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副教授刘瑜: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孩子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

 联合参谋学院 2021-01-27

前不久,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做了一场关于教育的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她以一名家长的视角,谈论了今天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

很多人因为恐惧失败,便随波逐流地扎入“踩踏式的竞争”之中,只因大家都这么做。殊不知,在恶性竞争下成长的孩子,极易逃避自我成为一个“空心人”:自我愈被压抑,就愈发平庸无趣。

摆脱迷茫和焦虑,不妨先从“奋力成为普通人”开始。以此为起点,去看看自己喜欢什么,去试错,去重来。

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竞赛执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便是自由。

今天,童博士就从刘瑜教授的演讲观点入手,和家长们聊一聊,我们当下面临的教育困境,以及未来教育会有怎样的变化。

1

当前教育困局:“军备竞赛”的教育模式让家长和孩子苦不堪言

刘瑜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人们通过大众教育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用以应对各种人生中的潜在风险。

但是问题来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这也是当下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即“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这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

家长也要求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小就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等。

于是,“军备竞赛”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这场教育内卷,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这让童博士想起今年10月,北京中产妈妈安柏的《上岸:一个海淀妈妈的重点学校闯关记》一书出版,书中记录了她育儿的心路历程:

以北京为例,每年海淀区小升初的学生大约2万人,能进“六小强”(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十一学校、101中学)的概率比中500万彩票的概率稍微高一点。

2020年中考,北京市的满分是580分,“六小强”的录取分数线为560分,相当于七门课一共只能丢20分,因为作为基本拿不到满分,其他学科撑死了就只能扣1-2分。

而经过安柏的研究,能进“六小强”的孩子,典型的培养路径是这样的:

1岁:一开口说话,就开始中英双语教学;

3岁:能自己看英文绘本,背100首古诗;

4岁:开始学乐理、钢琴、绘画;

5岁:奥数学习、思维训练,能做两位数加减法;

6岁:上区里最好的小学,奥数进入创新班,女孩学第二乐器,男孩练一项球类运动;

7岁:钢琴过8级,英语过KET;

8岁:看完《西游记》和《论语》原著,绘画拿全国奖;

9岁:钢琴过10级,第二乐器过7级,古诗词和古文背诵达到初三水平,球类运动进入区队或拿到市级比赛名次;

10岁:奥数比赛一等奖,英语拿到PET证书。

为了冲刺海淀“六小强”,安柏的儿子花了两年时间上了3种奥数班,拿了一个奥数二等奖。辅导老师却善意地提醒她:二等奖等于没有奖。

……

当看到这里,想必家长们已经跟童博士一样目瞪口呆,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军备竞赛”教育模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如刘瑜教授所说,“到最后你会发现,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如果你能上得起最好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前途。但是,这一切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

一个孩子,怀着对世界的无限憧憬长大,结果,我们所有的大人合谋起来告诉他:你的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试。在这样的恶性竞争里成长,孩子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

这样的教育,不是鼓励孩子们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

孩子的天性和自我被极度压抑,他们感受不到鼓舞,反而极度想要去逃避。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但是,这种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感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因为往人最多的地方扎,在那里等待着孩子的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

2

未来教育需根据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为其铺设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遗憾的是,面对这样的踩踏式竞争,我们无法不被卷入其中;但好消息是,我们可以为孩子“减速”。

硅谷的投资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书叫《从0到1》,说的是投资原理。

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从竞争中胜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

你去做10001,肯定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有10000人了。

当别人问“为什么要给孩子报兴趣班”时,如果你的回答是“因为大家都报了”,那你就需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

正如上文提到的北京妈妈安柏,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比如你的邻居就有四五家孩子正在练琴,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出类拔萃,成为那个“1”,这个概率有多小?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话大家肯定耳熟能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是事实恰好相反。

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

为什么?因为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教育也是一样,只有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每个孩子都有一套由自己的知识、能力、人生经历和情感构成的独特结构引领他走向成功,每个人的成功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乔布斯,同理,没有哪个孩子的未来可以复制。

传统的教育是设计好一套既定的标准让每个孩子学,而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要帮助每个孩子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现在,很多学校在倡导“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ed Learning), 实际上这是个过时的概念,个性化学习关系是“谁在个性化”的问题,如果我已经在帮助你个性化了,那就不叫真正的个性化学习。对此,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可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ableEducation),就是我可以为你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在未来教育中,我们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到底有多大的控制权。

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一所公立学校,在“可个性化学习”这个指标上走得很远。它完全打乱了年级的概念,所有的课程都是跨年级的,不受年龄的限制,七年级的孩子可以选修八年级的课,八年级的孩子可以修十二年级的课。

另外,学校里开设了几百门的选修课,而在选修课当中还能继续选。比如,学校的艺术课分为两类:想成为艺术家的艺术课与欣赏式的艺术课。学生可以自己提出开设喜欢的课程,如果学校无法满足,学生也可以找到另一门课来替换。比如学校只有篮球和足球两门体育课,有学生提出想骑马,自己家里有马,学校会同意他用骑马课来代替学校的体育课。

这所学校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选修课,是因为很多课是学生自己开的,只要学生愿意教课,学校就会给他提供相应的报酬。

在学校的课堂上,学生同样是可以选择的,他可以选择听或者不听,但要遵循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选择与责任是对等的。学生做了怎样的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在如此高的自由度下,这所学校也基本不会出现纪律问题。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给孩子哪个层次的选择,比如选择今天交作业还是明天交作业,或者先学这个单元还是后学这个单元,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差别。如果让孩子选择学什么或者不学什么,意义就不一样了。

传统教育认为,孩子不可能会自己学习。其实不然,孩子天生就会学习。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学习,不学习就无法生存。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其实不必担心孩子不会学习,在未来教育中,势必会构造出一个私人订制的、全球性的、自我的学习环境。

未来教育必须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性为他铺设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3

数字时代应顺延孩子的独特性发掘内驱力,帮其捕捉核心素质

我们已经了解到,未来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特性,此外,这一过程还基于数字时代背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分析显示,今后10年,机器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取代数以百万的工作岗位,仅英美两国就有接近1亿人将面临失业。

种种数据都表明,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标志物是“能思考会干活,能感知会筛选,能适应会实践的新时代机器”。不可避免的是,这样的机器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取代数以百万的工作岗位。

随着科技正在协助不同行业的发展,数字时代充斥着不确定性,也为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第一,未来教育更看重孩子的沟通能力。

今年8月,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发表论文指出,随着产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那些注重培养认知能力以应付考试的职业,如数据分析师、精算师、化学分析员等,都出现了就业率下降的情况。

同时,研究还发现,那些前景和“钱景”都看好的工作,要求从业者拥有高超的沟通能力。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在数字时代,沟通能力将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人机之间的沟通也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面向未来领先一步,人机交互语言与计算机运行逻辑的学习是解码数字时代,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

如果说今天的孩子广泛学习英语,是为了推开世界的大门,那么,学习计算机语言则是为了推开未来的大门。

第二,个性化的、多元化的“1+X素质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力的新方向。

数字时代要求孩子去适应科技和智能技术的飞速迭代,这一点并非体现在孩子在校内的成绩上,而是强调从“数字思维”和“科技素养”入手,让孩子获得该时代下必备的四大数字核心能力:

数字信息的辨识与分析数字信息的调用与编辑数字信息的应用与协同数字信息的反馈与创新,这是未来教育发力的新方向。

上文提到的随波逐流的踩踏式竞争并不能使孩子习得这样的核心能力,因为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赛道,它要求我们的教育模式必须拥有更复合多元的内容构成——正如“1+X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概念。

“1” 代表数字思维、编程思维、科技素质教育,这是数字时代需要人人具备的思维和素养,是孩子面向未来的刚需教育。直接参与人机对话、参与数字信息处理的编程,都是锻炼这个“1”的主要抓手。

在“1”的基础之上,素质教育应与不同的“X”实现优化组合。这个“X”可以是艺术、音乐、体育在内的任何一项孩子热爱的兴趣,它将与数字思维和科技素养一道,驱动学科学习和底层能力成长,掌握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高阶能力。

综上,作为一个家长的使命就是:顺应时代潮流,并沿着孩子的独特性,帮其找到自己的亮点,发掘孩子的比较优势,形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在不确定的未来, 帮助孩子捕捉确定性的核心素质。END

▲本文部分观点来源于刘瑜教授及印象笔记公众号

//童博士观点

///

VIEWPOINT

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但如何才能幸福?如何才能一生幸福?这是一门很深的功课,显然不是少给孩子报几门课外班,少给孩子压力这么简单。

我们应该感谢孩子,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去思考有关生命、幸福和教育这些历代智者都在思考的、并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这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

作为家长,就让我们牵着孩子的手,一起成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