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玉君:贫穷亦是富有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贫穷亦是富有

王玉君

  人生天地间,恰如远行之客。光阴带走了年岁,却留下了记忆,涉过时间之河老去了那一份年少轻狂,却抹不去岁月铭记的老屋的样子。与老屋朝夕相伴的情景时常徘徊在梦里,缠绵着春去秋来日子。任岁月更迭,物是人非,老屋的影子始终是最温暖的记忆,就如年少的青春是最美的一样,那里有我最心安的朴素无华,恳切真挚。

  1995年9月初次离家,去二十公里之外的县城师范学校上学。头遭离开家人,虽然因为年少冲劲十足,豪气万丈,却也隐藏不住内心的不安与无助。当时考取师范不易,况且家境的贫寒让喜悦逐渐被担忧所替代,一方面担忧着首次离家的我不适应外面的环境,另一方面因为学费问题而让家人承担了许多外债。就这样我满怀上学的喜悦和忐忑,也带上了家人万千叮咛和嘱托,开启了我人生的新一轮征途。还好年少易忘忧,我很快就投入了新的环境之中。

  记得一个星期天,我放学回去时家里只有奶奶。看到我回来,奶奶马上倒了一杯茶,拿来刚出锅的孔锅馒头给我吃,然后就下厨房去炒洋芋丝了。等她炒好洋芋丝端到屋里时,我已经吃完了孔锅馍馍,茶不记得喝了多少杯,接过一大碗洋芋丝我又是一番狼吞虎咽。奶奶坐在老屋土炕的另一边陪我,看到我吃了如此多的食物,奶奶的双眼噙满了泪花,虽然她急忙转头抹去了泪水,但我依然看到了,读懂了那泪水中溢出的是满满的担忧,担忧我在学校因为省钱吃不饱,饿着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了,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同样,贫穷给了我的坚定不移的执着,我就用它去追求梦想。当时的年月,贫穷是常常萦绕在家里的影子,所有的开支和花销都经过周密计算,且因为我上学又增加了一笔花销,让家人负债累累。上师范第一年,家人每星期给我二十元生活费,除去来回车费,也就剩下十六元钱,就是这二十元钱也伤透了家人的脑筋。每个星期天是家人的苦难日,因为又要准备给我去借钱。商量着谁家有钱,谁家能借上钱,当时,大概全村人家都借过吧。去东家门西家门借钱的为难之处,家人的体会可比我深刻的多。那一份苦难像一棵树的根须深深地扎在我心灵最深处,伴随着阅历的增长时常闪耀在不经意的瞬间。回想起来,那些曾给我家援助的手无数次温暖了我的心,在人情淡漠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如今,我经常以师者的身份用曾经的苦难告诫学生,珍惜这份幸福,珍惜这美好的生活。我的讲述常常使得孩子们仿佛在听童话,天方夜谭呢。

  正因为这样,每个星期天回校时奶奶常给我带一两个大饼或孔锅馍馍。回到学校自习后的宿舍里时,那些馍馍早已被我和舍友们消灭得一干二净。从家里带时总挺多的,到学校时却如此的不经吃,有我饭量好的原因,更有宿舍里“狼多肉少”的缘故。一段贫穷就是一份珍藏的老酒,辛辣中有暖暖流淌;一段借钱的经历就是一杯甘醇的老茶,越浓记忆越深厚。我不想把这份记忆写得过于沉重,但流在笔下的文字依旧满是沧桑,因为这沧桑背后有无限的感动珍藏其中。“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贫穷给我的不仅仅是当初那份煎熬,更是煎熬之后的那份坚强。正如泰戈尔所言: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曾经,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孩子的故事。有天晚上,孩子因为睡过了头没有吃晚饭,等孩子睡醒时,他们让孩子吃点酸菜和馍馍。但是孩子表现的非常委屈而且不甘心地说,你们这是在喂兔子啊?拿这样的东西给我吃。没办法,朋友只好带孩子到夜市的羊肉摊上去吃饭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就感受不到幸福。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与周围环境最密切的时期,我一边生长,一边将身边一切都存储在身体成长的记忆里。从一株草、一块石头、一棵树、一道墙,连同贫穷,所有记忆都被牢牢地融进生长着的生命之中。那一段难以磨灭的穷苦影子,任岁月老去,记忆雕刻得愈加清晰。真实与虚幻之中,老屋的样子深刻在我的心底,犹如门前的小河缠缠绵绵东流不息。

  参加工作之后,虽然家庭情况有所好转,但经济依然很拮据。记得当时的工资是430多块钱,两百块钱我就让奶奶替我存起来,用于我进修上学,剩下的两百多块钱作为生活费。两年后的一天我要去上学,奶奶到老屋里给我拿钱,但怎么找也找不到钱。原来奶奶把钱藏在贴在墙上的报纸后面,找不到之后抱怨爸爸偷偷花光了钱。爸爸说,我没有看见钱,更没有花掉。无奈之下爸爸又去找,最后把贴在墙上的报纸都撕了,才发现钱从中间掉下来。就这样钱找到了,奶奶由着急转为开心,憨憨的笑了,我们也乐呵呵地开起了奶奶的玩笑。那时的内心永远是朴素的,满足的,就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样,家是光亮的,温暖的。

  光阴消失的缝隙里,唯老屋与贫穷同行,装点着前进的脚步。童年酿造的贫穷,盛放的不仅是苦难,更是我一生的财富,剥开今天喧嚣中都市的苍白,伫立在心底成为永恒。星光漫过夜色,浮躁的灵魂有了一处泊靠之地。那一份充实不可用简单的文字叙述,倔强成一份无悔,站立成一份动力,助我跋山涉水的行程更加丰满。今夜月光格外的清幽明亮,是否也斜射进了我那魂牵梦绕的老屋,温暖着陪伴我吃饭,盯着我不舍的身影,照亮了四处奔走借钱的脚步。那记忆中不曾苍老的旧时光,变成我今夜最富有的文字,洗刷着被尘世污染的心灵。目光之外很远,唯记忆不倦的追寻着,那一段与苦难相伴的日子,似幻却真,镶嵌在屋后黛青色的大山上。岁月静好,只因我负重前行,稳若泰山,源于根基坚实如铁。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王玉君,1977年出生,乐都区小学教师,热爱读书,旅游,运动,特喜欢古典文学。追求简单,恬静的生活,喜欢用简单的文字记录流年人生。作品散见于《丹噶尔文学苑》。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