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一些词汇疑难解释

 春水逍遥游 2021-01-30

伤寒词义

清:厕所  

清便:排的大便

豚:小猪

矢:大猪

耎 ruan

相搏:搏  有时是搏结之意 有时是相合之意。

寒:痰    汉代没有   痰   这个字

煮:是放水煮药。

煎:是浓缩药物的过程。

蜜煎方:将蜂蜜煎凝如饴状。用筷子一挑,能挑起团,蜂蜜是挑不起来的。  然后再把它搓成细条状,塞入肛门。

      所以叫煎   就是浓缩

胎:原本应该是月字旁的胎,而后世演变为苔。

草字头。

伤寒中有7个方子属于  煮后再煎的,三泻心汤,旋复代赭汤, 和解中焦半上半下枢机。小,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半表半里少阳之枢机。可见伤寒中的和解剂都需要煮后去滓再煎。更好的起到和解的作用。

共有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和枢机,解郁结的功效。

有心下痞症状,而没有归属于心下痞证的有四个方子:五苓散证  桂枝人参汤证  十枣汤证  大柴胡汤证。心下痞不是主证,所以没有归属于…

心下痞证本来有  上热下寒  寒热错杂的临床表现。   所以上热下寒证也属于心下痞证的类似证。

起则头眩:一活动,坐起,都会头晕。

胸下比心下的位置还要高一点。

仲景用药习惯:

胸闷不用芍药,酸敛阴柔,不利于心阳的畅达。

凡是脐上 脐下悸动不用白术,因其有补气的作用,易壅滞气机,引发腹满。另外它还有升提的作用,易引发奔豚的发生。

苓桂枣甘汤  不用白术用大枣  巩固中焦堤坝 中焦为土,防治 下焦水邪上决。

一作甘烂水,也称劳水。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反复多次,直至看到水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可用来煎药,去其阴凝之性,用之煎药则能去除水饮而无助水恋邪之弊。

茯苓甘草汤证 心下有水,四肢厥冷,口不渴,小便利。  与太阳蓄水证相鉴别。

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重用生姜 温胃化饮消水。

五苓散也可看成苓桂剂的方子。

有苓桂术甘 当应该有苓芍术甘(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真武汤可看成苓芍术甘演化而来。

月经期间烦躁如狂  经前先化瘀泻热  经后化痰

桃核承气汤 祛 肠道淤血郁热   晚上骂人

清酒:冬酿夏成  

清醇的陈米酒  

汉代时 祭祀天地和祖先

人可喝可煮药

煮沸的过程中酒精挥发了

酒1养血通脉  南方产后用醪糟酒 通脉祛除淤血

白酒 和现在的酒不一样,都是米酒    

炙甘草汤  大剂量的生地 和麦冬阿胶 等滋腻的药,用清酒煮 可以行药滞,还可治食欲不振

伤寒论中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也用清酒煮药。

养血通脉     只有这两个方

麻子仁  比较大剂量

严重心脏病的人,最怕大便梗塞   减轻心脏的负担和危险性  有确切的意义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可早发现早治疗  但对严重的心率时长 没有好的西药 况且副作用也大

当今炙甘草汤 还有用武之地

阴阳两虚的  滋阴为主兼以通阳

缩阴证  有的书叫  缩阳证(阳具)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为脏结,死。

心下痞 心下胀满阻塞不通

胆热最易犯胃

肝热最易犯脾

半夏泻心汤适应症

中间斡旋无力,上焦为阳,下焦为阴,中焦为半上半下的枢机,枢机不利,郁而为热。上焦之阳不得下腾,下焦之阴不得上济。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胃热上逆,呕吐。脾寒下陷,腹泻。舌苔厚腻。痰气痞。     半夏生姜  辛开散气结,芩连  苦泻除痞满。  参枣草 甘味补中焦 增强斡旋之力

      辛开苦降甘调并用,和解半上半下枢机不利的作用。  芩连可清上热,姜夏可温下寒。

太阳病类似证  十枣汤证  瓜蒂散证

气不利则满,血不利则痛。  涉及痛的一般有血分。

十枣汤如将军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甘缓的十枣驾驭峻猛的三味

调味承气汤 是用甘草驾驭其他二味。

大陷胸丸 病位比大陷胸汤高

阳明的阳气走里,太阳阳气走表。

阳明经脉 受邪后 入里化热,持续时间比较长。

阳明本经感邪为正阳阳明。他经受邪传来为传经。    太阳病误用吐下,伤及阴液,入里化热。

阳明属土   万物所化 土生也  万物所归  归于土

地球上任何一种生命最后还要化为土

口苦分胃热与肝胆热

睡到半夜口干苦 多肝胆热

午休起来苦多  胃热   中午吃的多

苦为火之味  凡脏腑有热,多会有苦

阳明主四肢  脾也主四肢

手足四肢的症候常常归属于 二者

要鉴别   阳明有身热口渴   太阴无身热

胃有热则消谷善饥 

但头汗出  湿热证  大结胸证  火热证   热在上焦热郁胸膈     阳热上蒸

热在上焦  清宣郁热

热在中焦  白虎汤   脉浮滑 热邪弥漫周身  充斥内外  胃热弥漫证   

伤寒中没有说  白虎汤有四大证

辛寒清热的代表方

大米是水里生长的  有利尿作用   热盛津伤的证再用利尿药  理论上是不合理的

粳米是陆地生长的  养胃气

腹满 阳明有热  热雍气机  气不利则满

口不仁  口不知味就像吃木头渣子 

遗尿  热盛神昏

额上生汗叫  托汗 就像有根一样  流不下来

热盛耗气  气不化津  喝水仍然不解渴  白虎加人参汤证   洪大脉来盛去衰 去衰为无根 有气血衰

真正见四大证的是白虎加人参汤证

阳明热证在中焦 给邪出路 就辛寒折热法

阳明病都有汗出的表现 

手脚出汗 阳明脾胃 问题  出的是热汗 胃有热

出的是冷汗  脾阳不足,不能摄阴

阳明经别上通于心 所以心烦

心中懊恼  有四个证    栀子豉汤证  大陷胸汤证  大柴胡汤证   阳明湿热证 

阳明燥热迫肺可出现微喘

芒硝发肠管的汗 

小承气不需要泻热

后世温病学中  三一承气汤  为大承气加甘草

肝癌移植患者   移植效果不错活下来了,从此变得自私暴躁,六亲不认。   之前非常孝顺的。

换的肝是石家庄抢银行杀人犯的肝。

心和肝移植对心理性格影响很大。

大便初头硬 后溏

太阴脾虚  运化失司  寒湿下注 经常有下利

但有时太阴脾虚运化无力,腐浊不化,肠道无力,日久初头从阳明燥化而成硬,毕竟是太阴脾虚,运化差,水湿运不走,后边溏。所以是一个脾虚很典型的症状。 

清酒:冬酿夏成  

清醇的陈米酒  

汉代时 祭祀天地和祖先

人可喝可煮药

煮沸的过程中酒精挥发了

酒1养血通脉  南方产后用醪糟酒 通脉祛除淤血

白酒 和现在的酒不一样,都是米酒    

炙甘草汤  大剂量的生地 和麦冬阿胶 等滋腻的药,用清酒煮 可以行药滞,还可治食欲不振

伤寒论中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也用清酒煮药。

养血通脉     只有这两个方

麻子仁  比较大剂量

严重心脏病的人,最怕大便梗塞   减轻心脏的负担和危险性  有确切的意义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可早发现早治疗  但对严重的心率时长 没有好的西药 况且副作用也大

当今炙甘草汤 还有用武之地

阴阳两虚的  滋阴为主兼以通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