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新用户08306761 2021-02-03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了身边最亲的家人,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面对家人的种种询问,常常会没来由地不耐烦、发脾气。

在工作当中,面对严厉苛刻的领导,别有用心的同事,以及各种不公平的事情,所有这些也在考验我们的耐心。

有那么一刻,我们会觉得耐心被耗光了,情绪已经到达了临界点,不得不以“愤怒”的方式表达出来。

愤怒,是最具破坏性的表达方式之一,我们完全能够体会它对人际关系的破坏,但也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不得已的,在出离了愤怒那一刻我们控制不了自己。

其实,你误解了“愤怒”。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愤怒是“目的论”的产物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次他在咖啡厅,服务生不小心打翻了他的咖啡,洒到他的西装上,他顿时暴跳如雷,理由是他马上要去参加一场很重要的面试,为了那场面试他准备了3年,而现在距离约定的时间,他完全赶不及去换一件新的。

看得出来他对那场面试足够重视,所以当服务生把咖啡洒到他身上,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的面试结果。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虽然他3年前就了解到这家公司,然而一直没有机会他也只是观望,今天特意提前2个小时出门,是为了把个人资料尽量完善以及再多了解公司一点,因为他深知以自己的实力面试成功并没有胜算,这让他感到焦虑到透不过气。

这个时候,那个倒霉的服务生把咖啡弄洒,被他骂了一顿,其实在他发怒的那一刻,不是因为服务生说的话、做的事,而是为了缓解自己心里的压力,碰巧遇到了这个契机而已。

这样一来,即便没有面试成功,他也可以把责任归结到这件事上面,而不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才没有拿到offer,这个结果更能够让自己接受一点。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前序的事件才导致必然结果的“决定论”,而是先有了目的,为了达成特定的目的而制造出相应情绪,愤怒是“目的论”的产物

常常听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好有画面感,妈妈在那个时间发怒只是为了震慑小孩,让他乖乖写作业而已,并不是怒不可遏。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愤怒的真相是恐惧

还有一位朋友,最近和先生吵得很凶,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她的先生,她先生也一头雾水,不知她哪里来的无名火。

后来我们一起探讨,她说,面对家庭,有时候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没有把握、没有力量,这种感觉让她很虚弱,而她不喜欢这种虚弱。每当这种状态产生,她就会下意识去指责她的先生,试图利用愤怒的情绪去防御心里的虚弱。

她先生有两种选择,要么反驳回去,继续抗衡,要么选择接受,承受指责。一旦对方接受了,就把原本的虚弱投射到了对方身上,自己的恐惧暂时解除了。

愤怒的真相是“恐惧”,有的时候,越是心里发虚,越会表现出强硬愤怒的样子,试图用愤怒的假象去掩盖“恐惧”的真相。

想清楚这点之后,她还觉察到一件事情,她和婆婆之间时而产生的“对立”,也是由于恐惧造成的,渴望关系的亲近却又担心对方不爱自己。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发泄并不能减轻愤怒

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600名学生完成一篇主题论文,而后在每名学生的论文后面给出评价,“这是我读过最差的文章”,以此来触发学生的愤怒情绪。


之后将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提供拳击手套,让学生在心里想着那个给他们评价的人,同时击打沙袋70下;而另一组没有提供手套和沙袋,被安排到另一个房间静坐2分钟。

完成之后,再通过一份情绪问卷来衡量两组学生的愤怒、不安和沮丧的程度。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最后的情绪行为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而那些戴上手套,使尽全力击打沙袋的学生,愤怒并没有减少,反而更具攻击性。

发泄愤怒并不能浇熄怒火,从研究结果来看,发泄愤怒无异于火上浇油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愤怒,是最具破坏力的情绪之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随处可见,网络暴力、社会暴行,愤怒都起了一定作用,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但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别刻意回避,也不要恐惧,去感受愤怒,并了解它产生的逻辑,这是对待情绪最好的方式,每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END/

关于愤怒,这3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