做的坏事,就像能看见他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那么这种遮遮掩掩、隐恶露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用呢?其实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谨慎对待自己独处时的行为。

曾子说:“一个人即使独处的时候,也被很多眼睛注视着,被许多手指点着,这是多么严厉的监督啊!”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解读

不自欺欺人

本章阐释人自修的根本——真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说人要真诚。首先指出要做到真诚最重要,同时最考验人的便是“慎其独”,即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就像手脚长在自己身上一样自然真实,而不是外加于身的“思想改造”,外加于身的清规戒律。一切发自内心,不自欺欺人,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蓄意欺骗别人,即使掩饰得再巧妙,总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即使最终无人发觉,但自欺欺人,不啻掩耳盗铃,整天害怕被人发觉,惶惶不可终日,难以获得内心的充实和平静。因此,比装修房屋更重要的还是装备你自己,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而要做到这一切,首先要不自欺,要做到“慎其独”,不断锤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提高自我修养,诚意于中,时时处处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慎独”作为修身的方法,强调的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坚守内心的道德信念。这其实是要求将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完全内在的“自律”,“慎独”是把道德规范内在化,使其成为指导自我行为的准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如果我们能对道德规范进行反复的思考,并且身体力行的话,时间久了,它就会成为内心的人格力量,使我们能真诚地面对自己和他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人们能否在诱惑面前“慎其独”呢?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慎独”的优良传统,一些清官多能以“慎独”自律。因此,一个人若能做到“慎独”,就可以抵御贪欲滋生,堂堂正正地做人。

读史致用

暮夜却金

杨震(59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其先祖事汉有功,哀、平之世,其父治《欧阳尚书》,隐居教授,王莽数征不就,光武即位,嘉其高节。杨震孤贫好学,通晓《欧阳尚书》,通达博览,志存高远。从年轻时代开始,他就自费设塾授徒。杨震教了三十多年的书,州郡长官多次聘请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应允。由于他教学有方,名气很大,学生很多,因此学馆如市,书声琅琅,规模很大,人称“关西孔子”。后来大将军邓鸷十分赏识杨震的学识和品行,派人请杨震出任自己的幕僚。杨震推辞不掉,只好中止了教育事业,到大将军府上任。不久,杨震又被推举出任了地方官。

杨震后来屡次升迁,升到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往东莱郡上任时,路过昌邑县,原先他所推荐的秀才王密,这时做了昌邑县令。为了感谢知遇之恩,王密夜里怀揣10斤金子来赠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呀?”王密说:“现在是晚上,没有人知道这事。”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到这话后十分羞愧,就拿着金子回去了。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影响很大,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宋代诗人曾巩在诗中赞道:“自重肯悲三献玉,不欺常慎四知金。”

杨震为官清廉,淡泊无私,他用“清白吏”来作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他为官期间,从来不私下里接见来拜访的人,也从来不吃请受贿,更不要提因私事请客送礼。他的子孙都和普通平民一样吃蔬菜,步行,生活俭朴。曾经有人劝他为子孙置办财产,他立刻拒绝了,并且说:“我让后世的人们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后代,这样的遗产难道还不丰厚吗?”

点评

杨震以“四知”自警自诫,拒受厚礼,是“慎独”的典范。在夜深人静之时,在没有第三者知道的情况下,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坚决拒收重金,并且铮铮铁言,其“慎独”的精神堪称历代师表。这个故事虽小,但意义却不小。一个人,无论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应严于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真诚作为一种崇高的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我们要做到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

正心之道:以理驭情

儒家认为喜怒哀乐等情感是人所必不可少的,但若任其肆意发展,左右人的行为,则人就会丧失内心的安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此修身先正心,也就是以理智来驾驭、调节情感,使人保持一种平和中正的心态。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道德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志,是因为心里产生愤怒,就不能够做到心志端正;心里有了恐惧,就不能够做到心志端正;内心沉溺于享乐,就不能够做到心志端正;内心有忧虑,就不能够做到心志端正。内心不安定,心思不集中,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看到了东西,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声音,却像没有听见一样;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

解读

修身在正其心

本章是阐释正心对于修身的重要性。儒家认为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一切行动皆发自内心。但是仅仅有诚意是不够的,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做事“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此,儒家修身讲究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即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需要指出的是,儒家所讲的理与情、正心和诚意绝对不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儒家认为喜、怒、哀、乐、惧等情感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些情感进行反思,任由其左右我们的行动,那我们就会沦为情感的奴隶,难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因此,所谓正心绝对不是要求人们完完全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感,不是绝对的禁欲,而只是强调要通过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感,使心思不被情感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说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被各种情感所支配役使,而要以理智来驾驭调节情感,以保持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读史致用

卧薪尝胆

勾践(约前520前465),春秋末期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年继位为王。当时正值吴楚争霸,楚国采取联合越国压制吴国的策略,因此吴、越冲突开始萌发,而当时越国国力尚弱。公元前497年,吴王阖闾兴兵伐越,勾践统兵抗击来犯的吴军,用军中敢死勇士列阵冲入敌军自刎的怪招侥幸大败吴军。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吴、越矛盾开始激化。

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后日夜练兵,立志为父报仇。越王勾践听到这个消息,决定率兵先伐吴国,以求先发制人。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顾群臣反对,主动发兵进攻吴国,吴王夫差率领精兵迎击。两军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发生激战,结果越兵大败。勾践退兵到会稽山,夫差追而围之。为了保存实力,勾践采取范蠡以退为进的计策,派大夫文种利用厚礼卑辞向吴称臣乞和。

吴王夫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同意赦免越国,罢兵而归,但是他要求勾践夫妇亲自到吴国为他服役。为了保全国家,勾践将国内事情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带着妻子和范蠡亲自去吴国向吴王称臣,并且充当人质。勾践到了吴国,吴王夫差为了羞辱他,要他住在吴王阖闾坟前的石室里守坟喂马。有时候还专门让他牵马在吴国民众面前经过。对于这些羞辱,勾践忍辱负重,从来不表现出任何愤怒和不满。他在夫差面前自称贱臣,表现得十分恭敬,平时吃粗粮,睡马房,做最苦最累的活,却毫无怨言,百依百顺。有一次,吴王夫差生病了,勾践自愿去“问疾尝粪”,他亲自舔尝夫差的大便,寻找病因,并且预言两天之内必然康复。结果两天以后,吴王果然痊愈了,勾践此举博得了夫差的高兴。这样过了三年,勾践每次都想尽一切办法讨吴王欢心,后来夫差觉得勾践已经真心臣服,就放勾践夫妇和范蠡回越国去了。

勾践回到越国以后,立志报仇雪耻。为了激励自己,使自己时刻不忘记在吴国所遭受的耻辱,勾践每天睡觉时不铺褥子,直接睡在柴草上。他在房间里悬挂着一个猪的苦胆,每顿饭前都要舔舔,以提醒自己别忘记在吴国所受的苦。他和夫人一起过着简单而清贫的生活,每天只吃素菜,穿衣服也一点都不讲究,而且勾践还坚持每天下地耕种,夫人则养蚕织布。勾践在范蠡、文种等人的辅佐下实行复国三计:一屯兵,二屯田,三施美人计。越国军民齐心协力,励精图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实力获得了很大发展,人民殷富,社会安定,越国开始强大起来。后来越国趁着吴王夫差率兵北上黄池会盟,国内仅余老弱残兵的机会,进攻吴国,攻陷吴国都城。经过几次大战,勾践终于灭了吴国,报仇雪耻。随后勾践又乘胜率兵北上中原,与齐、晋等诸侯在徐州会盟,并且向周元王进贡。周元王封勾践为“侯伯”。从此以后,越国称霸于江淮一带,各地诸侯都来朝贺,勾践于是迁都到琅玡,开始称霸中原,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点评

越王勾践背负灭国大耻,不但没有倒下,反而能沉着、冷静,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一举灭吴雪耻。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苦胆,甚至还曾经舔尝吴王的大便,这样艰苦而屈辱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用坚定的理智支配情感,将一般人应该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转化成动力。高尔基说:“理智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觉活动着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用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感,使心思不被情感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那就可以达到大学之道所要求的修身正心了。

齐家之道:克服偏见

由于自身所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人们会出现各种感情上的偏私,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和偏见。而当人们带着这些偏见去做人处事时,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正无私,一视同仁。所以要整治好家庭,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先正己,然后正人。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在于要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近喜爱的人,往往过分偏爱;对于自己鄙视厌恶的人,往往会有偏见;对于自己敬重畏服的人,往往会过分敬重;对于自己同情的人,则会过分偏怜;对于自己轻视的人,往往会有偏见。因此,能喜爱某人却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和不足,厌恶某人却又能看到那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样的人是天下少有的。所以民间有俗语说:“溺爱子女的人看不见自己孩子的缺点,盼望庄稼长势好的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茂盛。”这就是说,自身的品德修养不够,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解读

齐家先修身

本章阐述修身和齐家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方法,都属于个体自身可以自足的,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济天下,次序逐步由内及外,首先是处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处理家庭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克服感情偏私的问题。人们由于自身所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就会出现各种感情上的偏私,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和偏见。即使对于一家人,如果不能心存公正而一碗水端平,那么长幼亲疏之间齐其心、和其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整治好家庭,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先正己,然后正人。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克服偏见,处事一视同仁。

另外,偏见也是事业的障碍。由于偏见,在处事上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就难以做到公正无私。只有克服偏见,公正无私,才能身修而家齐,“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读史致用

疑人偷斧

《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乡下人,有一次丢了一把斧子,于是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但是到底是不是邻居的儿子偷了呢?于是,他每天都特别留心观察邻居的儿子,觉得越看越像是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头。看邻居家人走路的样子总是急匆匆的,看他的神态总觉得有些做贼心虚的意味,看他的动作也觉得奇怪,看他的表情总有几分鬼鬼祟祟,甚至连说话时的声调都和平时不大一样,像是偷了斧子一样。这样观察了几天,简直是越看越像,最后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邻居的儿子偷了自己的斧子。

后来,这个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无意中挖出了那把斧子。之后他再碰见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正常得很,再不像偷斧子的了。

点评

在这个故事中,认识的对象邻人儿子始终未变,唯一变化的只是乡下人的主观观念。当人带着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当错误的观念形成后,便自然地将这个观念投射到知觉对象上,从而主观地增添了原来并不存在的许多东西。而乡下人的错误就在于他把自己的主观成见加之于邻人儿子身上,所以分明是一个人,但在他眼里却前后判若两人。可以说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

读史致用

混沌之死

庄子,名周,是中国先秦时的著名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和老子合称“老庄”。庄子的文章恣肆汪洋,想象奇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文章多采用寓言故事来形象地说明想要表达的思想。

《庄子·应帝王》中庄子讲了一个关于混沌之死的寓言故事。远古时代,统治南海的大帝叫

点评

和忽好心办坏事,本来想帮别人,谁知道却要了人家的命。他们的错误不在应不应该帮忙,而在于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把自己的主观偏见强加给人家,总认为自己觉得好的别人肯定也喜欢。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耶?”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断强加给别人,结果经常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其实每个人的身份、处境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就随之不同,因此若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很主观地强加给别人,往往会越帮越忙,结果给别人和自己都惹来更多的麻烦。因此,我们做人做事,都应该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身作则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品德高尚的人总是从自身做起,自己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具备美德;自己身上没有恶习,然后才去批评别人,要求别人改恶从善。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译文

之所以说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是因为连家人都管教不好而能教育好别人的事,这是不曾有过的。所以,君子只要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整顿好自己的家庭,就是在家里足不出户,也能完成对整个国家的教化。因为在家孝顺父母的道理,就是可以用来侍奉君主的道理;在家尊敬兄长的道理,就是可以用来侍奉尊长的道理;在家慈爱子女的道理,就是可以用来对待民众的道理。《尚书·康诰》篇说:“爱护民众如同爱护初生婴儿一样。”如果内心真诚地向这方面努力追求,即使不完全符合要求,也不会相差太远。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谁也没有见过女子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啊!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君主的家庭讲究仁爱,整个国家就会崇尚仁爱;君主的家庭讲究礼让,整个国家就会崇尚礼让;君主贪婪暴虐,整个国家就会混乱,犯上作乱。国君所作所为的作用就是这么重要。这就是国君一句话就会败坏整个事业,一个人就能安定整个国家。

唐尧和虞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着追求仁爱;夏桀、商纣用暴虐来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学凶暴。统治者要求人民从善的命令与他们自己暴虐的本性相违背,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总是从自身做起,自己先具备美德,然后才要求别人具备美德;自己身上没有恶习,然后才去批评别人,要求别人改恶从善。自己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讲求恕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译文

《诗经·周南·桃夭》篇说:“娇艳的桃花多么茂密,叶子碧绿青翠。这个姑娘要出嫁了,她会使夫家人和睦相亲。”只有让全家人都和睦相亲,才能够教化全国人民。《诗经·小雅·蓼萧》篇说:“家中兄弟和睦友爱。”只有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了,才能够教育国人。《诗经·曹风·鸬鸠》篇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没有一点差错,可以成为四方各国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的道理。

解读

大学的“忠恕”之道

本章阐释齐家和治国的关系。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代中国是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贯穿国与家,因此“治国必先齐其家”。只有管理好家庭,用对待家人的态度去管理国家,百姓才会效法,才会不令而行。

不过,到了现代,社会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但本章反复强调的以身作则,这并不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它是对儒学“恕道”原则的阐发,是我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读史致用

曾参杀猪

曾参(前505前436),字子舆,16岁时拜孔子为师。他为人内向,性情沉静,勤奋好学,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并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了曾参杀猪的故事。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又哭又闹要和母亲一起去。妻子说:“乖孩子,你先回家,我从市集回来就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路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了。

妻子从市集回来后,曾参就开始捉家里的猪。妻子忙问他要干什么。曾参说:“杀猪啊!你不是答应要杀猪给儿子吃的吗?”

妻子笑着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小孩子罢了,你又何必当真!”

曾参听了这话,很严肃地说:“小孩子可不能随便跟他开玩笑啊,更不能骗他。小孩子遇见什么事情都是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这样欺骗他,是让他学会欺骗啊!如果当母亲的欺骗儿子,做儿子的以后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

妻子听后十分惭愧,于是夫妇俩就将猪杀了。

点评

曾参的行为正体现了《大学》所主张的“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的思想。儒家强调修身,所有的道德规范首先是拿来约束自己的,如果自己都不能以身作则的话,又有什么资格去教导和要求别人呢?曾子的思想在个人修养方面重视“忠”和“信”,“忠”是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信”则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即使对小孩子也不例外。

以德治国

儒家认为德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其他一切皆为末节。天命无常,唯有德者能得众有人,因此君主应该奉行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

译文

之所以说使天下太平,在于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其原因是在上位的人能孝养老人,那么老百姓就会盛行孝道,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敬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形成尊重长者的风气;在上位的人怜恤幼孤,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体恤孤贫的事。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应该以身作则,推己及人,在道德上给老百姓树立榜样。如果你厌恶上级做的令你厌恶的事情,就不应该用来对待你的下级;如果下级做了令你厌恶的事情,就不要再用来对待你的上级;前面的人做了令你厌恶的事情,就不应再用来对待后面的人;后面的人做了令你厌恶的事情,就不应该再用来对待前面的人;右边的人做了令你厌恶的事情,就不应该再用来对待左边的人;左边的人做了令你厌恶的事情,就不应该再用来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君子推己及人的“

原文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文

《诗经·大雅·文王》篇说:“当殷朝还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秉承上天赋予的天命,符合上天的旨意。我们应当以殷朝的兴亡为教训,明白崇高的天命是不容易保持的。”这就是说,得到人民的支持就能得到国家,失去人民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了道德,才会得到人民的归附;有人拥护,才能拓展国土;有了土地,才会产生财富;有了财富,才能使国家财用充足。道德是根本,财富是末节。如果国君轻视道德这个根本,重视财富这个末节,本末倒置,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甚至强取豪夺。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把财富分散给人民,民心就会归附。所以你对别人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敬你;用不合情理的手段搜刮来的财物,总有一天会被人以不合情理的手段夺走。

《尚书·康诰》篇说:“上天赋予的天命是没有常规的。”这就是说,君主行善道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道便会失去天命。《国语·楚语》中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贝,只是把善当做宝贝。”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在教他如何回答秦穆公时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可以当做宝贝,只有把仁爱亲人当做宝。”

原文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译文

《尚书·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才能,就如同他自己有才能一样;别人有美好的德行,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底里赞赏。如果重用这种人,将来一定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也一定可以为他们谋利益的啊!相反,另有一种人,如果别人有才能,他就妒忌、厌恶;别人具有美好的品德,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使他的美德不能为国君所了解。要是重用了这种人,就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那就太危险了!”只有仁德的国君才能把这种妒贤嫉能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地方去,不许他们与贤德的人同住在中原。这就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热爱好人,憎恨坏人。发现贤才却不能举荐他,举荐了却不能信任亲近,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人。发现恶人而不能斥退他,斥退了却不能把他驱逐到边远地方去,这是过错和失误。喜欢众人所厌恶的事物,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就叫违背人的本性,这样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君主应该掌握为政以德的原则,在政治上,要凭借忠诚信义来获得天下,骄奢放纵一定会失去一切。

在经济上也有重大原则。创造财富的人多,消耗物资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快努力,使用财富的人舒缓有节。这样,国家的财富便会经常保持充裕。仁德的人仗义疏财以争取民心,不仁的人凭借自身的权力去聚敛财富,从而失去民心。没有听过君主爱好仁德,而百姓却不爱好道义的事情;没有听过爱好道义,而事业却没有成功的事情;也没有听过百姓爱好道义,而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事情。

原文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

译文

孟献子说:“拥有四匹马拉车的大夫,就不需要再去计较养鸡养猪的小利;拥有祭祀用冰特权的卿大夫,就不应当再去养牛养羊追求财利;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豢养那些热衷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还不如有偷盗自家库府财物的家臣。”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应该以聚敛财货为有利,而应该以追求仁义为有利。做了掌握国家命运的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定是从重用奸佞的小人开始的。小人善于聚敛财富,如果让他们去治理国家,那么天灾人祸就会接踵而至。那时候,即使有贤能的人,也没有办法挽救了。这就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追求仁义为利益。

解读

《大学》的治国平天下之道

本章是《大学》的最后一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首先,提出“

其次,引用《诗经》的三首诗说明民心的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君主要有仁爱之心,要从民所欲,做到与百姓同好恶,共甘苦,能体察民情,公正无私,才无愧为民之父母。周朝之兴,在于顺天命得民心;殷之亡国,在于逆天命而失民心。民心向背,实为得国与失国的分水岭。

接着,以德行与财货对比,指出治国有本末之别,德行为本,财货为末,不能本末倒置。若外本内末,则民心涣散,国家不安。这种重精神而轻物质、崇德而抑财的倾向影响巨大。君主要以德服人,以德行举荐、任用贤人。至于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可以重用的标准,仍然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国君用人要以德为主,方能争取民心,安定天下。

最后,论述治国平天下的经济原则:发展生产,节约开支。进而论及利与义的关系,即如何对待财富。《大学》中列举仁者和不仁者两种态度:仁者散财聚民,可以治天下,即“以财发身”;不仁者凭借手中权力,聚敛财富,搜刮民财,必致遭受灾祸。

上述其实是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之道,即德行为本。在《大学》中,无论是对君主的要求、民心的重要等大的方面,还是如何评价和使用人才以及如何对待财富等具体方面,都强调以德为本,总的来说就是强调“以德治国”。儒家认为,仅仅依靠法律和刑罚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目的,还要重视道德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说,强调以德治国是儒家政治和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读史致用

周公治国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胞弟弟。因为他的封地在周,即现在陕西岐山,所以被称为周公。

周文王死后,他的次子周武王即位。周武王在盟津进行大阅兵,大会天下诸侯,继而发兵攻击商朝,打败了商纣王的军队,殷商灭亡,周朝取而代之。商纣兵败自杀,如何处理大批殷商遗民和贵族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周武王向群臣征求意见。姜太公建议杀掉所有殷朝遗民,召公认为应将有罪的人杀掉,没罪的人留下。周武王询问周公的看法,周公说:“让所有的殷人继续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居住,在原来的土地上耕种,这样才可以争取他们中间那些有德行的人。”周武王对周公这种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策略十分满意,于是释放了殷商贵族,重修忠臣比干的坟墓,散发商纣搜刮来的钱财给百姓,打开粮仓救济饥饿的殷商百姓。这些举措反殷纣之道而行之,大得民心。

周武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当国。周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的儿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周公带兵出征,历经三年,终于平定了叛乱,并且将周的势力大大扩展。周公平定叛乱之后,为了加强对东方各诸侯的控制,把国都迁移到洛邑(今洛阳),同时他把在战争中俘虏的商朝贵族迁到洛邑,加强看管监督。另外,他封自己的弟弟康叔为卫君,让他驻守商朝原来的地方,管理商的遗民,并劝诫康叔:“你到殷墟之后,要首先去拜访那些有才德的长者,向他们请教商朝之所以兴亡的道理,其次要爱护商的遗民。”

迁都洛邑之后,周公开始实行分封制,采取封邦治国的策略。他根据与周王的亲疏血缘关系和功劳的大小,把周武王的兄弟和有功的大臣派到各国去做诸侯,作为捍卫王室的屏障。

周公最被儒家推崇的就是“制礼作乐”。周公制定了一整套用来维护君臣和上下关系的宗法制度,主要包括“畿服制”、“宗法制”、“爵谥制”以及“乐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关键在于严守嫡庶的区别,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如天子的王位必须由长子来继承,这大大不同于殷商的兄弟相传、兄死弟承的制度。而其他的庶子则被依次分封为诸侯、卿、大夫等,他们和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天子为大宗,诸侯为小宗,小宗受大宗管辖。这种靠自然的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财产和权力继承关系的制度,可以确保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使统治阶级内部稳定。另外,周公还制定了一整套君臣、父子、兄弟尊卑贵贱的礼仪,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维护周朝贵族集团内部的秩序,同时强化对平民的统治。

周公摄政六年之后,周成王长大成人了,周公把国家的统治权交还给周成王。

点评

周公被儒家尊为儒学先驱,备受孔子推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制礼作乐,主张以德治国。儒家崇尚道德为本,其他一切皆为枝节。治国平天下更是如此,君主应该以仁、义、慈、孝等美德来治理国家、选拔人才、管理生产。周公对于曾经是周之敌人的殷商遗民仍然给以生路,争取有德行的贤人,力图以仁爱来感化他们。对于敌人尚且如此以德服人,力图感化,无怪乎他被儒家尊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