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传洋. 迈向5G 时代的“出版3.0”模式探索——兼论“出版3.0”模式在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的实践[J]. 科技与出版,2019(5):29-33.
[2] 马勤. 5G 时代出版业的发展变革与战略选择[J]. 出版广角,2019(17):12-14.
[3] 曹小杰. 走向智能定制:5G 技术重构内容出版流程[J]. 编辑之友,2019(7):23-27.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20-04-28)[2020-09-03]. http://www./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5] 本书编写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
[6] 鲍静,裘杰. 内容、平台、社交、服务:在线知识付费持续发展的四大面向[J]. 出版科学,2019,27(2):65-70.
[7] 黄先蓉,常嘉玲. 融合发展背景下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研究新进展:现状、模式、技术与路径[J]. 出版科学,2020,28(1):11-21.
[8] 曹世生,范军. 融合创新:以新技术赋能出版高质量发展[J]. 科技与出版,2020(5):29-34.
[9] 保罗·莱文森. 莱文森精粹[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
[10] 罗兰·罗伯森. 全球化:社会理论与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6.
[11] 张丽燕,韩素梅. “全球场”:出版走出去的逻辑起点与路径层次[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131-135,139.
[12] 裴永刚. 出版“走出去”政策和项目现状、问题及建议[J]. 编辑之友,2020(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