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展飞——《中国的教育会好吗》

 莱西一中 2021-01-21

       梁漱溟先生有一本书叫《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本书是一本好书。仿佛一位睿智的老人在向我们讲述这世间的道理。想起这本书的名字,我会很自然的想到中国的教育,也就很自然地想问一下:中国的教育会好吗?

       今天中国的教育,一片辉煌,似乎处处可圈可点,无限辉煌。然而,每每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又觉得中国的教育问题重重,步履维艰。钱老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40多年前恢复了高考,一方面让这个社会重新尊重了知识,尊重了人才,一方面,也把千千万万的学子引向了那根“独木桥”。紧跟而来的,便是唯升学率、唯分数论、高分低能……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几乎成了所有高中老师的唯一追求。正所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题海战术的泛滥,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各地纷纷出台了“减负”措施,结果却适得其反,一片好意换来的是家长的毫不领情。假期里,学生不能呆在学校学习,却让社会培训机构赚了个盆满钵满,学生的负担没有减轻,家长更是付出了更大的经济代价。

        为了让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我们搞了各种“重点”学校,却引发了生源大战,一方面家长拼了命想方设法要把孩子送进“重点”,于是便有了“学区房”,派出所变成了招生办;一方面“重点”学校四处出击,抢夺优质生源,各种“掐尖”,各种不择手段。

        为了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界兴起了各种课程改革、各种培训,我们的老师们听到了各种的新名词,各种的口号,各种的理论,似懂非懂地知晓了各种“新课改”的“新做法”。然而,回头望去,这轰轰烈烈的各种改革,其实更像一场运动。运动过后,除了一地的鸡毛,并没有剩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在整个中国大的教育背景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的前提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其实是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转变的。

        经济学家吴敬琏有一段经典的论述用在教育上非常好,他说:“在中国的理论和政策讨论中常常发生一中‘引喻失义、数典忘祖’的现象。一种观点或政策经过辩论好不容易被学界和政府官员普遍接受,写进了党的文件,成为政府的工作指南,可是不要多久,在人们头脑中保留的,往往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至于它的内容,则在实际执行中发生飘移畸变,甚至完全走样。”

        为了引导教师们搞科研,升职称、评荣誉,要论文、要课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的“伪科研”,各种代写代发论文的杂志社又赚了个盆满钵满,而那所谓的“论文”、“课题”,其实也不过是一堆“伪论文”、“伪课题”。这种“伪教研”的环境下,我们的教师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双重人格——说的是冠冕堂皇的大话,做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事。

        ……

        这样下去,中国的教育还会好吗?

       中国的教育,有太多的问题。遗憾的是,当有人批评时下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时候,最为反感的倒是我们这些教育人,我们总是会千方百计地从体制和制度上去找原因,似乎今天窘困的教育生态与我们这些教育人丝毫没有关系,如果要说有点关系,这关系也在校长,“一线教师”总是被动的、无奈的。

        不错,现行教育体制和制度无疑是有问题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些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就没有问题,或者只有校长有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了对体制与他人的反思,但很少反思自己;我们也习惯了批评教育,但一旦有人批评我们,就会抱成一团群起而攻之,无视伦理与常识,因为我们总是弱势,凭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我们总是渴望有“救世主”来改变这一切,而我们自己,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干,等“救世主”。其实希望在民间,改变的希望,在每一个教师身上,每个教师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教育之所在。每个教师如何,中国的教育就如何。每个教师,都应该是改变的力量。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智慧砸碎镣铐,以一己之力寻找改善的可能,而不是选择放弃与埋怨。正如鲁迅先生那段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参与改善的人多了,也就有希望了。

        或许,中国的教育,会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