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路漫漫 惟日孜孜

 李忠信htp6t3eq 2021-01-28
王国柱
               WangGuozhu


       我对写字画画既是兴趣使然,同时也受家风熏染。自上小学起,我就对写字画画产生了兴趣。10岁时,被伯父家正堂悬挂的一幅晋南“铁笔”卢道南(翰林学士,与我祖爷爷为结拜兄弟)所书的行楷书对联和题写给我祖爷爷的一块牌匾所吸引,便有了把字写好的念头。此后,除了每天在学校写仿外,回家后又一遍遍临摹墙上的对联和匾上的字。家父文化程度虽然不高,却常能耳熟能详地为我们讲述古代历史及人文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也就是从那时起,我逐渐痴迷上了舞文弄墨,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写字画画中,乐此不疲。

       记得有一年过大年,父亲让我正在上大二的大哥书写春联,结果未获满意,并受到了父亲的严厉责备。跃跃欲试的我,见状后拿起毛笔将内容重写了一遍,被父亲夸赞。由此又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书的信心。

  (32x26cm)

       上世纪1974年还未恢复高考,我便应征入伍。从戎十载,由电影放映员到团政治处书记,一直从事军营文化宣传工作,从未放下手中的画笔,营区大幅宣传油画,部队大礼堂的领袖画像等均为我的杰作。

      部队移师山西后,我先后拜访了省城著名的书画艺术家林鹏、王朝瑞、姚天沐、董其中、田树苌、王治国等前辈,开始接触到当年山西的书风画派。

       自结识林鹏、田树苌等先生后,受其二位影响至深。那时, 手头仅有的两本二王、傅山法帖便成了我工作之余的“伙伴”,时时揣摩临习。每隔段时间,我便拿上临作请教于二位先生。由于诸多原因,一晃十年,虽费纸三千,苦练不辍,但无大成绩。后过十年才略有长进,先后在七届、八届省展,省首届精品展,首届省青年展入展并获奖,基本达到了省级入展获奖水平。曾有朋友对我说,达到如此成绩已经不易,也可以了,没必要再吃苦下功了。不少书友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便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学书就此而停止,过早地划上了“句号”。

  (35x26cm)

       智者寻找机会,愚者等待机会,成功者绝不会放弃机会。于是我决然走出山西,直奔中国书法最前沿窗口阵地——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连续三五年的求学问道,先后聆听过诸多全国名家教授的学术讲座,接受过中心诸多导师的技法培训。短短几年,我先后拿下中书协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三等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四届兰亭奖佳作三等奖、第十届国展优秀奖(最高奖)、第五届永乐宫国际书画百佳奖,近20次入展了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尤其获得第四届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后,成为山西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作者,也为山西争了光。

  (35x46cm)

       获奖尤其是获大奖,对于书法作者来讲,自然是一次次跨越式激励平台,但昨天获奖只能是昨天,代表不了今天,更说明不了明天。因为在全国学习书法热潮空前高涨的今天,大家都在学书路上奋进前行,而且研究的层次更深,领域更宽,范围更广,不要说你不进则退,你若慢进就是退步了,如果停留在过去的功劳薄上吃老本,停止不前,迟早会被历史潮流所淘汰。所以,必须要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扎实稳健前行。如何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找来找去,答案只有一个:即“翰墨惟道”!这个道就是不断向古人问知,更深层次与古帖对话,把临古作为一门终生功课进行到底。作为一个书家,这些年来,我就是坚定这样一个信念,在书学路上,与古为徒,持之以恒,扎实前行,一以贯之。

       关于“为人生而书法”,还是“为书法而人生”的问题,始终是摆在诸多学书者面前的一个现实的也是必须明确的观念问题。“为人生而书法”的功利思想自古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是当下很多初学者,大多学书的目的是为了入展、获奖、入会、就业、名利、生计等,想法并不为怪,也很现实。但是想法过重,势必影响学业有成,甚至事倍功半。只有放下包袱,把书法艺术作为一门基本的国学内容学习,并且把它上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潜心钻研,虚心求知,方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当下社会上不乏很多注重名利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为招牌,替代自身书学之能力,初学者万万不可攀比与效仿。要知道,不是因为你是“学者”,你就有学问,而是因为你有学问才称得上是学者;不是因为你是“书法家”,你就有书学理论,你的字就写得好,而是因为你有学术理论,作品达到一定境界,你才被称为书法家的。

  (35x46cm)

      古人经典作品之所以经典,当代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都是因为作者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而创作出来的品味格调较高的经典作品。品位格调的高低,在于作品是否含有浓郁的古意、雅致的文气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元素的有机融会,都必须通过书家的综合学养和深厚的笔墨功力来表现出来。综合学养是字内字外的功夫积累,而技法则是基本功力之基础。

  (62x142cm)

      历代前贤都一直强调品位格调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法是第二位的。但是技法永远是品位格调的基础。如果不掌握基本技法,品位格调则无从谈起。《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者应忠墨道,厚书德,善墨仁,诚至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缆绳,所谓“书以载文,文以载道”,足见其能量之大、影响之深。因此,不论是初学者也好,还是书家也好,不懂得基本技法,说什么也是纸上谈兵。换句话说,不懂得技法则没有资格谈品位,谈格调,历代书家也无不是从基本技法开始而步入艺术殿堂的。

       对于初学书法的爱好者,首先要调整好书学理念,端正学书心态,功利思想要不得,捷径也是走不通的。其次是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明确“向谁学,学什么,怎么学”的正确路径。学习书法虽无捷径可走,但方法科学可以缩短路径。然后是强化字外功,多读书,读书法史论、技法理论,包括历代名家的书学评论,还有中国汉字解析、文学、诗词、美学、哲学、鉴赏等与书法相关的系列知识,滋养大脑,充实自我。在实践中,内外兼修,用手书写,用心体悟,以理性思维驾驭好感性抒发,不断地锤炼和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一条深刻扎实的学书途径。总之,作为初学者不仅要善学,还要勤学,更要会学。

王国柱                      

二〇一七年五月随记            


  (35x46cm)

由美秀而润到拙朴而文

介子平

“三舍堂”主王国柱先生,两斩“兰亭奖”,世人只知其一。地处太原小店的“三舍书院”,学员出出进进,山西以外,外省人士舍近求远,慕名而来,有人在此一学便是七八年,由师生关系而亦师亦友。

所谓三舍,舍时舍力舍银子。几十年来专注一项,宵衣旰食,笃行不倦。学书如穷经,宜先博涉,然后返约,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勿拘。学书之法,在乎日夕相对,平日取碑帖研读,令入神,乃到妙处。书之为物,超言绝象,古人书虽只字片纸,亦无由得其全解,目可击也,道无不在,则比物取象可也。成就事业者,舍时舍力之外,再无可舍。

其早年习书,从王铎傅山入手,上溯二王,兼及其他。聚古人于一堂,接丰采于几案,其学笃也。二王的娴雅舒缓、用笔遒劲、圆转秀逸、结体妍丽,怀素的使转如环、奔放流畅、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在其笔下自有体现。草书是一种动态的书体,世间无物非草书,草书乃虚淡萧散、连绵宛转的性情之笔。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未尽者,性情也。虽已纵横有象,却不窘于小成,师古而不泥于古。其长在诸体兼擅,而各种书体间有着紧密关联,用笔千古不易,以此融为统一格调。

苏东坡评陶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说的是诗之语言质朴,意蕴绮丽,看似清癯,实则丰腴。此评之于王先生行草,若以“质而实绮,腴且不繁”之稍改,也称恰当。其作秀丽圆润、温文尔雅、光滑精细、绰约多姿大貌之外,尚有颜鲁公宽博厚重的结体、篆籀的笔意,几许盘纡腾荡、起伏流怿、绰约跌宕、夭矫奇肆的挣脱,那一款不逾规矩的放达,那一丝风吹心扉的波动,便是书法的心绪表达、胸臆抒怀了。由美秀而润,到拙朴而文,审美观的变化最为关键。这般潜移默化的蜕变、波谲云诡的事迁,其后又有多少的退笔成冢,废纸三千。

除却书法所要表达的字面意思,书法本身传达给人的似乎比所要表达的字面意思更多,更耐琢磨。展楮临碑,握管挥毫,冥冥间与古人心灵相往还,幽幽中与先贤促膝谈感触,围炉闻读,若有所思。能让人有所微觉,有所洞达,且每每铺读,时有窥察、时有理会的书作,极易产生多元解读,也极易产生多元化的看法与结论。王先生的书作便属此类。

傅山论书,有“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之说,拙而不丑,率而不粗,是恰到好处的分寸。王先生此间的把握,适可其分。

滋兰之九畹,树蕙之百亩,庚子仲夏,王先生携徒生在晋宝斋举办名曰“滋兰树蕙”的交流作品展。与之在展厅谋面,再次领略了名师高徒的意味。一师众生,而无一统一面的窘迫,各有各貌、各有各貌的多彩,在此得以充分呈现,这大概就是名师的高明所在。

《醉翁亭记》四条屏  (30x138cmx4


END

编辑:陈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