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生作:作文种子在发芽,以词语“拖鞋”为种子

 左手作文法 2021-01-28

作文种子在发芽 

文◎陆生作

我们做写作训练,有一个目标:不论看到什么东西,都能够写出一篇作文来,如果有需要的话。有句话怎么讲来着:说是能力,不说是智慧。写也是一种说,我们要去获得这样的能力、本事。

今天,给大家的词语就是这一个:拖鞋

我们要从“拖鞋”这个词语发散开去,写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作文来。每个人写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作文,不要看旁边同学的。

◆◆当我看到“拖鞋”这个词语的时候,为了写出一篇作文,会思考几个问题:

拖鞋长什么样?

拖鞋能干什么?

拖鞋是谁的?

是不是还是六要素的内容啊?再加上时间、地点,那么,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用拖鞋在干什么。——故事就出来了。在这里,拖鞋可以是个道具,也可以是个人物。当然,这是写故事,只是一种写法,我们称它为记叙文。

◆◆我们能不能写一篇说明文呢?能。

介绍一下拖鞋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介绍一下100年来拖鞋是怎么发展变化的。100年前的拖鞋跟今天的拖鞋总有不一样的地方吧。比如,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讲:开头,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拖鞋的演变历史;接着,100年前的拖鞋怎么样;50年前的拖鞋怎么样;现在的拖鞋怎么样;最后结尾,随着时间的发展,拖鞋一直在变化,我们从拖鞋身上就可以看到社会发展的影子,看到人们的审美在发生变化,等等。——这样是不是一篇作文?

要知道任何一个东西,它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佛教里讲“成住坏空”。后补。)

学作文也是这样的。刚上学的时候,我们连字都不认识。现在,至少认识了很多字,把字组织组织就有作文。你若不去努力,就什么都没有。

◆◆那能不能写一篇议论文啊?也是可以的。

开车的时候,能不能穿拖鞋?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去学校上学,能不能穿拖鞋?也可以讨论。绝对不能穿吗?难道那天腿脚摔了,肿得跟馒头一样大,运动鞋穿不进了,可不可以穿个拖鞋?难道也不行?——讨论一个问题,要分析不同情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个道理明白吗?

一会儿写作文,请你们想一想:你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文体由你们挑,随便选哪一种。

如果你写记叙文或说明文,我希望能够看到拖鞋的样子。如果把拖鞋当作一个人的话,这样子就是外貌描写。

如果你写一个童话故事,希望你能用上拖鞋的特点。就像材料中的这个例子,把拖鞋当成一个摇篮,就是用到了拖鞋的特点。

刚才那个同学说,它是把两个故事结合起来了。这是对的。因为“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这句话就摘自《卖火柴的小女孩》。

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它给了我写作的灵感,我感觉可以写出一篇故事来。下面就是因这句话而写的一个故事,把拖鞋当成摇篮,又把卖火柴的小女孩巧妙地安排在故事当中。

曹文轩有一本书叫《火印》,看过吗?一部长篇小说,他写它的灵感,就来自于萧红短篇小说里的一句话,讲到了一匹战马,马身上有个烙印。然后曹文轩就写了一本小说。

灵感这回事,似乎很玄,其实也实实在在。我们不断地去训练,有生活,有观察,有感觉,有积累,有记忆,有情绪,有态度……它们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在生活当中碰到的任何一个点,我们都可以拿来写作文。训练的作文素材无处不在。不是特别才去写,而是写了才特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

有了“拖鞋”这样一个词语之后,它相当于一颗作文的种子。你给它土壤,给它水分,给它阳光,不要让小鸡去啄它,它就会发芽、长大。

讲故事就是这样的。当我看到“拖鞋”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会想到很多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作文不是“乱七八糟”啊,作文要有条理、有内容。我们经常讲:作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所以,从这样一个词语出发,你来写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就叫《拖鞋》也可以,或者你围绕“拖鞋”加一些成分上去,如:拖鞋的故事,流浪的拖鞋,拖鞋的发展史,拖鞋的用途,论能不能穿着拖鞋去上学,能不能穿着拖鞋去做客,拖鞋与礼貌,拖鞋与安全,讲讲拖鞋的好处与坏处……这么多的内容,随便你们自己选,写你自己最有把握的。

还要特别强调两点:

一、给自己一个角色。

二、介绍拖鞋特点时,用具体例子来说明。(这两点见下文。


以上4年级,以下3年级


以后这样的写作训练我们还会有。给你一个词语,借助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东西,把你想到的东西写成一篇作文,可能是一个故事,也可能是一篇说明文。

故事要怎么写呢?或者说,记叙文怎么写呢?我们一定要找到六要素。

拖鞋,肯定要出现在这个故事当中。它可能是一个道具,比如说:家里出现了蟑螂,拿起拖鞋,啪,打死了。这拖鞋是一个道具。

可是,万一打下去的时候,拖鞋说:“哎呀,疼死我了。”——拖鞋会说话了,它就变成了童话里的一个人物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了,它拥有了两种身份,既是道具又是人物。这个能明白吗?

所以,你先看“拖鞋”这个词语,然后去想拖鞋长什么样,拖鞋有什么用,拖鞋在哪里,拖鞋是谁的,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故事就出来了?

你要写的这个故事,你先想好情节,再把这些情节稍微具体一点点,能明白吗?

第二种,你可以写一篇说明文。什么是说明,就是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双拖鞋。你可以介绍现在的拖鞋,也可以介绍未来的拖鞋。你们更喜欢介绍未来的拖鞋,对吗?因为未来的拖鞋有很多的功能啊,可以自由想象开去。

当你去介绍拖鞋那些功能的时候,请你注意两点,特别注意这两点:

第一点:给自己一个角色。

比如说,我来介绍这个拖鞋,我是以什么身份来介绍这个拖鞋呢?我是一个卖拖鞋的人,向顾客介绍一下;我是一个穿拖鞋的人,跟我的朋友介绍一下,这拖鞋很好很好的,我建议你也买一双;我是拖鞋生产厂家的一个产品的研发人员,产品推广会上,我要向大家介绍拖鞋……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介绍就不一样。

第二点:用事例讲特点

刚才同学讲的“我就是拖鞋”,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来介绍拖鞋,既是一个童话,也是一篇说明文。但是千万要记住,介绍拖鞋特点的时候,一定要用上具体的事例,需要一个情景,让特点在一个具体的情况下发挥作用。这就是要讲的第二点。比如说,这双拖鞋是会按摩的。——这样其实已经把特点讲完了,但是,别人了解这个特点了吗?能不能举个例子啊?比如说,你走在路上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按这黄色按钮,它就把你的脚按摩按摩。——这么介绍,别人是不是能够更好地理解了解这双拖鞋?

你们今天只要掌握这几点就可以了。

第一、你是写一篇故事性的记叙文,还是写一篇介绍性的说明文,你自己选。

第二、你写的时候,要有一个角色。你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还是一个研究拖鞋的人,还是一个卖拖鞋的人,还是一个穿拖鞋的人……

第三、你介绍拖鞋的时候,要介绍拖鞋的特点,你写故事也要用到它的特点。碰到特点的时候,不要光光地去讲它的特点,而是要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讲这个特点,这样别人理解起来就容易明白。不要说这个锤子砸下去力量很大的,到底有多大呢?一砸地板一个脸盆那么大的坑。那我们就明白了,哦,原来这锤子这么厉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