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戳破“虚胖”,一群妖魔鬼怪浮出水面,被放大的出来的问题,像在油锅里噼里啪啦、加速爆炸。 医患、慈善、社群、道德、社会公平、社会治理、言论与媒体、人与人的信任……一个个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真希望通过这次疫情,把所有危害中国的“病毒”都放到太阳紫外线下暴晒、消毒。 但按照目前疫情的进展,拐点还未出现。 病毒怕热,等到初夏5月,可能就会缓解很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果疫情持续100天,对楼市有什么影响? 短期利空,跌是一定的,但会救市 武和汉此次疫情,纯属黑天鹅事件,之前大家还在叫嚣的小阳春,肯定是没有了。 在如此大的利空之下,房价确实是有下跌空间。 即使是深圳这样拥有强大购买力和预期的城市,房价跌个10-20%的空间也是有的。但不至于是暴跌,毕竟还有需求在兜底,还有楼面价在兜底。 对于新房而言,开发商正逢还债高峰,会为了回流现金而降价打折。 等疫情好转,各大开发商为了抢下第一批客户,肯定会出现降价走量。库存积压,会让今年的“降价潮“更集中在疫情转好的前2个月。 对于二手房而言,现在大家都闭门不出,没有带看量更不会有成交量。不会去看房。更不愿意让别人来看自己的房子。 置换群体把握好节奏,尤其是老破小,要尽快处理掉。物业差的老破小,未来的溢价能力越来越弱,没有必要持有。 一旦疫情控制,被压抑了三个月的需求会集中释放。 【楼面】认为:2020年,一二线的整体趋势应是先低后高。 多年以来,我们见过了太多城市楼市一旦遇冷就刺激,官方比我们更不希望房价跌,所以楼市肯定会上演像股市一样的护盘。 例如,昨天千股跌停,今天就有16亿资金护盘,指数反弹。 我们无法预知,在如此大经济压力之下,国家会出什么样的刺激政策。 救市是一定的,可能会放松限购、房贷利率打折、新房打折10%首付减少 ……会有捡漏机会,备足子弹。 更可怕的是:对信心和购买力的打击 但无可否认,这次疫情,对全国的信心和购买力打击几乎是致命的,需要重塑信心。 1.对信心的打击 经历过这次大劫,心有余悸的我们都会进入到低欲望的阶段,减少大额支出,就算是买下“刚需“的房子都要掂量掂量。 此次只是短期利空,大家的共识都是一二线城市房子长期有看涨动力,下跌反而是很好的入手的机会,所以不大可能会大跌,只是短期信心没了。 人类都是健忘的,一年过后,此事就像没有发生一样,就算是受挫最严重的武和汉,也不改基本面,反而可能受到更大重视。 2.对购买力的打击 接下来,大家都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这一波对旅游、餐饮、娱乐、酒店,零售等三产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其他行业也或多或少受影响,利润萎缩,只会让大量的中小企业可能因此破产。 不开工没有收入,哪里来的钱买房子? 这次疫情,也让大家看清了:注意现金流,不能高杠杆,不能all in。 很多房东也想给租客减房租啊,但没有租金,连月供都难还。 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扛不住高月供,高消费。要提高风险意识,必须要留足至少6个月的家庭紧急储备金。 “大城市”&“大品牌物业”的共识,在强化 这一波疫情,真的是照妖镜。 1.大城市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虽然疫情地公共信任资本暴跌,好不容易凭着抢人落户、光谷建设、地铁建设、军运会基建大提速积累的好感,就这么给消磨光了。 通过此次疫情,也让大家更加认同好医院好公共配套是在大城市。大城市的房子才是好房子。 在湖北,在武和汉治愈的机会也比在黄冈高。北上广深杭苏的患者,所享有的医疗水平,就是超越小城市。 2.大品牌物业,越来越重要 这次也让大家看清了:危急时刻,还得靠大品牌物业。 大品牌物业会控制人员进出、公共区域消毒、电梯消毒、排查社区发烧咳嗽居民,甚至代买菜、发放防护用品... 住在不同的小区,安全感都不一样。 未来,大家买房子会越来越看重物业。 大城市、好物业、环境好的小区上涨动能越来越强,但小城市、物业差、连个电梯消毒都做不好的小区的,早点脱手吧。 房地产,可以不涨,也可以跌,但绝对不能崩盘。这一点,对于中国,从来没有变过。 结 愿你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平安喜乐。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