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中“常山之蛇”的具体练用法

 武谈 2021-01-26

“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条用兵原则,由于其基本原理与太极阴阳之理相合,故在太极拳技击技术中,这条原则被广泛应用,成为太极拳的技击原理之一。

在太极拳技击时,第一要点就是不要在对手的主要用力点上与对手直接对抗。如果在这点上对抗就会形成双重,不对抗的方法就是忘掉这点,即以前反复讲过的忘掉接触点,意念转移。对应于常山之蛇,头被击,则忘掉头,而用尾去应对,即意念在尾;尾被击,则忘掉尾,而用头去应对,即意念在头;身体中间被击,则忘掉中间,而用头尾一起去应对,即意念在头尾间转换。从太极的原理讲,被忘掉的点是阴,被意念所操纵的点是阳,阴阳同时动而为太极,就是阴阳相合、相济,对立统一,相互转换,具体说就是黏走相应。

下面介绍两个具体的练习方法,用以说明这个原理。其中我是常山之蛇技术的应用者,对手是辅助练习者。在练习中,为了方便讲述,我以右手为蛇头,右肘为蛇尾;而在实战中,蛇头、蛇尾可以是身体上任何相关的部分。

练习一:击其尾则头应

两人对立而站,我起右臂在胸前成平圆,如蛇盘踞;对手右手推在我右小臂靠近肘处,以直力向前推我,如击蛇尾,对手可猛然加力以便将我推动(图1)。

我需忘掉右小臂上与对手右手之接触点,先想我自己右掌心空,然后依次想自己的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指尖略向上并向对手身后伸展,如以蛇头相应。这时对手的前推之力有落空之感,同时会感到有个从其右侧绕到其身体后面的力微微向其左侧推,事实上对手是被他推我的反作用力推动、后退(图2)。

图1 我以右臂为蛇,对手直推我右肘处,似击蛇尾

图2 我忘掉右肘上的接触点,想我右手为蛇头,向对手身后伸展,形成黏走相应之势

在向对手身后伸展手指时,我右小臂会随着手指的伸展略有来回旋转、下沉之感,形成阳中有一点阴之势;同时特别要注意接触点不能回动,我右肘尖应该顺势略向前指一指,形成阴中有一点阳之势。因此这个击尾头应的动作,就是完全符合太极阴阳之理的黏走相应技术。

练习二:击其头则尾应

两人对立而站,我起右臂在胸前成平圆,如蛇盘踞;对手右手推在我右小臂靠近手腕处,以直力向前推我,如击蛇头,对手可猛然加力以便将我推动(图3)。

我需忘掉右小臂上与对手右手之接触点,先想我自己右肘向我右侧指,然后想以我右肘尖推向对手胸部左侧,并有穿过其身体之势,如以蛇尾相应。这时对手的前推之力有落空之感,同时会感到有个从其胸前左侧插入并绕到其身后的力向其右后侧推,事实上对手是被他推我的反作用力推动、后退(图4)。

图3 我以右臂为蛇,对手直推我右腕处,似击蛇头

图4 我忘掉右腕上的接触点,想我右肘为蛇尾,推向对手之胸,形成黏走相应之势

在向对手身后进肘时,我右小臂会随着肘的前进而略有旋转、下沉之感,形成阳中有一点阴之势;同时特别要注意接触点不能弱,我右手指尖应该顺势略向我左侧指一指,形成阴中有一点阳之势。因此这个击头尾应的动作,就是完全符合太极阴阳之理的黏走相应技术。

以上两个练习中的要点:我必须全身放松,特别注意提顶、涵胸、沉肩、坠肘。与对手右手的接触点上要稳定,不要晃悠或滑动。切记不可以去想如何在接触点上放松,想松必然成为弱。接触点上要保持舍己从人,顺其自然。

作者拳照(左为赵泽仁,右为张云)

赵泽仁,自幼习武,技艺出众。1967年起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的原则,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和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少时习少林拳,后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