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明哥聊事 2021-01-28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汉字是唯一的从古人象形表意造字一路传承下来,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的文字。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标志着那时已经出现成熟的汉字系统。稍后出现了金文,西周时演变成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秦末出现隶书,西汉出现草书,东汉出现楷书和行书。虽经横平竖直的规范,却总是一脉相承,从未间断。


(43)在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字形演变: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本义溯源:

  • 从最早的甲骨文看,“在”与“才”是同一个字,字形为一支根部紧紧扎在土里的“木桩”或“房柱”。为表示稳固,还增加了两条斜短线支撑住木桩: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甲骨文“在(才)”

顺便提一下“才”字,因这根深深扎进土里的木桩很有用,依靠它可以建起房屋,因此,“才”也是“材”的本字,是可供建筑用的良材,之后又引申为有用之人或物,相关词有“人才”、“才能”等。

  • 金文“在(才)”有的将中间部分索性填满,木桩更加稳固了: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金文“在(才)”

但也出现从才从士的金文“在”: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金文“在”

注意,右侧并非“土”,而是“士”,表示坚挺的牡器,古人思无邪,以此表示扎入土地的木桩笔直竖立的状态,就是“存在”。

  • 大篆仍沿用了金文从才从士的字形: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大篆“在”

  • 小篆开始出现将“士”讹写成“土”的情况: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小篆“在”

  • 隶化后,构字元素标准化,写成: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隶书“在”

之后的草、楷、行书,无需赘述了。

由上分析,可见“”字本义:一支深深扎入土里并笔直挺立的木桩的状态,表示“存在”“在场”的含义


衍生含义: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相关了解: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存在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海德格尔,将存在主义发扬光大的是萨特。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其他汉字解释:

......

越原始,越深刻 – 重新理解汉字本义 │ 无所不“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