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流性食管炎:反酸烧心2年,用药要切中病机!

 随风0317 2019-10-11

肖某,男,44岁。

患者素嗜烟酒、辛辣食物,胸骨后及上腹部烧灼感、反酸已2年,近1周加重。餐后、躯干前屈时灼痛感尤甚。

有时向肩部放射,同时见反胃症状,酸味液体(偶含食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嗳气,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微黄,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证属肝胃郁热,气滞血瘀,治宜疏肝清热,行气降逆,化瘀止痛,升清降浊,方用四金丹合剂加味。

处方:柴胡12g,枳实12g,砂仁12g,木香12g,黄连12g,丹参30g,白芍30g,煅瓦楞子30g,檀香6g,吴茱萸6g,海螵蛸10g,牡丹皮12g,鸡矢藤30g,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600ml,分3次饭前温服。进药10剂,临床症状显著减轻,继服30余剂,诸症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食管连接处黏膜正常,白斑样渗出物及溃疡消失,食管压力测定正常。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医案出处:彭暾

反流性食管炎证属肝胃郁热,气滞血瘀者,治宜以疏肝清热,行气降逆,化瘀止痛,升清降浊。

反流性食管炎属中医学“反胃”“吐酸”“吞酸”等的范畴,中医认为多因饮食失节,肝气郁结,滞而化火,火瘀互结脾胃,使气机升降失调,导致胃失和降,浊物上逆而发病。

其中脾气上升和胃气下降即升清和降浊功能障碍是其根本发病机制,所以治疗宜以疏肝清热,行气降逆,化瘀止痛,升清降浊为原则。

本例患者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属肝胃郁热,气滞血瘀。以疏肝清热,行气降逆,化瘀止痛,升清降浊为治法,方用四金丹合剂加味。治疗用药切中病机,故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