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武汉记忆之三(舌尖)

 欢言趣语 2021-01-22


原创|武汉记忆之三(舌尖)

文/欢爸

时间/2019-10-22 00:18

【引言】一晃过去了二十五年,舌尖的记忆,始终犹新,看似简单,却怎么也做不出武汉的味道和感觉来,食材的外形同,品质异矣,欲尝当年味道,非重返武汉喽。~

【注】借图闵行彭社。

【正文】原创|武汉记忆之三(舌尖)

跟游相比,我对吃的兴趣或许要更大些。
游多半是到此一游式的过过场,很少提前做攻略,如果碰到个好的导游,尾随着,边走边听故事,蹭导游,才最有味道,虽然导游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内容,对于游客个体来说,总是难得听到、见到的,吸引人的注意力,容易被记住,然而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要游出些名堂的话,一定要多去几次、多待几日,才会慢慢地感受那里的风俗、风水、风貌、风景,需要开动五官去感受,还得调动大脑去思考,偷懒的人,一般最多也就是一句:啊,好美。
但是,要说到吃,那就不一样了,味蕾的刺激是最强烈而直接的。
每到一地,首先脑海里闪出的就是这个地方属于哪个菜系,有几道名菜。
总的来说,我比较喜欢淮扬菜,价廉物美,很家常,食材随处可见,精研细作,做出来的菜却别有洞天,精致而有文化底蕴,的是真功夫
在武汉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校园周边的排挡美食,去的是最多的,电校老师推荐的两家,味道正宗又实惠,廖师傅和大老胡是每日必小酌几杯的,菜可以丰俭随意,酒确实很讲究的,必是高度的才行。
印象最深的还不是武昌鱼,而是武汉的莲藕和空心菜。
莲藕是武汉的特长,据说全国80%的莲藕来自湖北,尤其是荆州和武汉,那里的莲藕长而匀称、肥硕、白嫩、藕丝绵长,口味香甜、生脆、少渣,极富营养,食药两相宜。
我们点的最多的有三个莲藕做的菜:排骨莲藕汤、凉拌糖醋藕片、油炸藕夹或者藕丸。
这三道菜,做法都很普通,都不用看菜谱,上手就能做,味道相差也不会太大,吃的就是莲藕的那份新鲜,时值深冬,正是莲藕口味最佳的时段。
如果非要说有啥特别的地方,那就是炖排骨莲藕汤的时候,武汉人用的是特制的砂锅,叫吊子,喝汤之前,一定要加胡椒粉,可能是因为武汉冬天湿度大的缘故吧,可以驱寒、祛湿,跟皖北的胡辣汤,有异曲同工之妙。
凉拌糖醋藕片,则一定要放店家自制的干辣椒丝。
油炸藕夹或者藕丸,吃的时候有店家自制的蘸料,油辣子。
湖北人的辣,不像四川的麻辣、贵州的香辣、湖南咸辣、江西的油辣,而只是纯粹的辣,非要加修饰的话,肉辣、卤味辣可能算是特点,卤肉熬煮出来的那种辣,比如大家熟悉的周黑鸭那种。
除了莲藕,空心菜也是我们必点的,清炒、蒜蓉、凉拌,总之是每次都必须要来一盘的,分量足、口感好,武汉人吃空心菜,吃梗不吃叶,感觉好浪费,炒出来脆脆的,有嚼劲,当然少不了放辣椒。
至于说武汉别的美食,还真是没咋留意,毕竟不是美食家,武昌鱼、热干面肯定是吃过的,只是不知道那叫热干面,若干年之后听人说起热干面的威名,真心已经想不起当时的感受了。
就像在汉川吃过的菜里,那野味兔子肉是印象最深的,而武汉的莲藕和空心菜,是此行感受最大的。
一晃过去了二十五年,舌尖的记忆,始终犹新,看似简单,却怎么也做不出武汉的味道和感觉来,食材的外形同,品质异矣,欲尝当年味道,非重返武汉喽。

作者相关文章:

原创|这一次,大家的善意、祝福和期盼,我们照单全收

原创|一起来为年会热身吧

原创|第三届淮北在沪企业联谊年会第一次筹备会

原创|第三届淮北在沪企业联谊年会来了!

原创丨嘉定嗨翻天(淮北人在上海/嘉定/2017.12.31)

原创|高朋满座中青旅(第二届淮北在沪企业联谊年会纪实)

原创|中国·烈山“马未都”

原创|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三勇印务孙继昌)

原创丨舌尖之阿娘味道(周利)

原创|上海之巅访拥军

原创|再上“之巅”访拥军

原创|优秀志愿者、质朴淮北人

原创|“融客”朱容

原创|老乡汇⑴《人生难得是痴迷之标哥自述》

原创|他养的那只活了1750年的黑鸡叫尼雅

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好习惯,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