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尽孝不能等

 彭允好 2021-01-30

世界博大深厚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梁武帝萧衍的《孝思赋》云:“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

父母疼爱子女像江河湖海那样的博大宽厚,而子女孝养双亲却像水滴埃尘那样的微小粗浅。

为人子女者,若是不能尽心尽力,孝顺父母,颐养天年,午夜梦醒,又岂能不愧疚于心?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蓼莪》诗:“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以力透时空,千古绕梁的笔调,抒发了为人子女者不能终养父母的痛极之情。

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父母生育我、养育我、抚慰我、疼爱我、扶持我、教导我、照顾我、保护我、出出进进都怀抱着我,父母的恩情像苍天一样无边无垠,我想要报答父母的大恩,然而父母却已经过世了,我连尽孝的机会都没有了。

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诉说了父母抚养子女时的费心劳力、任劳任怨,而为人子女者,在父母尚在时没有尽到孝顺父母的责任,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到为自己没有尽孝而悔恨内疚,但那时已经为时已晚。

《蓼莪》篇语拙情真,言直意切,如泣如诉,可谓声声有泪,字字有血,声促调急,一字一句都戳中着中国人内心深处最脆弱的情愫。

这首诗以充沛的情感,成为开创中国人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最早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大。

《晋书·孝友传》载,王裒因痛父无罪处死,隐居教授,“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齐书·高逸传》载,顾欢在天台山授徒,因“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

父母对子女的爱,无私而纯粹,如太阳般光亮,如明月般皎洁。为人子女者,感恩图报、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根本。

孔子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春秋时,孔子出行,见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哭于道傍﹐孔子问他为何如此悲伤,皋鱼说,“我有三大过失:年少时为了学业有成,周游列国,没有把赡养父母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一;我自认为品德高尚,却为了侍奉君王而放弃了自己应当珍惜的事物,这是过失二;我自认为跟朋友感情深厚,而这些本只是小事,我却因此跟父母没有联系,这是过失三。树木想要安静下来,但是风却在不停地吹;子女想要好好赡养父母,但是父母却等不到了这一天。过去了就再也找不回的,是时间;逝去了就再也见不到的,是双亲。”说完,皋鱼就因悲伤过度,离开了人世。

孔子非常感动,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有十分之三。

这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典故的出处。

行孝要尽早,错过了就会抱愧终生。花有开谢,树有荣枯,人有生老病死。年轻时,为人子女者往往以为时间充裕,有尽孝的条件却不知珍惜,父母生病,不在床边;父母孤寂,不在眼前;父母思念儿女,以泪洗面,儿女却分居独处,不到逢年过节,想要见上一面都难。

然而岁月是把无情刀,刀刀催人老,等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已经垂垂老矣,等子女功成名就,事业有成,父母却很难等到共享喜悦的那一时刻。

人生在世,什么都可以等,唯有尽孝不能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尚在,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帮父母刷刷碗,给父母揉揉肩,陪父母说说话,跟父母聊聊天,也能给父母带来贴心的抚慰和甜蜜的滋润。

行孝最重要的是来自一颗孝心。远处烧香,不如堂前尽孝。父母健康长寿,颐养天年为人子女的最大幸福。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