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街巷口
身为东总主要指挥员,林彪曾说过:早晚要报陈明仁的一役之仇。林彪所言的“一役”,指的就是1947年夏季的三战四平。 在这场19天的血战中,东联各部付出1.3万余人伤亡的代价,歼灭四平守军1.7万余人。虽然未能拿下四平,但也积累了宝贵的战斗经验,自此以后,无论是东联还是四野,没有在城市攻坚战中出现如此大的伤亡。 四平守将、蒋军71军军长陈明仁,自然受到蒋氏的特别赏识和关照。在先前的作战中,蒋军里鲜有部队能坚守一座城市如此之久。当头戴钢盔、穿着一身破旧军装的陈明仁从指挥部地堡中走出后,立刻被记者围住,问这问那。见此情形,这个“四平功臣”调侃说,自己刚刚摆脱林彪的围攻,如今又陷入记者的包围圈,不知何时才能彻底逃出被围的命运。说完,就领着卫兵离开了。 1947年7月1日,蒋氏飞抵北平召开会议,次日便发出嘉奖令,称陈明仁部是“舍生忘死、英勇防卫的精锐”,为了表彰陈明仁的功绩,蒋氏还专门在北平召见陈明仁,一边晋升他为第7兵团司令官,一边亲自为他授勋。后来,陈明仁飞回沈阳,当地的蒋军各级要员夹道欢迎,还组织了规模浩大的祝捷大会,让这位“四平功臣”好不得意。 
然而,随后曝出的一连串丑闻,让陈明仁彻底地对蒋氏失去了信心,转而选择与我军接触,谋求起义。 原来在三战四平后,战绩不佳、卧床不起的杜聿明被蒋氏派专机送去上海治病,主持东北大计的人被换成了参谋总长陈诚。为激励东北蒋军的信心,陈诚亲自组织多个战地参观团前往四平视察。团里有不少美军顾问,当这些人发现四平的工事中有不少美国援助的大米、面粉袋时,随即向陈诚抗议。与此同时,陈诚的同乡、主政辽北事务的刘翰东也借机发难,揭发了陈诚纵容71军官兵在火车站抢粮一事,还递交了一些民众联名上书反应的情况。 “四平不平,抢烧一空”、“军人挥粮如土、百姓惜粮如金”……当陈诚看完这些报告后,当天就向蒋氏上报,要求严惩陈明仁。 陈诚会如此记恨陈明仁,也是有原因的: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明仁率部由广西前往湖南,经过柳州、衡阳时,他让部下强行扣下了美军留下的200多辆卡车,说是要让官兵摆脱“11路”的困局。此事被陈诚知晓后,命令他将这项卡车全数上交,可陈明仁却置之不理。这一回,陈诚总算能抓住陈明仁的把柄大做文章,自然将此事看重。 一个多月后,陈明仁“纵兵抢粮”、“用粮食包堆工事”的丑闻就传遍了四平的大街小巷。有人曾专门采访陈明仁,他也当面承认:三战四平时,71军确有抢粮,而且就是他下的令。但归根结底,还是士兵们没法填饱肚子。当时的四平已被我军所围,2个多月没有得到足够补给,更别说补充物资。为了不让手下士兵饿死在阵地上,陈明仁最终同意下属抢了四平火车站的最后一批粮食。 至于用美援面粉、大米包堆砌工事,陈明仁认为,在战场上,士兵的生命至关重要。难道士兵的一条性命,还不如一包美国面粉、大米包贵?当时的四平城已被我军炸的千疮百孔,71军使用美援物资也是无可奈何。如果援军未能及时赶到,陈明仁同样会用这些美援物资充数,以此保证士兵的安全。 
【陈明仁】 
【“东联”将士使用掷弹筒攻击蒋军】 蒋氏没有多想,很快就批准了陈诚的报告,将陈明仁撤职后调回南京任闲职。曾经的“四平功臣”,如今却落了个这样的下场,不少跟随陈明仁死守四平的蒋军将领都在私底下抱怨:“军长胸前挂勋章,手中拿着撤职令,真叫人心寒。” 陈明仁回了南京后,愤怒地扯下军服上的肩章,逢人便说自己向往田园生活,再也不好领兵打仗。他脱下军服,换上长袍马褂,整日除了下棋看报、就是在庭院里散步,好不自在。 身为军人,因战情需要临时动用军援粮食,本是个无可厚非的事。而蒋军劫掠百姓,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比起那些大发战争、国难财,中饱私囊的要员相比,陈明仁此举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身居高位的陈诚居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整治“功臣”陈明仁,作为总指挥的蒋氏也给他这个面子。 没过多久,就有留守四平城的71军将领联名写信给蒋氏,称从今往后,不会再为蒋氏、陈诚卖命;如果四平丢了,或许71军的伤亡还能小一些,军长也不会被撤职。 恐怕,这也是为何我军四战四平时,同样一支部队为何仅坚守23小时即宣告崩溃的原因之一。毕竟,23小时和19天,差距不是一丁点。 
【与蒋氏合影的陈明仁】 
林彪恐怕不知道,他和陈明仁因四平解下的两段仇,蒋氏与陈诚竟会联手帮他报了。1948年3月5日,“东联”再次集结3个纵队、1个独立师的兵力,在炮兵纵队一部的支援下对四平发起第四次作战。在163门山炮的支援下,“东联”各纵以优势兵力迅速突破守军阵地,仅用23个小时就全歼了防守四平的蒋军71军88师等部1.9万人。 事后,被我军俘获的部分蒋军高官还放言:“要是陈明仁军长还在这里,你们想拿下四平,最起码要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