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西一中李展飞——《回家的感觉》

 莱西一中 2021-01-21

        回来有两个多星期了,一直想写一点东西,接了学校的宣传工作后,自己的公众号反倒有些顾不上来。发完今天的文章,开始写一点自己的东西。

       回来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一时很难说清楚。

       与大部队相遇是开学前的全体会议上,老同事们看见我,大多是两句话:“回来了?”“头发呢?”,我则回以“活着回来了”“还有一半”,随后便是大家的笑声。

        这种笑声很熟悉。

        如果说有一点不适应,大概是我办公室没有空调,也没有沙发,这个让我感到有点热。不过还好,我很快便适应了继续吹风扇的感觉。

       三年的时间,确实让我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办公室在5楼,跟老师一起上楼,踏上最后一个台阶我已经气喘吁吁,老师说,你看我都不喘,你这比我年轻这么多,还喘得厉害。上操的时候,看着同事们跟着学生跑,我也只能象征性地跟着跑个一两圈,便不得不下来跟着他们走。而学生们早在军训的时候就知道我身体不好,远足的时候不断有学生过来劝我,让我休息一下。

       想起以前每次回来,跟校长聊完了,临走前校长都要嘱咐我,回去悠着点,别那么拼命,你干活不要命。我笑笑,回去还是继续靠上拼,因为我别无选择。

       这次回来校长希望我休息一下,说要不今年就暂时不干班主任了吧,休养一下身体。我说还是接着干吧,不干我自己不得劲,关键是还有很多比我岁数大的老师都在干班主任,我不好意思不干。

       本想直接去高三或者高二,不为别的,就因为受不了高一以后分班时候学生跟我上演生离死别的大戏,现在岁数大了,更受不了这种戏码。然而我最终还是没有提任何要求,听从学校的安排。最后知道我被安排在高一,带一个普通班。受今年扩招的影响,生源质量下滑很大,普通班的生源质量自然是差了些。开始把我安排在普通班,我是有几分不解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去教一个好一点的班级都是名正言顺的。后来校长亲自过来开了会,才让我明白了这番安排的用意,心中的疑窦自然也就消散。

       由于不参与级部的管理工作,开始让我有了几分尴尬,看不惯学生的时候想管一下,又怕越位,最后还是伙计们鼓励我,该管的管,想那么多干什么。于是时不时地还会吼上几嗓子。  

       闲下来的时候,才觉得过去的三年,力用得过猛,心力交瘁,这是一种可怕的感觉。一天的某一个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没有了激情,随后我打了一个激灵:我这是出现职业倦怠了吗?

       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出现职业倦怠,从来没有,我甚至认为我到60岁的时候还会像打满鸡血一样兴奋。大概是因为从那三年的连轴转,突然慢下来,让我不适应了吧。

        其实回来很重要的一种感觉,可能就是踏实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你的辛苦肯定不会白费,不用担心会打水漂;这种感觉就是,晚上没有课的时候你可以放心回家吃顿饭,因为学校还有一帮伙计们会帮你看着班级,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这种感觉就是,你可以安心地想着怎样上好自己的课,管好自己的班级,别的什么也不用想……

       而除此之外,我感受最深的,大概就是感动,从开始回来安排工作的时候,校长给我列出了几个选项任我选择,我充分感受到了什么是尊重,而其他的领导们则让我有了回家的感觉,从给我收拾办公室,到给我装电话,乃至喝的大桶水、门上的挂锁,可谓无微不至。

       我一直觉得这三年我把自己的专业荒废了太多,虽然每次守国老师都宽慰我,你一点也没荒废,相反还精进了很多。其实我是非常惭愧的。而回来以后这种感觉则愈发的深了,无论是管理水平,还是组里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我都觉得相差太远了。所以开始的几天,我想的还是回来“沉淀”一下,现在则是要奋起直追了,否则就要越落越远了。因此每次开会,我都会认真地做着笔记,虚心地学习。说实在的,这大概就是这三年给一向自负的我上的最好的一课。

        我之所以喜欢写作,是因为写作的时候能让我静静地思考,认真地去想一点东西。恍惚间,我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别的学校“进修”,这个我呆了十几年的地方,竟然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为需要我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我对跟着我一起回来的年轻老师们说,这次我们回来,只带着眼睛和耳朵,没有带着嘴回来。多听、多看、少说,虚心求教,才能进步。

       三年前,如果有人问我,回一中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大概会一头迷糊,因为我不曾离开过这个家,不曾想念过这个家,所以我无法体会回家的感觉是怎样的。

       但是,如果你现在问我,回家的感觉是怎样的,我却能告诉你,因为我经历了。

        回家的感觉,真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