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正直向上的诗人,多少都会写几句讽喻诗。 主要就是为了彰显其志,揭露现实。 最出名的要数下面这首:
这首诗,表面写“商女”,就是歌女,在国家动荡的时候,还有闲情逸致在唱歌跳舞。 其实国家亡不亡,跟商女有什么关系?不管李家天下还是赵家天下,她们永远生活在最底层,是供人取乐的工具而已。 诗中说《后庭花》,这是亡国之音的代表。讲的是南朝陈后主沉迷声色,每天在后宫跟小姐姐唱《玉树后庭花》玩耍,后来导致了亡国。 所以当杜牧夜泊秦淮的时候,听到这曲《玉树后庭花》,不禁感慨,他讽刺的是那些不思进取、沉迷享乐的统治者,表达的是杜牧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跟前一首《泊秦淮》异曲同工。 一唐一宋两位诗人,表面上都是写商女或西湖歌舞,其内涵都是讽刺统治阶级,都是表达作者内心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白居易的讽喻诗是一绝,也是他诗篇中内容最丰富、篇目较多的一类诗。 我们熟悉的《长恨歌》就是白居易讽喻诗的代表作。 这组《秦中吟》,共10首,诗前有序,曰:
我在长安这些年,见到了太多悲伤的事情,所以我写成诗,记录下来。 “轻肥”,就是达官贵人的意思。 出自《论语》: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一个诗题就概括了轻肥的奢侈生活。 这首诗的起首和结尾对比极度强烈,带给人极大的震撼。 前面说这些达官贵人,其实就是宦官,中晚唐宦官把持朝政嘛,最尊贵的当然是这群阉人。 说他们穿红配紫,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目的地是去军中赴宴。 喝的是美酒佳酿、吃的是山珍海味。 场面愈隆重,愈能反映出这些贵人的骄奢淫逸。 但是白居易似乎觉得还不够,所以笔锋一转,突然就从“气益振”到了“人吃人”。 地点:江南。 号称最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都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怎能不震撼呢? 如果没有这些贵族的骄奢,他们把一点点心思抽出来放在国家存亡上,又怎会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不公、悲悯百姓、批判贵族,白居易堪称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