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分部用药辨:胁痛

 负鹏载舟 2021-01-31

导读:提到腹痛,我们最关注的是疼痛部位和性质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就不能一味的只想一方一药的概括,更不能滥用止痛药。本文将腹痛明确分部,针对不同的部位所对应的经络及用药给予总结,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治疗腹痛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腹痛分部用药辨

作者/郝建新

腹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类病证。由于致痛原因及病变脏腑不同,疼痛的出现部位和性质差异很大。故治疗时既不能以一药一方而概之,又不能滥用止痛药。临症若以部位为纲,区别使用止痛药,既可避免药物的滥用,且能提高治疗效果。以下试分而论之。

胁痛

胁腹位于上腹部两侧,为足厥阴、足少阳两经所过。故胁痛多与肝胆疾患有关,选用止痛之品则以归肝胆二经者为宜。

香附:

功能行气止痛。偏走肝经,性质平和,尤善行肝气而止痛。李时珍誉之为“气病之总司”。故为治疗气滞胁痛的常用之品。

川楝子:

功能行气止痛。性寒走肝,兼能清热。长于清热行气而止痛。故凡气滞胁痛,兼有热象者,用之为宜。

青皮:

功能疏肝破气。性烈而力猛,破结气,止胁痛作用甚强。《珍珠囊》谓之能破“肝经积气。”遇气滞胁痛之重症,宜选用之。

延胡索:

功能行气活血,且止痛作用尤为突出。尤善行肝经胁滞而止痛。《本草纲目》言其“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治气滞血瘀之胁痛尤为常用。

郁金:

功能行气活血止痛。其性寒凉,既能止痛,又能清热。若治气滞血瘀之胁痛而兼见热证者用之为宜。

白芍:

功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性柔而缓,长于柔肝止痛。《本草正义》曰:“养肝阴而柔和刚木桀骜之威,……芍药所以能治……胸胁胀痛者,……即是此法。”故肝阴不足之胁腹作痛常选该品以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