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

 老刘tdrhg 2021-01-25

一、两套试卷:

八省联考语文有两套试卷,主要差异在现代文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其他试题相同。

八省中,河北、广东、湖北、辽宁用A套试卷,现代文阅读为金克木的《国文教员》,名篇名句默写为《望岳》《天净沙·秋思》和“沧海”一个意象提示情感的默写。

江苏、湖南、福建、重庆用B套试卷,现代文阅读为日本川端康成的《秋雨》,名篇名句默写是《短歌行》《客至》和“捣衣”“砧声”两个意象提示情感的默写。

【原题再现】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

【解读】

现代文阅读均为小说,但是中外作家皆有,小说风格截然不同,这要求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有广泛的阅读面,仅阅读教材规定的整本书阅读书目显然不够,除了整本书阅读的深度阅读,也引导学生展开泛阅读。

名篇名句默写与2020年全国新高考试卷相比,增添了新的考查形式。在情境理解默写的基础上,借助意象理解情感,暗示学生补写诗句,不明确提示作家篇目,侧重日常学习的理解与积累,考查更灵活。

二、试题结构

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为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5小题,19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两则材料组成。一则摘编自江晓原《科技创新应树立底线思维——以人工智能发展为例》,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自《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29日 07 版)。另一则摘编自韩少功《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发表于2017年《读者》第七期。两篇文本以“人工智能”话题为连接点,风格各异,互为补充。

试题三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1、2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3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推断,4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论证手法,与2020年新高考试卷考查理解概念(下定义)不同,但属常规知识点考查。5题是新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观点态度,比较两则材料的不同点,由2020年新高考考查“梳理行文脉络”的“静态思维”向“比较观点异同”的“动态思维”发展,对考生思维能力有明确要求。

【原题再现】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4小题,16分)

两套试卷均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套选文金克木《国文教员》,一套选文川端康成《秋雨》。

先看金克木《国文教员》试题。选文与2020年全国新高考试卷的散文不同,属于小说,由叙述类和评价类两则文本组成,第二则是对第一则的点评。该文看似好懂,要读懂有难度,文中涉及文史知识、艺术史、诗词欣赏等知识,对考生的语文素养有要求。

试题两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6题考查艺术特色的鉴赏,7题考查内容理解,但是有创新。选项从文本出现的作品设题,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语境赏析作品,有题中解题的意思,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积淀有较高要求。

主观题8题考查文体特征,要求学生理解文本,读懂题干限制信息。这道题与2019年全国卷Ⅰ《理水(节选)》考查“故事新编”有相似性。主观题9题要求提炼小评论要点,涉及到文艺写作知识,设问角度很独特,实则还是考文本内容理解与信息筛选整合。

再看川端康成《秋雨》试题。川端康成的小说笔法细腻,善于营造具有日本传统色彩的场景,情感唯美悲凉。人教版旧教材曾有川端康成的《花未眠》,目前教材没有选入川端康成的作品,学生是否有其作品的阅读体会完全看语文老师是否推荐和个人是否有课外涉猎。

试题有两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6题考查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7题考查重要段落的作用分析,这与2020年新高考“内容理解”考查不同。8题考查细节在情节安排中的作用,9题分两问,分别考查思想感情和表达思想感情所用的表达技巧。

(三)古诗文(5小题,20分)

1.文言文:体例依旧是史传文,出自《汉书》,考查形式与2020年新高考保持一致,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三道客观题,翻译句子、归纳内容要点两道主观题。

2.诗歌阅读:选文出自唐代诗人张说,是一首即事抒情诗,运用手法不单一,情感含蓄复杂,理解上有一定难度。考查形式一客观题一主观题,客观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意象解读和情感把握。主观题考查思想感情,感觉考生体会辞旧迎新的喜悦之情没问题,能领会到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有难度,本试题得分应该有区分度。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运题一直以来都被冠以“高考试验田”称号,本次联考试题分两部分考查,突破多年来的出题模式。

1.语言文字运用Ⅰ:提供一个语段,在同一语境中,考查衔接、修辞(两道客观题)和病句修改一道主观题。这道题属于传统题型。

2.语言文字运用Ⅱ:提供一个语段,在同一语境中,考查补写句子、概括内容要点(结合句式变换考点),均为主观题。

(五)作文(60分)

作文题依旧考查任务驱动作文写作,属于宏大主题,考查方式保持稳定。

【原题再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危急关头,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先后有290余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中华大地,万众一心,支援前线。历时一年的捐献武器运动,募得的捐款可购买3700多架战斗机。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人民。

校团委举行“铭记历史,迎接挑战”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备考拙见

(一)增强阅读量,拓宽阅读面,提升精准理解文本的能力。

2020年语文新高考已增加阅读量,150分钟内如何提高阅读效率,需要平时有针对性有序列性的文本阅读训练。从本次考试中,可以看到,答好未来的语文试卷需要深度阅读,也需要博览群书;需要阅读速度也需要理解能力。

(二)注重情境,整体理解,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情境设题是近年高考设题趋向,在平时教学引导学生对语境的把握,学会从整体理解文本,不可断章取义,不可走模板套路的捷径。

(三)关注现实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有大语文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