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儿科咳嗽学习笔记(二)

 罾事物语 2021-01-23

儿科咳嗽学习笔记(二)

末流郎中

一、风寒咳嗽

初起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或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五版教材观点:主方金沸草散。

寒邪较重,加水炙麻黄;痰多加橘红。

风寒兼湿,证见咳嗽痰多,胸脘作闷,舌苔白腻,脉濡的,治宜疏散风寒,佐以燥湿。

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之类。

风寒挟热,证见咳嗽音哑,恶寒鼻塞,咽痛口渴,舌苔水黄而腻者,治宜散寒宣肺,佐以清热,用三拗汤加黄芩之类,以解肺经内郁之热。

王静安老师称为风邪束肺,用自拟清宣宁嗽汤。

药用:荆芥、炙麻绒、炙百部、炙复花、炙白前根、芦根、橘络、黄连、山楂、神曲。

偏于风寒者,去黄连加苏叶;偏于风热者,加银花黄芩。静安老师原意是风邪束肺分寒热两端,但温病之实热,非石膏莫解。故个人认为,王师的清宣宁嗽汤真遇外寒内热时,不妨考虑合方麻杏石甘汤,再加银花、黄芩。

麻杏石甘开肺气郁闭之力,绝不可轻忽。

对于风寒咳嗽,黎炳南老师意见如下:

用其自拟的“风寒咳嗽方”:苏叶、防风、北杏、法夏、枳壳、紫菀、僵蚕、款冬花、甘草。

加减法则为:咽痒咳频痰少,此风盛致咳,可加制南星、百部;痰多加陈皮、苏子;恶寒鼻塞重者,加苍耳、辛夷;素有正虚,酌用五子毛桃、太子参护正。

教材里肺炎中,风寒闭肺的立方是三拗汤合葱豉汤,或用华盖散。舌苔白腻而痰多者,加莱菔子、半夏;寒邪外束,里有伏热,见证呛咳痰白,发热口渴,面赤心烦,苔白脉数者,宜用大青龙汤表里双解。

个人认为,蒲辅周老师的见识挺好,用大青龙汤时,麻黄轻点用,桂枝少少用,比较合适于临床。这里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二、风热咳嗽

该病见证如下: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头痛发热,恶风微汗出,舌苔薄黄,质红,脉象浮数。

其选方是,桑菊饮。气粗口渴甚者,加生石膏、天花粉;肺热重者加黄芩;咽喉红肿者,加牛蒡子、射干、玄参、大青叶;咳重加炙枇杷叶、前胡;痰多加贝母、瓜蒌;鼻衄加茅根,藕节。

并列子目如下:风热兼湿,咳嗽痰多,胸闷汗出,苔腻中黄,脉象濡数,当疏散风热为主,宣肺化湿为辅,在桑菊饮中加苡米、茯苓、半夏之类。

风热挟暑,证见咳嗽胸闷,心烦口渴溺赤,舌质红赤,脉象虚数,宜用疏风解暑之治则,则选用六一散加前胡、香薷、竹叶、藿香、佩兰、西瓜翠衣一类。

个人感觉,单列桑菊饮,不若桑菊饮银翘散二方合一为优。

黎炳南老师治风热感冒的法则如下,他用自拟风热咳嗽方,药用防风、北杏、桔梗、胆星、僵蚕、毛冬青、连翘、甘草。加减法则:发热,唇舌俱红者,为热甚之征,加青蒿、大青叶、银花;热象不甚者,慎用石膏黄芩之类,以免冰遏邪伏;痰黄难咳者,可加天竺黄、天花粉、冬瓜仁、瓜蒌皮。

便秘者,加胖大海、牛蒡子、玄参,以清化热痰,润肠通便;咽痒咳频而痰少者,加百部、马兜铃,痰多则不宜(当用僵蚕、蝉衣之类,作者补);若咳声嘶哑,舌干苔剥等阴伤见证,可选用麦冬、海蛤粉、川贝母之类。

教材关于风热闭肺的肺炎,轻则用辛凉轻剂银翘散应对。重则用辛凉重剂麻杏石甘汤应对。在加减法则中,咳嗽痰多加瓜蒌皮、川贝、莱菔子、天竺黄;热重加黄芩、山栀、鱼腥草、板兰根、黛蛤散(包煎);热重便秘,加桑白皮、制大黄。

热甚伤阴者,加沙参、石斛、荸荠汁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黎炳南老师常用,麻黄、杏仁、防风、大青叶、毛冬青、蚤休、苡米、桔梗、甘草。加减为:形寒肢冷,受寒而病初起时,可去蚤休、大青叶,加苏叶,但是,此类病热化甚速,辛温不宜久用(注意变法,调药);咳嗽痰多者,加瓜蒌皮、浙贝;口干或便秘者,加牛蒡子、天花粉。

三、风痰咳嗽

风痰咳嗽,多见于平素肺脾偏虚,常蕴痰浊的小孩感受风邪发病,风痰互结,肺失宣肃而咳。邪实为主,可兼气虚。黎氏用自拟风痰咳嗽方,其药物为:防风、北杏、制南星、僵蚕、苏子、法夏、陈皮、茯苓、甘草。其加减法则为:面无华而汗多脉虚者,可酌加五子毛桃、白术健脾固表;便溏、腹胀、纳呆者,加莱菔子、枳壳以利气消滞。

鼻塞涕多,可加苍耳子、辛夷花;气息较急,唇周偏暗者,容易演变为肺炎喘嗽,可考虑及时加麻黄、桃仁以宣肺通络,令其血和气顺,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关于外感痰热咳嗽,王静安老师称之为痰热壅肺。此病病程稍长,多系外感风邪未从表解,化热炼痰,或病后余热未尽,痰热蕴肺。本证乃由表及里,所以表邪不算明显。一般临床见证为,咳病,咯痰黄稠,或伴发热,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指纹青紫,脉滑数。静安老师主用自拟“清肺化痰汤”处理。药用:荆芥、石膏、黄芩、瓜蒌壳、法夏、炙百部、炙冬花、炙复花、山楂、神曲、桔梗。这个痰热咳嗽,教材将其列为内伤咳嗽中。其实严格来说,它是外感残留未去,而里面痰热已生的情形。它既非纯粹外感热病,也非纯粹内伤病,它是二者临界的情况为多。它既要轻用开解,又要清化痰热。内外分消为治。

关于痰热闭肺的肺炎,临床见证,发热烦躁,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赤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苔黄质红,脉象弦滑,乃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也。

教材主用五虎汤(麻杏石甘汤加细茶)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加减法则是,热甚加黄芩、连翘;痰盛加贝母、天竺黄、鲜竹沥;喘甚痰涌,便秘而病情较重者,可用牛黄夺命散,涤痰通下;下唇严重青紫者,加丹参,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

关于风燥咳嗽,多为阴虚津乏之患儿,感秋日燥邪,肺失濡润,宣降失司。其证多实。可兼阴虚或气阴不足见证。临床见证为:咳嗽阵发,咳而不爽,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喉痒声嘶,鼻咽干燥,大便干结,舌淡红而干,苔少或剥苔。

黎炳南老师,立“风燥咳嗽方”以治。

组成药物为:防风、北杏、僵蚕、川贝、贝母、花粉、麦冬、瓜蒌皮、款冬花、甘草。

其具体加减原则如下:燥而偏热,见唇舌红干,咽红咽痛者,加青黛,人参叶;声嘶咽干,加千层纸、麦冬;自汗盗汗者,加沙参、萸肉;大便干结,加玄参、冬瓜仁。

咳嗽,未必喘,而喘必兼咳嗽,咳喘为咳嗽的进化,程度重些。我们临床上,看病机,还是大同小异的。咳嗽方的力量小些,肺炎喘嗽的方,力量大些。那么,肺炎和咳嗽的治法可以协调统综么?我看是可以的。牛刀小其制可变鸡刀。这个小其制,还有个作用,它治疗以外,还可以拦截病的进展,可执简御繁。大家可按照患儿体质,地域气候来统综进退。

当然,外感咳嗽和外感肺炎还是有区别的,在喘和不喘的分野。大家也可以列出表来,分门别类,总结起来,然后据情进退,这样就不乱了。关于加减法,是细节管理,是取效关键,不可马虎大意。当能落实见效,信心和兴趣就出来了。兴趣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就会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力量,功夫也就慢慢出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