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胡观点:新学期,送给科研人的八句话

 老胡聊科研 2021-01-20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征程。

每一名中小学教师,经过暑假的短暂身心休整之后,又重新“披挂上阵”,步入了紧张而繁忙的新旅程。“开开心心工作,高高兴兴生活。”这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且我们教师也一直在为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而努力着。

作为科研人,新学期也应该有自己的新打算、新思路和新向往。在这里,我们共同分享八句话,希望与所有的科研人共勉:

1.树立良好的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首先是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这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原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做研究工作”。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基于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研究方式,这也是属于我们中小学教师自己独特的“草根式”研究。

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问题司空见惯、俯拾皆是,这都可以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源泉”。“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问题的课堂是不存在的,没有缺憾的教学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课堂上,就在我们的班级里,就在我们的社团或课程活动中。

2.开展一项科研课题

什么是“教育科研”?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经常这样对老师们说:“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教育科研。”他还说:“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也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我们教育本身的需要,或者它就是教育本身。

那么,就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而言,一般分为选题阶段、研究阶段和结项阶段等三个主要阶段,以一年为研究周期。我们认为,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一项研究课题用两三个月或一个学期是最佳的研究周期,而且是完全能够解决一个科研问题的。因此,在本学期我们可以真正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工作,把研究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结合起来,让研究落地生根,让科研开花结果。

3.读一两本书

就我们中小学教师而言,读书是一种教育责任,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但我们每个学期还是可以挤出一点时间来读书的。我们建议,本学期抽出一些零碎的时间,读一两本教育专著或者心理学著作。读书,会使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读书,会使我们永葆教育青春;读书,会使我们重新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4.写一点东西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法国思想家罗兰道出了写作的真谛。作为中小学教师,平时动手写一点东西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我们每天都学习和生活在学校中,你的学生、你的课堂、你的班级、你的课程等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只要你多观察、多思考、多研究,那么你写作的素材就会“汩汩流淌”。

当然,我们中小学教师写作的内容比较广泛,如读书笔记、教育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或者教育随笔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表达方式。我们认为,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记载,它必然伴随着观察、阅读和思考,与观察相偎,与阅读同行,与思考并存。学会观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这是我们科研人应有的素养。

5.读懂您的学生

一个班级几十名孩子,是由一个个鲜活的、各具特色的生命体组成的。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行为,因此读懂每一名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在他的眼中,学生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光亮和别样的魅力。

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就要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始终以研究的心态来了解、认识和读懂这样一群孩子。因为只有读懂了孩子,才能读懂教育、读懂学科、读懂课堂。

6.站好您的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因此,备好课、上好课是我们中小学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只有不断地研究课堂、创新课堂,才能吸引孩子们喜欢自己的课堂。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一名好老师,她/他的课堂应该是孩子热爱学习的乐园,应该是孩子生命得以绽放的舞台,也应该是孩子快乐成长的“伊甸园”。站好自己的课堂,就是守护好自己圣洁的“灵魂”,就能够谱写好自己生命教育的新篇章。

7.让学生喜欢您的学科

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无论语文、数学、英语或者其它学科,能够让孩子喜欢上您的课、喜欢您所教的学科,这是一名教师莫大的幸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

要让孩子喜欢您的学科,那么就需要您付出百倍地努力,就要您去钻研、探索和革新学科知识内容,提升您的学科教育素养。只有孩子喜欢您的学科,才会真正地走进课堂、走进课程,才会真正走进您的内心世界。

8.学会与家长沟通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显然,中小学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显然是徒劳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学校外来务工子女明显增多,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这亟待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和轻松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中小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

不言而喻,我们与科研人分享的这八句话,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都与科研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我们认为,要兑现这八句话,需要我们中小学教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拥有一颗敏锐发现问题的心”。只有做一个真正的科研人,我们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也只有真正的科研人,才会真正体验到教育的快乐与幸福。

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再次与大家共勉:“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创造,就没有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就不会对教师工作发生兴趣。不去研究,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一种严重的缺点——缺乏热情和因循守旧。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教师没有学会分析事实和创造教育现象,那么那些年复一年地重复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就是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他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失掉兴趣。

(作者胡远明,郑州市教科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