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寒」逢「腊八」,抓住“冬补”机会,忌三事、防四寒、吃五物

 泉城贤人 2021-01-20

今天是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大寒」,今天也是我们传统的民俗节日「腊八」,冬渐尽,春将始,感觉年越来越近了,春天也越来越近了。

天寒地冻的冬三月是万物蛰藏的时令,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的养生还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

北方天气干燥、寒冷、南方湿冷,这种气候下,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易加重或发作,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忌“三事”

1.忌辛辣

大寒时节,很多人喜欢吃热腾腾的火锅等辛辣、油腻饮食,但是火锅吃多了很容易出现消化道问题。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起到润胃、促消化的作用。

2.忌熬夜

应注意劳逸结合,冬日熬夜,容易出现烦躁、疲乏等不良状态。

3.忌饮酒

很多朋友觉得酒可暖身,冬日里喜欢时不时喝上几杯,在这里奉劝大家,酒精与很多慢性病均有密切关系。暖身还是喝茶比较健康,尽量避免饮酒,尤其是肝脏不好的朋友,更要严格戒酒。

防“四寒”

天气寒冷,现在正是新冠肺炎、流感、感冒、哮喘等疾病高发期,日常要注意防“四寒”

1.防肺寒

冬日容易发生风寒感冒,如今新冠疫情之下,去医院不方便还有风险,因此日常一定要注意防止受凉。外出戴上口罩,不光防病毒,还有利于阻挡冷空气直接进入肺部,回家后感到冷,可以喝点姜汤水。

2.防腰寒

中老年人腰部冷一点都会有感觉,平常穿衣注意护好腰部,避免穿低腰裤子,以防漏风。平常闲暇时,可用双手搓腰,有助于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3.防颈寒

颈部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日常外出戴好围巾,可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4.防脚寒

脚部与颈部一样,也是有很多穴位,而且脚部血液循环通常较差,总是感觉脚部冰凉可以多泡泡脚。泡脚时注意控制水温,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存在感觉异常,不建议用热水泡脚或需要倍加谨慎,严防烫伤。

吃“五物”

1.腊八粥

今天当然少不了腊八粥。之所以叫腊八粥,是因为粥里食材丰富,各地的习俗不太一样,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江米、薏米、红枣、莲子、桂圆、花生、红豆、绿豆、黑豆、芸豆等各种豆类。

2.腊八蒜

碧绿的腊八蒜具有解腻、助消化的功效。另外大蒜中的大蒜素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适量吃腊八蒜美味又健康。

3.蔬菜类

冬季要多吃萝卜、青菜、白菜、山药、莲藕等,这些菜虽然简单质朴,但确是养生促健康的实在好物,经济又实惠。

4. 红枣

红枣富含微量元素,有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的功效,并能调整免疫功能紊乱,常吃红枣有助于肝脏健康。

5. 桂圆

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大寒期间天气冷,建议经常吃点桂圆,还有助于睡眠。

#哆咖医生超能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