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全部下架,三大疑难待解关系到所有存款人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1-01-28

互联网平台下架银行存款产品,无论是对互联网平台、小银行还是存款人都并不是一件好事,其形成的冲击将对未来的存款方式和存款管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2021年1月15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央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主要是涉嫌违反相关监管规定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区域限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带来挑战,依法对上述定期存款以及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予以叫停。

但通知以后,一些互联网平台虽然表面上下架了银行存款产品,但对于存量客户仍然有一些银行存款在销售,经过监管新的窗口指导,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平台银行存款“存量到期自然结清。不可发生增量。”如今所有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全部下架了银行存款产品。

互联网平台下架银行存款产品在现在和未来将引发三大疑难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会涉及到所有的银行和存款人。

第一大问题是,已经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了银行存款的存款人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存款如何兑付?

互联网平台银行存款产品下架以后,最担心的不是那些还没有在互联网平台购买银行存款的人,而是那些已经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购买了银行存款产品的人,他们担心自己的银行存款怎么办?是否安全?到找谁兑付?

这样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的存款人在银行存款时发现自己购买以后的存款产品没有了,都担心自己的存款是不是有问题。但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已经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购买了银行存款产品的存款人完全不用担心,其已经购买的银行存款产品的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在2021年1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已经对已经发行的银行存款产品的权益进行了明确,即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已经办理的存款业务,到期后自然结清。也就是说,存款人已经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银行存款,仍然依法受到严格的保护,像在银行机构网点办理的存款一样,不会因为互联网平台下架了银行存款产品,就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和存款协议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到期取款和提前取款的权益不受到任何影响。

如何提取和到期兑付呢?发行存款产品的商业银行还会继续提供查询、资金划转等相关服务,存款人仍然可以通过银行自有平台进行查询或通过原第三方平台进行查询和取现操作,也可以在存款到期后通过原来的合作平台入口对到期存款进行支取,进行自然结清。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平台发行的银行存款产品的存款人单户存款金额大都在50万元(含)以下,而发行的银行基本上都是存款保险银行。因此,出现任何风险都会得到存款保险的赔偿,不会发生任何的风险。

第二大问题是,那些以在互联网平台发行银行存款产品的中小银行如何面对互联网平台下架银行存款产品后的流动性风险?更准确地说,中小银行通过什么方式吸收存款?

与互联网平台合作销售个人存款产品的银行虽然也有大银行,但更多的是地方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主要是打破地域和网点限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跨区域经营,并给出明显高于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有的银行平台存款规模占其各项存款比重达83%,其中异地存款占绝大部分。

互联网平台下架银行存款产品以后,这些产品面临着三大难题:

一是未来的银行存款产品的销售渠道受阻,特别是那些过度依靠互联网平台的银行,未来的银行存款增长点和来源在哪里?

二是已经销售的银行存款产品在到期兑付后会形成较大的流动性缺口和存款缺口,如何对冲这个存款风险敞口?

三是新的互联网平台存款管理规定,不仅意味着非自营互联网渠道受限,即使产品展示、营销宣传也被禁止,这对品牌知名度低、大众认可程度低的中小银行也是一个挑战。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部分地方小银行在面对互联网平台销售银行产品受限以后,根据监管部门不论是线下存款,还是线上存款,商业银行都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储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规定,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要求,提升商业银行自身的独立性。银行核心的措施有两点:

一是银行自身的网络销售平台的打造和建设,通过发力自营网络平台包括自己的网络平台和自营APP部分替代第三方网络平台,以往热衷互联网平台存款业务的银行现在都开始发力自营渠道,纷纷通过微信、App等多个自营渠道推出营销活动促活客户。有的银行告知用户在第三方平台业务已平移到我行自营App查询和办理,快速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银行存款存量客户变成自己的客户,同时吸引更多的客户成为自己的客户。但是存量客户虽然可以平移银行自己的网络渠道,但如何留住这些客户成为将来的难题和考验。

二是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各种朋友圈进行银行存款的营销,很多朋友反映,现在不少民营银行的各级行长和员工的朋友圈里都是银行存款营销广告。伴随着“有闲钱、买存款,买到就是赚到”以及 “2021年你最不能错过的存款产品”这种煽情的存款宣传,向大家推销自己银行的存款产品。但这里有两大制约因素:一是银行人员的朋友圈影响力仍然是有限的;二是这些人的朋友圈仍然以亲戚朋友和当地人为主,对外的影响力有限。

第三大问题是,地方中小银行未来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出路在哪里?如何调整自身的战略格局?

一些中小银行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存款产品,完全是依靠互联网平台和高利率吸引存款,但并不形成自己的客户群体,地方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利率、存款期限、起存金额等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如今监管明确下架互联网平台销售银行存款产品,事实上切断了地方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吸引存款和客户开发的捷径,让这些银行真正沉下心来,调整发展战略和深耕地方金融服务。

从2019年监管就特别强调要“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引导中小银行回归本源,促进其更好地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地方银行应该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把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业务本地化,下沉服务重心,推进普惠金融,全力以赴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因此,地方银行应该以这次的互联网平台下架存款产品为契机,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业务结构,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自身的金融服务积极地对接和服务地方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各项发展战略的同时,应深耕地方、眼睛向内,强化服务地方、支小助微的服务理念,争取把“小客户”做成“大市场”,并将自己发展壮大。

互联网平台下架银行存款,虽然说对地方银行和民营银行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种转变发展方式和业务战略转型的机遇,只是如何做都是一种挑战。(麒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