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二野最大的一次败仗,损失近6万人马一年都没恢复元气

 人众众人 2021-01-30

二野,是解放战争时的主力部队之一,打了不少精彩的战役。上党歼灭国军13个师,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接着又打了五战五捷,打出了刘邓大军的气魄,一直到围歼黄维,获得了中原战争的胜利,二野都打的非常出色,但是二野的战争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1947年,二野曾经因为一战损失六万兵力而一年都没能恢复元气。


1947年下半年,为了经略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牵制胡宗南部对中央的威胁。中野12万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也是我军战略大反攻的开始。可是当半年后,中野大军从大别山撤出的时候,部队只剩下了六万多人,人员和武器都大量的缩水,到一年后的淮海战役时,二野的重武器也没能配上,还是走出大别山时的那几十门山炮,一直都没能恢复元气。

二野为什么会打的这么惨,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第一,他们的对手实力很强,不是桂系精锐就是国军精锐,第二,国军派出的指挥官太狡猾。

桂军本来就擅长山地作战,在抗战时期又一直在大别山和日寇打游击,不但熟悉大别山的地形,还在当地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打游击战非常有优势。


而刘邓大军虽然也有长期在大别山闹革命的战士,可是基本上都是高级指挥员。大部分战士都是在北方人,他们不但不熟悉地形,不擅长丛林战,还因为水土不服、蚊虫叮咬等原因造成了很多非战斗减员,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我军的作战力。

国军的指挥官是有着“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白崇禧的战术和战略眼光都非常厉害。他知道解放军打游击战很厉害,于是想到从根子上来破坏解放军的群众基础。白崇禧设立了非常严酷的“五家连坐”的清洗手段,让不少老百姓都不敢再支持解放军。

另外,白崇禧还提拔了一批当地人组成小保队,在各处通道的关键位置设置关卡,这不但让解放军很难开展群众工作,还让我军很难获得衣、食、药物等物资的及时补充。刘邓大军为了进大别山,已经舍弃了包括重武器在内的不少物资,再对上国军精锐,作战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白崇禧还对部队出兵也进行了安排,他要求每次行动都必须两个师一起行动,这就让我军的游击骚扰战术受到了限制。再加上桂军精锐的追缴,刘邓大军的争斗环境是非常艰苦的。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中野还是在大别山坚持了半年,牵制了几十万的国军精锐,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