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为何爱抢老乡家的鸡?因为在家吃不起!

 华仔1e5ck3vst3 2021-01-21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对侵略的国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殖民掠夺,占领区内的各种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出,送到前线供日军使用消耗。然而,即便如此,似乎仍然无法填补前线物资的短缺情况,无休止的战争就像一只饕餮一般,不断吞噬着日本人用枪炮刺刀掠夺来的食物、钢铁和石油,并且促使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地去扩大战争以掠夺各种各样的物资。

在许多现在的抗日电视剧或者电影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情节:日本的扫荡队在进入老乡们的村子进行扫荡的时候,碰到鸡鸭或者猪牛就红了眼,一群人一哄而上抢夺这些畜禽。这也是日本当时困难的情况的一个体现,因为在那个时候,日军是真的做不好后勤补给工作,他们的物资太短缺了。

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岛国,各种物资都十分匮乏,在上世纪的前半段之所以不停地对外发动战争,就是为了掠夺更多的物资,以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在抗日战争开始前,日本还能够养精蓄锐,不断囤积从各处掠夺来的物资来为更大规模的战争做准备,但是在抗日战争开始后,这种情况便不复存在了。

虽然战争前期,日军势如破竹,但是没有多久就进入了相持阶段,日本人难以更进一步地扩张自己的占领区域,换句话说,他们蛇吞象的想法没几年便破灭了。日本的计划是通过对占领区的残酷掠夺来以战养战,但是占领区人民的不断反抗使得日本人以战养战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他们甚至还需要调拨大量的人手来对占领区进行镇压,否则根本无法进行掠夺。

而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峻。日本人之所以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发生了利益冲突,而为了获得东南亚地区丰富的资源,日本冒着风险偷袭珍珠港,打响了太平洋战争的第一枪,也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步伐。

不过,从后来的分析来看,日本如果不冒险去发动太平洋战争,那么他们同样也必须要考虑收缩阵线的问题,否则根本无法支持太久。但是,当时的日军已经无法控制了,下层独走的情况不断,如果日本高层要求日军放弃扩张,哪怕只是保持当时已经占领了的区域,也会被许多日本下层军官斥为国贼,然后在骂声中被迫下台。换言之,日本开启了战争这个潘多拉魔盒,但是他们根本无力去控制它,他们甚至连自身都控制不住了。

人想要进行高强度活动,丰富的营养和大量的热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现在能找到的照片来看,当时日军基本只能够吃米饭和面食,比如面条、年糕之类的,配菜只有些梅干、海带而已,根本无法弥补他们每天巨大的消耗。在陷入了中国战场这个大泥潭又不肯脱身的情况下强行和当时工业实力世界第一的美国开战,可见当时的日本已经陷入了狂热之中,完全没有理性了,根本不考虑能不能做到,只考虑要做什么,最下层士兵的遭遇更是不在考虑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