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为而无不为:小聂教练对跑步技术理解大分享

 跑你 2021-01-27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小聂

最近老Q有个国外某跑步领域极知名人物的著作翻译工作,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本公众号没有太多时间写文章,不过一周发一篇新东东大抵上是可以保证的。应该会持续两个多月时间,大家见谅哈。

咱师兄老Q昨天在平台发布的一个关于讨论跑姿的文章,我只是调皮的回复了无为的理解。就让他硬性的让我写一篇文章解释解释无为而跑的理解,真过分。。。(注:说的是这篇文章:请珍惜身边谈论正确跑步技术的人,附聊天实录

我仔细又看了一遍文章贴出来的讨论内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本来有些同学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应该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出现了所谓的大神,基于对大神的仰视,进而对大神提出观点深信不疑。这就是我们在理解无为而跑的过程中最大的误区体现。(事实上,那位同学对跑姿的理解已经达到高中的水平,而那位大神仅仅才上初一)。

“无为”而无不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主张的思想体系核心内容之一,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奋斗过程中,这样的思想体现无处不在。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的实现目的。

马拉松历史上最伟大的顶级跑者之一。。。基普乔格在一个演讲中说了一句话:如果不能统治自己的思想,那你的思想会统治你。恕我孤陋寡闻,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代表西方思想。在我的理解当中,这句话和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结论就是我们要放开主观目的欲望,用心和思想去跑步。

▲中间红衣男就是基普乔格,肯尼亚名将,当前全马破2最热门人选

无为而跑和用心来跑,是跑步的最高境界!而我们知道,衡量一个跑者的综合素质是体能,力量,技术,营养和心理素质。这五个核心内容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如果让我把不同环节的无为体现之处都一一说明,那么我这一周就啥都不用干了,因此,今天,我就应老Q师兄之约,单独从技术中说说无为的概念。

跑步技术在大众跑者里面目前重视的人不多,而在专业领域却是一个恒久不变的研究课题。世界上所有的顶级高手在多年的训练中,体能的极限几乎不可突破,唯一可以改变的就只有技术。最新的例子就是前两天又一次打破60米室内赛亚洲记录的苏炳添在跑进10秒大关以后多次表示他的突破源于技术的改变。如果没有对技术调整的决心,他永远也不会跑到9.99秒的好成绩。那么,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呢?改善技术动作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那就是极大限度的减少受伤风险,只有合理自然的技术动作才是降低受伤风险的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举一个不恰当而又很实在的例子:两个人同样超负荷的进行体能训练,技术动作不合理的跑者跑300公里就可能引起伤病,而技术合理的跑者绝对能跑到500公里甚至以上的量才会引起伤病。

通过研究大量的国内外文章论点和大量的跑者动作视频分析,无论处于何种跑法所坚持的技术论点和练习技巧,核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跑动中每一步的落地点处于臀部也就是人体的重心正下方这个动作是跑步技术唯一的正确落地点动作。不同跑法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不去纠结,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练习跑步技术过程中永远要记住的是如何让自己每一步落在臀部的正下方就足够了。

那么,我们前面所说的“无为”在技术中体现在哪里呢?其实这是一个很悲催的话题,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损害,或是说我们人类思维的一种后退。大家可以观看一下6岁以前的小孩子的跑步动作,很轻巧,很灵敏的感觉,通过慢镜头细看,孩子的每一步都基本落在刚才所说的臀部的正下方,而且,小腿拉起非常自然,毫不费力。而我们呢?其实也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因思维方式的变化和对现实欲望的增多反而导致了我们忘记了原始的基本动作。而造成这一点,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为”这样的思维主导,想跑快,想往前移动,然后主动的伸出大腿,也就是主动跨步。这里可以肯定的一个论点就是:如果你是主动跨步的话,你是不可能在跑动中让你每一步落在臀部的正下方的,而落地点在重心的前面,绝对会导致后脚跟着地,无论距离重心远近导致的伤病隐患大小,这都是不应该存在的。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还要从思维方式中感受“无为”意识。无为而无不为,你不去想反而会收获更多。

▲老Q家小女神3岁跑姿

在我们开始跑步,学习正确的跑步技术的过程中,“无为”和“有为”是经过无数个转换的过程才能最终定格在你学会了用思想去跑步这个核心归宿。这个转换过程是我们每个人在跑步技术进阶中能力提升的体现。因此,“无为”很多时候是相对存在的,而“有为”也未尝不对,只不过我们需要灵活处理不同的时机。

下面,我以小腿提拉折叠这个技术做具体的例子。前文所言,跑步技术的核心就是让我们落地点要处于重心的正下方。那么小腿提拉折叠技术是达成这个目的最完美的技术,没有之一。在不同的跑法论述里面,技术动作的不同定义虽然存在分歧,但中心思想一致就可以了。好比姿势跑法里面的前倾落下和传统教学里面的送髋技术以及太极跑里面以丹田位置转动带动身体跑其实是一个意思,没必要纠结。

▲小聂教练的跑姿,最新出炉

前文也说了,我们成年以后,会很自觉的主动跨步跑,然后会丧失了很多人类本来与生俱来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的脚弓和肌腱的能力,那么,当我们回归自然来寻回原始动作,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提高相关部位的能力。。。这点很重要!没有结合你的个人条件而去讨论跑步技术,其实是在耍流氓。因此,在跑步初期,我们绝对应该远离跑道一段时间,把主要的时间放在提高相关肌体力量的环节上,例如刚才所说的花时间恢复和提高脚弓的知觉能力和肌腱的弹力。在这里“无为”的体现在于我们表面上是远离跑道,并没有在跑步,然后做大量的力量训练。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当你相关部位的力量达到跑步的需求回归跑道的时候,你的跑力会比没有经过这些力量训练直接跑步的时候表现更好,而且受伤风险更低。“无为”让我们远离跑道,“不为”其实是让我们跑得更好。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

▲ 只要跨步就不对,甭管是前脚着地还是后跟着地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每接收一名学员,我都会用同样的方式发送一些必须的练习视频让学员自己体会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他自己体会的过程中,把他的亲身感觉告诉我,然后根据他的感觉制定适合他特定的个人能力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动作。这样比直接的给学员灌输一大堆科学理论和动作示范合理的多。在学员体会的一周或更长的时间里,从学员对初始动作的理解和身体灵活度,适应性以及体能,力量和营养习惯,包括他的个人性格,对后面展开相应的训练计划,会有更科学的意义。表面上,我开始一周让学员啥都不做,在偷懒。其实是在偷懒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对学员掌握更深的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和习惯。因此,我的学员通常会在他学习后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会猛然醒悟他突变的感觉。

回到技术练习的话题上,练习小腿提拉折叠技术,我们通常会很在意提拉这个环节,甚至于在姿势跑法里面对提拉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其定义提拉这个动作环节是人体最需要主动发力的动作,所以会建议练习姿势跑法的所有人,在每次跑动中,所有注意力都应该关注提拉。事实上,在实际掌握小腿提拉折叠这个技术过程中,提拉也只是一个动作,从前倾送髋开始,身体重心往前带动下肢做功引起小腿的适时拉起,再到摆动腿的自然落在臀部的正下方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跑步动作,从而大量的转换支撑形成了我们不断的跑动。提拉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动作而已,身份地位貌似没那么高。

很多人很喜欢表达小腿提拉折叠这个动作在力学上的意义,这点在专业角度来说并没有错。但实际对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以力学的角度来讨论跑步是一件非常无趣的事情,会忘记了提拉这个动作的真正意义!我想说的是小腿提拉这个动作真正的意义其实在前面就说了,就是为了克服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伤害。。。拒绝主动跨步!(主动跨步跑引起的伤病我就不细说了,如果把视频分析放出来,估计一个月都排不完。)。主动跨步跑是我们的习惯陋习,是从成年以后形成的意识形态,是我们人类对欲望追求的一个缩影。主动跨步是有为的充分体现,现代人太刻意想往前跑动,太刻意的想跑快一点,然后会在意识中主动伸出大腿形成跑步动作。会忘记了这个主动的跑步动作之后,我们的腿伸展在前面,落地点在身体重心前面所引起的一系列于地球重力做对抗带来的后果。会有人喜欢做一些无谓的辩白,是虽然我主动跨步跑,但我步幅小,伤害也不大,不需要改正。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说法有可取之处,但如果你真正的喜欢跑步,会长年累月的坚持跑步,哪怕是一点点的伤害隐患,会在这个长期坚持当中积少成多,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如果你真正想健康跑步的话,克服和改善主动跨步是最正确的方式

▲比较典型的跨步错误范例

在这个环节中,无为的意义体现在你努力忘记你的欲望,克服主动跨步的意识,把重点放在提拉上面,放弃你欲望中认为主动跨步可能会让你跑得更快的感觉,这是无为,然而结果是当你注意力在提拉小腿这个动作上的时候,你的身体形态才回归自然,顺应重力的方向,从而让你跑得更快,更省力。(当然,整个技术环节需要多方面协调完成,这里只说提拉)。无为而无不为,明白吗?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关注提拉,其实是人类的悲哀,因为提拉本来就是人类的本能,你看看刚才说的六岁前的孩子的跑动和参考一下现代文明相对落后的非洲兄弟的跑动就明白了。

关注提拉是我们克服主动跨步的一个环节,然而,真正让我们跑动前行的并不是提拉这个动作,而是我们的前倾送髋技术。对顺应重力来说,前倾送髋技术是跑步中的最关键技术动作,没有之一。在我们现代成年人学习跑步技术的过程中,为了让大众更快的克服主动跨步这个意识,会把提拉放在首位来练习。然而,当你提拉技术和相关肌群力量满足了技术的发挥以后,我们在跑动中的重点其实应该是在前倾送髋这个环节当中。只有合理的前倾送髋动作,才能更合理的带动下肢正确做功,适时提拉。你的能力到了这份上,提拉自然就是无为的动作了。从我去年的一次百公里越野的经历中深刻体会到,当你的提拉已经让你的肌肉形成习惯和记忆以后,你反而不会主动跨步去跑。

▲落地及前倾

如果以学历划分,在学习跑步技术的过程中,初跑者在开始练习力量尝试跑步的时候,我定义为小学阶段,如果重点在提拉意识,那么你已经读到初中了,发展下去,你体会到跑动中前倾送髋的意识的重要性的时候,你已经升上高中了。只不过在初中升高中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自然落地的技术动作,而这个动作是无为思想体现最明显的动作。通过大量的动作视频分析,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小腿提拉前倾送髋来跑步,但往往克服不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落地前的小腿前摆动作。这个动作很容易让你在落地瞬间膝盖的弯曲度加大到几乎成为一条直线,从而导致落地点还是处于重心的前方,而膝盖落地过直的危害不说大家也知道了。而造成这个动作的意识和主动跨步是一样的,都是在内心潜意识当中想加大步幅,从而让自己跑得更快。如果说有意识的做提拉动作可以克服主动跨步这个思维的话,那小腿前摆这个类似于主动跨步的动作则完全需要“无为”意识才能达到。因此,我们强调在落地阶段,身体以前的所有动作不能有任何想法。当然,这个解决方法很难做到。我之前也有这样的问题存在,苦思冥想半年后才想出一个独门秘方来彻底解决了。结论就是“无为”落地会让你落地得很轻盈,提拉更迅速。(需要说明的是,我看过国外的一篇分析文章,在短跑中,落地前的小腿前摆动作是允许存在的,和长跑需求不同,这点我没有深究,仅供参考。)

我曾经在之前的文章说过一句话:永远让你的双腿的转换支撑动作处于被动的状态中体会前倾送髋的技术带给你的跑动快感,那么你才真正的体会到跑步的乐趣。而当你的个人能力到达能忘记前倾送髋这个阶段的时候,所有的技术因素对你来说已经成为你内心深处的秘密,不需要向任何人表达,你只需要在跑动中享受酣畅淋漓的感觉,自信,坚毅的去达成你的目标。当然,需要结合前面所说的跑步的五大因素,起码你要保证身心健康撒。今天仅仅是在讨论技术的无为概念。

▲小聂教练的连续跑姿视频

好了,重点表达就到这里,细节落实的话题,容我另文介绍。让我们一起顺应自然,无为而跑吧。。。谢谢。

--本文完---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