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说《老子》道、德、无为、自然

 色即是空0000 2021-02-01

来源公众号:至诚之心

原文:读《道德经》:别说老子是阴谋家


前言

老子骑着青牛,离开中原,一路西行,想找一个化外之地归隐。他是一个守藏吏,专门伺候主子读书的图书管理员,身份卑微,谁也不会把这当回事;但到了函谷关,他却被拦住了。在他到达之前,关令尹就远远望见,山谷里弥漫着一股紫气,那是圣人出现的祥瑞。

“您是圣人,即将归隐,请勉强写本书流传后世吧!”关令尹说。

为了出关,老子只好用诗歌与箴言的形式,写了一点东西,后来被人们编撰成了《道德经》。

如今存世的《道德经》,已非全貌,而只是残缺混淆的篇章。老子是一条真正的龙。我们不可能看到他的真身,而只能从一鳞半爪的传说与经书中,揣测与理解他,以及他的大道。


一、道:没法告诉你

老子究竟是谁,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谁也搞不清楚。就连为他作传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不得不承认,不知道老子是谁,最后,无奈地感慨了一句:

“世莫知其然否!”

老子,没人知道是谁;老子的道,也没人搞得清楚是什么。《道德经》五千言,上篇讲“道”,下篇论“德”。道,是一个核心的概念;但老子只讲了它的“状态”,而没讲它是什么。

且看经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之为物,唯恍惟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像水;道,永远用不完;道,恍恍惚惚;道,天下万物都效法。到最后,道,到底是什么?——不知道!

不过,在经文上,老子还讲了一句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句经文所讲的境界,正常人也许都无法体会。但,也许我们可以据此认为,道是宇宙的“总规律”。

谁的眼睛,可以看尽宇宙?在正常情况下,人是见不到道的全貌的,而只能在零零散散的现象中观察、体会到它的片段。

《道德经》全篇,一共用了75个“道”字,但描述的都是道的片段。老子是龙,他的“道”更是龙。只露出了一鳞半爪,显得高深莫测,似乎无法接近。但是,老子同时又说:

“道可道,非常道。”

他的意思大概是:道这个总规律,人们可以去做、去体会;但又不是平常那样做、那样体会。

道,没法说,却又可以做;无法证实,却又行之有效;难以理解,却又能够认识、运用与掌握。老子这条真龙,也许并非故作高深,而是在展示人类思维智慧所能达到的奇妙境界。任何人,只要进入了他那样的特殊境界,那么就一定能够体会道、了解道,最后,成为道。


二、德:无德是大德

《道德经》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没道德,才高明,有道德,反而不高明;高明的道德,是不去做什么;不高明的道德,是总想做点什么。老子的思维,经常不合常理。

西汉初期,文帝与景帝以老子的无为思想治国。他们什么都不干。匈奴侵略,躲着;国库没钱,穷着,不光穷着,还要减轻赋税;皇宫官府的房屋旧得不成样子,不修,能使就先使着;皇帝和官员也不搞什么封禅、庆典之类的活动,平时除了鼓励农民养殖种田,基本上没什么事做。

什么都不做,这叫什么政府?这是什么道德?但七、八十年之后,一个空前强大的汉朝诞生了。

老子讲的德,不是什么好人好事,而是合乎道的规律;不合乎规律,则是无德。无为而治,不合乎人之常情,非常人之德;然而,这又合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上天好生之大德!

后来的汉武帝,出击匈奴,封禅泰山,沟通西域。看起来,都很正当、正义,但却劳民伤财,导致汉朝国力日衰,危机四伏,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有功,但在治国上,他的德,却是有欠缺的!

没道德,居然有道德;有道德,反而没道德;世上的事,就这么奇妙。

看到小孩乞讨就给钱,有些人就拐卖小孩打断腿,赚好心人的钱;——道德之举,推动了不道德之行。

俩小孩打架,父母不论对错,先骂自家的孩子。——这是什么狗屁道德?但小孩却因此理解了人情世故,学会了直面人生,更加奋发努力。父母表面上的“无德”,却是真正的“有德”。

老子说:“上德不德。”有时候,一个有道有德的人,看起来,常常是那么的无情与冷漠;而往往是伪善的人,长着一张慈祥的脸。


三、不:没讲是什么

“不”,是《道德经》上使用得最多的一个字。经文才五千多字,“不”字就有246个,占了1/20。

一位修道多年的人曾说,他最喜欢说的就是“不”字。一个“不”字,概括了他对宇宙苍生、万千事理的基本哲理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个感受,很有可能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一样。

梨是梨吗?是,也不是。孔融让梨,梨是梨,但也不是梨,而是兄弟的情谊,以及谦让的美德。

《孙子兵法》上说:“兵贵胜,不贵久。”强调速战速决。对吗?对,也不对。《论持久战》充分证明,战争打得久,也能得胜利。

计算机是计算机吗?是,也不是。在比尔·盖茨那里,计算机不是计算的机器,而是网络上的一个终端,是人们互相交流信息的工具。

“是”的背面就是“不”。它更大、更高、更圆满。人类在“是”中生活,但真正的创造与发现,往往是从“不”开始。

老子讲道,从来不讲“是”什么,而往往讲“不”什么。“反者,道之动也。”如果我们理解事物时,学会从反面的“不”入手,那么,很快就会发现一个奇妙而无穷的新天地。


四、无:竟然是个有

《道德经》用了83个“有”字,但同时,却用了101个“无”字。在老子那里,“无”比“有”重要。

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英雄一世。他是贵族后代,武功非常高,手下战将如云,拥有数十万铁骑,还有推翻秦王朝的盖世奇功,天下没人比他厉害;在他的身上,满满当当的一堆“有”。

想和楚霸王争天下的刘邦,却是一个“无”,什么都没有。他原来是个小官吏,没什么背景;他手里也没人,部下大都是游手好闲的地痞、屠夫,就连最优秀的人才萧何也和他一样,只当过县里的小官;他的军队也不行,和楚霸王的铁骑一对阵,很快就垮,基本没什么战斗力。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然后,向他询问战胜楚霸王的秘诀。韩信说:

“你的本事和力量与楚霸王相比,能比吗?”

“没法比!”

“所以,你可以战胜楚霸王!”

韩信自有一番逻辑,大意是:你自己没本事,所以会用人,把很多人的本事加起来,力量反而更强大;你的军队战斗力不行,所以,将士们就不得不发挥聪明才智,以兵法和智慧取胜;你没有楚霸王的盖世奇功,各路诸候都不妒忌,所以,他们只会反对楚霸王,而不会反对你,甚至有可能会帮你……

刘邦是个“无”,反而生出了更多的“有”;楚霸王什么都“有”,最后,变得什么都没有。——他被打败了,自刎身亡。

所以,老子强调“守无”。所谓的“无”,并不是没有,而是可以生生无尽、变化无穷的“大有”。

对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人们总是放不下、舍不得、抛不开。人们不愿意“守无”。这正是人类思维的一个盲点。看到它,并巧妙地解决它,我们就能够从“没办法”中找到办法。


五、知:高明在无知

在人世间,学任何知识,都要“为学日益”,不断地求知。但学道恰好相反,是“为道日损”,不是求知,而是求不知,乃至于求无知。

据说,古时候拜师学艺的人,不管哪一个行当,最聪明的徒弟,往往装着自己什么都不懂。老师说,“徒儿,去搬些石头砌房子!”徒弟老老实实去了。老师说:“徒儿,去烧菜做饭,不许搁盐还要做得好吃。”徒弟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让老师满意。老师莫名其妙地骂:“你这个蠢才!你怎么这么傻?”徒弟会好好坐下来,好好地听一听,自己怎么就是个蠢才了?又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呢?

1990年代,在四川,曾有一个学道的人,被老师修理。当着所有师兄弟的面,连续七天,他每天晚上被老师臭骂,很多骂人的理由纯属污蔑构陷。他一声不吭,全盘受用。几年之后,他的进步很大;又过了一些年头,他的修为水平在师兄弟里遥遥领先。

不管哪一行,不能保持无知,就学不到真东西,修不到大境界。

一个“知道”很多、很“懂”的人,对老师不合常理的行为,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他不太容易想到,搬石头,可能是为了帮他训练体力;故意刁难,可能是为了帮他修智慧;当众羞辱,可能是为了考验他的品行。所以,反而是那些一无所知的“傻子”,学到了真东西。

老子说:

“知不知,上。”

知道自己不知道,最高明。

其实,很多人也能够想到,老师的反常之举,并非无缘无故,但是,他们又会忍不住反问:

“如果老师没那么高明呢?我逆来顺受,忍受屈辱,不是白吃亏了?”

看,这就是正常的“理性”思维,自以为很懂,很聪明,实际上,愚笨如牛!试想,就算老师是故意整人,但学生咬牙硬抗,最后,不也一样获得了磨炼身体、修炼智慧和提高品行的结果吗?

《道德经》第38章,老子说: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保持“无知”,才能“明白”。但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


六、静:藏着一个动

求生是生物的本能,时时刻刻“蠢蠢欲动”。人类更是如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在劳碌奔波、你争我夺、机关算尽。然而,老子却是一个反“动”派。他强调“动”的反面——“静”。

《道德经》第16章有言: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别人都在动,求这个、算那个;看着碗里,想着锅里。唯有老子这个道者,一动不动,静到了极致。在虚静的状态中,他“观其复”,在纷纷坛坛的现象背后,看到了真正的规律——“道”。

求静、守静、归静,才能看到动,了解动,驾驭动。

康熙皇帝晚年,九个皇子争夺帝位。于是,他“病”了,万事不理,把政务交给了别人。也正是在“生病”的“静”中,他看到了皇子和臣子的“动”——谁使明枪,谁放暗箭,谁在笼络人心,谁在阴谋夺权,谁跟谁面和心不和,谁跟谁又是暗中联络的死党……这一切,他看得清清楚楚。最后,在不动声色之间,他采取措施,解决了由皇位继承所带来的政治危机。

若非守静,像老子一样“观其复”,恐怕康熙皇帝会不得善终。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屡有发生。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是这样,被自己的儿子和臣子关在皇宫中,活活饿死。

守静,不动,观其变——这是优秀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传统中国的统治者,很多人都在《道德经》中学习如何治国。到了现代,很多官员、企业家也在其中学习如何管理、如何用人。

守静的原则,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运动员保持头脑冷静,身体的动作反而更灵敏和协调;病人安静下来,不乱动,就有利于治疗,容易好;老师不主动教,学生反而会着急,而积极主动地来学……

老子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静极生动。静,是动之根、动之源。没有静,就没有动;静到极致,才能动到极致。那些势不可挡的力量,往往是在柔弱无力的安静中孕育的。


七、无为:可以无不为

《道德经》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不去做什么,才能什么都能做。其实,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规律地去做。

做事合乎道的规律,即是无为。汉文帝与汉景帝什么都不做,休养生息,让国力自然恢复,即是无为而治。

不揽事,不干涉下级工作,也是无为。刘邦只指挥,不做事,才能够运用一切可能运用的力量帮他做事。

对熟悉的东西说“不”,也是无为。“不”,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顺着规律,从事物反面看问题,往往可以发现一片新天地。

无知,也是无为。清空脑子里的知识,把自己从“懂”变成“不懂”,像傻子一样学习新东西——“哎呀,我不懂,你快教教我吧!”别人一教,很快会了。——“哎呀,原来这个道理是这样的,不是我认为的那样。”心里没有偏见,很快看见了自己的短处。看,我们一有为,就处处碰到障碍;而我们一无为,知识、思想与智慧很快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了!

守静,还是无为。人机不动,天机自动。静下来了,事物就会按照它应该有的样子,自然的发生。聪明人不会做拔苗助长的愚事,他只会看着禾苗自然地生长,然后,自然地收获。

无为的力量,往往比有为大。无为,才能无不为。

道,究竟是什么?老子没有说明白。但如果我们做到了无为,也许就可能进入道了吧!

《道德经》第2章: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什么都没教,但又什么都教了。无为,正是他的“不言之教”。


八、自然:本来就自然

老子的道,太高深,太厉害。历来读懂了的人,大都不会轻易将心得告诉别人。他们的信条,正是《道德经》第36章的那句话: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部《道德经》,名为“道德”,但讲的却不是人世间的道德——礼义廉耻,而是宇宙的道德——智慧规律。那是一把真正的“利器”,既能救人,更能伤人。

唐太宗曾经下旨,让李靖把兵法传授给候君集,但每到关键处,李靖即语焉不详,或顾左右而言他,或沉默不语。候君集很生气,向唐太宗告状,说李靖不愿公开兵法秘诀,这是意图谋反。当唐太宗询问此事时,李靖说:

“他才是真的想谋反!我教他的兵法,足以安邦定国,为民造福,但他却不满足,这不是为了谋反,又是为了什么?”

后来,候君集果然谋反!

有个学生,跟着一位民间老中医学习,但每到关键处,老中医便不讲了。他追问了很久,想知道为什么。老师说:

“治病的一些方法,只要思路一拐弯,就能杀人于无形……”

后面的话,老师没有说。他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想明白了:如果不修德行,也就再也不可能学到更高深的东西了。

就像李靖和这位高人一样,老子说道,却又语焉不详,欲言又止,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道,是自然的规律,能造福,也能惹祸;好人能用,坏人也能用。一部《道德经》,有人用来修身养性,参悟天地大道,有人用来指导治国,利国利民,但也同样有人用来搞歪门邪道;最后还连累了老子被很多人贴上了错误的标签:

“阴谋家!”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很自然,完全符合道的规律。老子没有办法。即使是一个悟道的圣人,也不可能改变道、改变自然、改变规律。犯错的不是他,而是那些误解他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