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已经落幕,诸多观众表示不舍,期待续集。 平凡之处,亦见伟大。 在黑暗里,不必等候炬火。 平凡之人,如萤火一般,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聊过了白校长、马得宝、李大有,今天我们一同探讨有趣的马喊水。 马喊水,是西北父亲的缩影,是底层村官的素描,是乡土人情的写照。 人生如棋局,马喊水,下得一盘好棋。他以无私格局在背后装台,成就孩子和村民的美好未来。 人精出现儿子马得福带着张树成,来到村里动员村民,吊庄搬迁。马喊水声称父亲如鱼得水,有他帮忙,一定能搞得定顽固不化的乡亲父老。 果然,马喊水出现在屏幕中的形象,让观众深感神秘和好奇:仪容不整、作风散漫、又脏又土,歪戴帽子、走路摇晃。结论:不用心、没正形,感觉像在玩一样。 他是代理村长,本不乐意管村里的大事小情,但是,为了帮助儿子,他不得不参加吊庄移民。 自此,他被儿子拉上了扶贫战车。 潇洒,任性,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他的官职不如儿子大,却认为自己再不济也是儿他爸,输了高低,不能输了辈分。 他见到张树成,原本是一脸巴结的笑相;然而,当儿子喊“爸”,他回头就变成被打扰的愤怒。 上一秒:对领导谄媚,点头哈腰。 下一秒:对儿子呵斥,疾言厉色。 第三秒:回到第一秒,继续阿谀逢迎。 孙猴子的脸 牙口好滴很,吃嘛都香! 调查逃跑回来的第一户,瞧他那得瑟的小样儿:嘴里叼着小树枝,表面诠释着毫不在意官职、不屑一顾,可眼角眉梢分明是高高在上、洋洋得意。活脱脱一个“人精”再现江湖。 这树枝,啥味道?咋这么好吃呢?额都馋咧! 人家一句“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 他立刻反讥:“编得好,说得还顺口得很”。 三六九 毒舌——绝不口软: 他可不好糊弄。眼看第二户村民,说得那么严重,他问:你这吃了屎了,咋吐成这样? 让人无言以对。 毒舌 马喊水对村民的疾苦,了如指掌。他为张树成解释第三位村民,没裤子穿的原因。 但是该村民,“人穷,志也穷”。他宁愿穷得“兄弟三人穿一条裤子”,也不参加吊庄移民。 人穷,志也穷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人精对人精,爱拼才会赢。 他来到李大有的家,李大有媳妇告知“莫人儿”,他全然不信,直捣黄龙。“你那烂房子,来过这么尊贵的客人么”。一句话如细针,直扎对手的心窝,刺醒了装睡的李大有。李大有将这笔账,记在心里:“鸡”会来了,看你死不死。 马喊水的“破房子与贵人” 这句话,既贬低了对手,又抬高了贵人。 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烂房子 李大有卖惨,把自己的遭遇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参加吊庄。两个人精,唇枪舌剑,你一言,我一语。看得张书记,眼花缭乱。 “鸡”会终于来了,仅有的一只扶贫珍珠鸡,大摇大摆地尖叫着,夺门而入,前来凑热闹,抢戏。 李大有“告御状”:代理村书记马喊水,带头吃了81只扶贫鸡。 这一招狠,既能转移话题、金蝉脱壳,又能围魏救赵,借刀杀人。 马喊水算是遇上对手了,双方棋逢对手,斗志昂扬,各施奇招。 马喊水做贼心虚,认真地表示“这不能吃”,头摇得像卜楞鼓似的。他紧忙从虎口夺证据,将鸡放走。 棋局第一回合,马喊水败了。 谁能吃?不能吃 放飞 当张树成天真地提出:这7户不行,换7户,行不行?马喊水拿解放军作战做比喻:”你当这是解放军打仗,退下来一排,再选一排冲上去“? 解放军有信仰和冲劲儿、觉悟,老百姓没有。说得轻松,做起来难。 解放军 一家之主——暴脾气人无完人,缺点明显。 脾气暴躁,动辄打骂。 儿子跑了,马喊水对着喇叭大声吼,回来将娃的腿打断。这么凶狠,任凭是谁也不敢回。 妻子阻拦他这样说,他差点脱鞋打妻子。 这是大男子主义心理作祟,他一本正经地做一家之主。 谁敢回来? 说到做到,言出必行。 得宝回来了,他用鞭子蘸凉水,猛抽儿子光溜溜的后背。妻子忍无可忍,爱子心切,挡住了他的暴行。 ![]() 鞭打孩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观棋不语真君子。开会时,村民闹哄哄,他在一旁看热闹,仿佛在臆想吃着一盘宁夏的硒砂瓜,看得津津有味。这可把张树成急坏了,叫苦不迭地催他,他却若无其事。 两位官家, 一个云淡风轻般淡定, 一个火烧眉毛般着急。 马喊水,毕竟是代理村主任。他这样做,既不得罪村民,也能静观其变。 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又有何妨? 三分漫不经心,三分洞若观火,四分行兵布阵。 ![]() 乐得其所 张树成一一列举了政府政策的目标和细则,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依旧固执己见。 老红军兼老村支书,忍不住发言,这才是压轴大戏。前面的一切都是铺垫。 老红军的连环炮,响彻天际。原来,他跟喊水在会前就已经商量好了办法。果真是:姜还是老的辣。两位高手,才不会去打“没有把握的仗”。 ![]() 我跟喊水商量好了 马喊水运筹帷幄、不动声色,坐等水到渠成。那滋味,当然美滴很。瞧马喊水的鬼脸多么俏皮,多么心满意足。 棋局,全胜。 他的表情像极了《疯狂动物城》的树懒——闪电。只见对面,儿子马得福无论怎样,都学不明白父亲的样子。马喊水的表情,仿佛在说:学会了吗?这招叫做“马后炮”,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 早已有安排 谋篇布局,进退自如春风得意马蹄疾, 喊水做饭真积极。 继前面七户村民吊庄移民之后,其他二十户村民即将搬来金滩村。 马喊水配合儿子工作,做饭招待大家。 尕娃问他为啥不煮肉?穷得叮当响,哪来的肉? 马喊水的爆出毒话:“舅舅的脚后跟有块死肉呢,你啃吗”?如此生猛的虎狼之词,令观众猝不及防,又难以想象,回味无穷。 接着“哪一颗牙馋了,舅舅给你拔了去?”看得出来,他与外甥谈话很风趣。没有呵斥,只有调侃,马喊水显得对尕娃疼爱有加。 ![]() 生猛 ![]() 拔牙 看到李大有拉水回来了,马喊水调侃冤家路窄的新邻居李大有。大致意思是:觉悟真高,知道我给大家做饭,你就拉来了水,往这里拐。看到李大有一脸不高兴,马喊水又飙出一个金句:“撞锅底子了,黑着个脸子,瞎瞎脾气”, ![]() 黑脸 他表示等着咱自建水战,不必看他脸色,却被李大有嘲讽一句:“你就是头爱叫的驴”一直说通电,一直不兑现。 ![]() 李大有胜利 因为正在做饭,可能快糊锅了,马喊水让妹妹“撤火”。对抗结束。 台词“撤火”有三重含义:1.撤去炉火;2.方言:畏惧、怯懦、害怕;3撤退,回防。 引申义是哪一种呢?无论哪一种,都代表李大有胜利了。 因为水站没修好,电也没有。 马喊水战术: 停止进攻, 撤退回防。 ![]() 撤火 “我说,我的眼里只有你”。看到村民来了,他目标明确,马上去接未来亲家的包裹,对麦苗一顿稀罕猛夸。他办事老道,处事圆滑,帮儿子得宝铺路。 ![]() 我说,我的眼里只有你。 为儿女,甘当卒马得福见水花来了,准备拿着家里闲置的毛毡,送给水花。 马喊水世事精明,看得通透。 他的心中开始下棋“一子当先,仙人指路”。 他试探儿子:把水花一家安置到别的移民村去。马得福的眼神立刻变了,极力反对。 其实,马喊水心里清楚,金滩村只差一户就通电了,水花来了,原本就是好事。而他只是略施小计,试探虚实。儿子得福哪有那么多的心眼,一试一个准,得福当场被狡猾的父亲识破了。 ![]() 马喊水施展“当头炮”,教育得福:既然在政府机关办事,就要注意作风问题,不要跑偏,影响了仕途。 若想马到功成,必须审时度势。 这就是马喊水的远见卓识,善于谋篇布局。 ![]() 他心甘情愿当“马前卒”,为儿子解决后患。只见他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就来到了水花的家。看到水花家的困难,他叫来了一帮同乡,帮助水花搭建房子。 他自知,儿子得福没有拦下包办的婚姻,对不起水花,儿子心里愧疚。 儿子涉世尚浅,喜欢直来直去,不懂人言可畏。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用俗语说,便是:唾沫星子淹死人。 善后的事宜,由他出马,比儿子好很多。因为他既是长辈,又和水花同是涌泉村的。水花的丈夫不会产生误会,也不会在村里落人口实,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给儿子起了表率作用:处事圆滑,做事要有迂回能力,避免愣撞南墙,得不偿失。 ![]() 老爹很忙 忙完大儿子,又要忙小儿子。得宝丢了砖厂工作,去偷化肥,尕娃失踪了。马喊水的火爆脾气又上来了。他用笤帚招呼儿子,李大有双手背负,“观棋不语”。因为警局准备把儿子带走,马喊水暂停了打骂。 等到得宝从派出所回来,马喊水因为妹妹的病犯了,怒火中烧。他突袭得宝,得宝猝不及防,被打得头破血流。经过白校长的劝阻,他转身而去。 马喊水: 失望、恼怒、无奈 恨铁不成钢。 ![]() ![]() 马喊水的妹妹,尕娃的妈妈,疯疯癫癫,执意要去涌泉村找尕娃。 马喊水纵然对两个儿子有诸多不舍,也不得不陪着妹妹回去。临行前,他把得宝交给德福照顾管教。他嘴硬心软,担心小儿子走错路。 ![]() 操不完的心 得宝心存内疚,犯下了大错,照顾姑姑的负担,落在了父母肩上。他听了哥哥的话,向父亲告别。 马喊水一脸无奈,没有应答,头也不回,忍住眼泪,转身上了开往涌泉村的班车。 ![]() 一脸无奈 时过境迁,外出打工的得宝,没有找到尕娃,无功而返。 马得宝迷途知返,主动跪在地上认错。马喊水心软了,替儿子掸裤子上的土。 马喊水和妻子,黑夜白天轮班倒,看着生病的姑姑。 得宝看见了父母,却不能回到村里,怕刺激到姑姑。他励志挣钱,为姑姑治病。 人生匆匆来去,在骨肉血缘面前,还有什么不能放下、不能原谅的呢? 后来,得宝幡然醒悟,跟着凌教授学习种菇,接各种工程,成为村中独立创业的首富。 没有父亲的默默付出,哪有他的事业成功? 纵然父爱并不完美,但血脉传承,竭尽心力,无法抹去。 ![]() 父子再相见 整体搬迁,行兵布阵多年以后,大儿子升官,小儿子发财,女儿即将上大学。马喊水,在背后默默支持,成就了三个孩子。 小儿子得宝工程中标。大儿子得福因此被诬陷徇私舞弊,导致停职。马得福被下派到涌泉村负责整体搬迁。 马喊水对他再次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教育。自从马得福当官,他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才得以官运亨通。 虽不得一日冲天,但求无愧于心。 父亲的话,也是百姓的心声,他铭记于心。 ![]() 马喊水继续支持马得福的工作,因为他看到了闽宁村的变化,深知,这是“利国、利民、利千秋”的好事。 马喊水告诉儿子,经过他四处摸底试探,调查的结果不容乐观:大家并不愿意搬迁。 ![]() 支持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职位大小与辈分无关。马喊水以下级的名义,向得福提出会议建议:会议由自己主持,得福不要讲话“观棋不语”。因为一旦涉及“生态”词汇,就会令大家联想到“先人”动土。 ![]() 会议由我主持 棋高一着,计高一筹在得福回来之前,马喊水提前套路了大有的搬迁意见。 当他来到李大有的家里吃龙眼,李大有怕他多吃,抢了回来。 马喊水知道李大有小气,虚晃一招,故意去抓他心爱的龙眼吃,李大有以闪电般速度护食。 马喊水借机“杀了个回马枪”问:你表个态。 李大有中了他的调虎离山计,分心顾着龙眼,却疏忽了“棋局”,顺口表示:“只要大家同意搬迁,他没意见”。马喊水就等这一句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李大有,落子无悔。 马喊水,棋高一着。 ![]() 虚晃一招 ![]() 落子无悔 搬迁动员会,在涌泉村如期召开了。李大有故意没有参加,去了闽宁村。 马喊水,虚虚实实,不走寻常路。他将李大有的原话,话锋一转,变了个方式,讲给大家听: “李大有主动找我,上门表态,只要大家愿意整体搬迁,他代表先去的吊庄户集体支持。李大有是领头羊,把领头羊收服了,就等于开了好头。但是,马得福在回答村民的问题之时,刚刚讲到生态问题,老村民又不赞同了。 ![]() 马得福打乱了棋局,马喊水战败。马得福挨家挨户地请大家再次参加动员会,均被拒绝。马得福的一句“刁民”惹怒了马喊水,马喊水打翻了饭碗。 具有年代感的饭碗,落在黄土高原上,没有摔坏。但是,女儿得花看不下去了。放下筷子直奔广播室。 ![]() 马得花说出了作为一个晚辈、一个学生的直观感受。 马喊水想着,闺女惹祸了,连忙飞奔救“火”。得福也跟了上去。 三个孩子, 虽然都很能干,但也能惹麻烦。 小卒子过河了,棋局乱了。 后方着火。赶快撤火,撤回。 ![]() 撤兵 得花即将上大学了,她能说会道,口若悬河,虽然鲁莽,但每一句都说到了村民的心坎里。 马喊水上前以武力叫停。然而,老太爷有所触动,表示赞成年轻人吊装迁移。 ![]() 停 ![]() 打 再接再厉,大获全胜一语惊醒梦中人。正当得福因为老太爷喝药的事情发愁,准备放弃之际,水花用另一种思路,解开了马得福心中的谜题。 马得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涌泉水和两条根,解开了老辈人的心结。全村搬迁得以通过。 马得福的功成名就,离不开父亲的悉心栽培、谆谆教导、奋力支持。 村里准备在搬迁之前,两位老者提出,在全村摆百家宴。那一天,马喊水,最后一次在村委会,喊起大喇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 最后一次大喇叭 张嘉译的演绎,层次感极强: 代理村主任马喊水,暗下了决心和狠心,一咬牙,一叹息,关闭了广播器。然后他关上窗,躲在村委会的漆黑的屋子里沉思。 当他看到曾经使用过的桌椅板凳,已经堆叠捆绑,他开始暗自神伤、触目伤怀。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搬迁的欢喜与不舍的悲伤,这两种矛盾,将情绪瞬间饱和拉满,然后释放。他老泪纵横,嚎啕痛哭不能自已。镜头捕捉到那一瞬间的声泪俱下,那是何等的矛盾与不舍。 纵然他曾经为了搬迁而四处游说,也按捺不住内心对这片故土的狂热和难以割舍。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 故土难离 ![]() 眷恋 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那是往日留恋,虽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那是回忆滥觞,流淌在记忆长河的起点之地。 那是故土难离,乡音难改,叶落何以归根,心归何处? 尘烟渺渺,恍然如梦。 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可曾看见,村民切土豆的时候,没有去皮。 诚然,有人说,在那个年代,农村做土豆根本不去皮,为了节约粮食。 然而,我更愿意理解剧组镜头特写的另一种深意: 那就是: 带皮的土豆,带着乡土的味道,入口后化为记忆,种在每个村民的心底, 与此同时,它将故土情结,种在每个观众的心田。 诚如艾青所言:“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 百家宴 涌泉村的人,将带着希望在闽宁镇落地生根,繁衍生息。 ![]() 干杯 人生如棋局剧中的马喊水这个角色,秉持着热爱故土的基调,深度还原了西北人民的淳朴豪放,却也不回避他存在的缺点。 人生如棋局。 在事业方面,从举棋不定,到棋高一着,从毫不稀罕官位到尽职尽责出力,马喊水发生着转变。 他与李大有两个人精,楚河汉界,斗得棋逢对手,胜负难料,堪称经典。 ![]() 对弈 他将“贫困村代理村主任”这个人物的转变,父亲的操心奔忙,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的家庭和事业双丰收。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人生棋局,他大获全胜。 ![]() 村官,老父亲 马喊水浓郁的土气和烟火气,生动演绎了乡村的老父亲形象。尤其,他的背影,步履蹒跚,却匆匆忙忙,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起朱自清的文章《背影》。 马喊水在孩子们的身后,默默支持,培养了三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马到功成。 他即便贫困潦倒,空空腹囊,也要供孩子们上学。舐犊情深,不言而喻。 他碍于父子尊卑,不苟言笑,严厉暴躁,但亲情含蓄,若即若离。 君生我未生,君老我未老。 天下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一生忙碌,青丝变白发。 无情岁月有去无回,血汗苦累无人体会。 你依稀曾见,父母的背影,是什么样子呢? 这部剧满满的酸甜苦辣,热腾腾的烟火气息。 这部剧勾勒出角色的乡土人情味,触动人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生在那块土地,乡音难改。 那么,看过这部剧的你,记得哪些台词呢? ------------------------- 精彩剧集,更新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