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一 大豆二三事》

 昵称73531636 2021-01-25
【总第0298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一 
------ 大豆二三事
作者:魏瑞金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人们岁岁年年的期盼。大豆乃五谷"稻、黍、稷、麦、菽"中菽的一种,是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首先发现并一直栽培至今的作物。
作为古老中国的原生品种,外国人垂涎三尺。前些年美国孟山都公司,曾到宝钢偷采野生大豆的种质资源,培育转基因大豆。
改革开放前,大豆似乎从来没有满足过人民的需求。人们把大豆叫"金豆子"。传统饮食讲“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宁可十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说明了大豆对人们饮食的重要性。


“大豆是地里长出的肉。”困难时期,因大豆富含蛋白质。吃豆子可代替肉。三年自然灾害时,城镇浮肿无力的人,到医院看病,大夫开斤把黄豆,拿回家煮着吃,就能立竿见影,豆到病除。
儿时的我,对大豆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从种豆子,摘豆荚,拾豆子,烧豆子,捉豆虫,拔豆芽菜等等,都还历历在目。
秋风起,豆铃摇。大人们忙着割豆子,小孩子跟在后边捡拾。中间歇息时,大伙就在地头处,抱一把未脱粒的豆秸棵,放在硬地上烧豆子吃。豆秸有油性、易燃,点上火老远望去,一股浓烟,直冲云天。


这时,主烧的火头军,手里拿着一根木棒,即要烧匀,又要烧熟。从点火到烧好,也就几分钟的事。待豆子烧好,火头军赶紧把炭火拨开,防止豆子烧糊,这时人群迅速聚拢,不管大闺女,小媳妇,小孩子,都急忙捡拾被炭火炸开花的金豆子吃,又香又解馋。吃完后,有人不小心将手上的炭灰,摸到嘴边或者腮帮上,引起一阵哄笑,真是扮包公不用化妆了。
队里是禁止社员偷吃公家粮食的,干部若发现坡里冒烟,就跑去制止,但好处是烧豆子是分分钟搞定的事,虽然目标明显,但时间短,既难以发现,又不好制止。有时南坡冒一阵烟。北坡也冒一阵烟。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即使干部发现了,也无可奈何。
豆子收完后,就搂豆叶,拔豆茬(炸)。一场秋雨,招来了一帮拾豆粒的孩子。


鲜黄的豆子,经雨水的滋润,涨得像小胖猪。虽然在豆地里不很多,但好捡拾。个把小时,能捡半瓢。拿回家后,家长就洗干净,或者磨豆浆、或者煮了上桌、或者就晒干存放。为补贴家用,虽然辛苦,道也欢喜,这毕竟是孩子们的劳动成果。
秋分过后,收割完的豆地里就种上了小麦,遗漏在地里的豆粒,根芽扎下,子叶破土,挣开种皮,子叶展开……拔豆芽菜,是最后一轮颗粒归仓。
鲜豆苗经去根洗净,开水一焯,加上蒜泥,调上油盐,在那个年代,也算一道美味!

                                          

2017.08.21于潍坊

 







 【作者简介】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