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廿四节气 | 立春吃春饼,唤醒潜藏了一冬的阳气

 常常喜乐lllll 2021-02-03

01
从立春聊聊我国的传统历法

今日立春,也是干支历辛丑年的第一天。

我国传统的日历属于阴阳合历,既有以太阳运行周期为准、依四季变化指导农时的阳历(如节气物候、干支历、生肖都属阳历系统),也有根据月相变化、方便记日的阴历(如古书上记载的几月初几、几月十几,都是阴历记日)。

中国本有阳历,且阳历也有记日的形式,如今天立春日,用干支记日就是“辛丑年庚寅月壬午日”,因为不是那么方便,所以民间记日多用阴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好记。

自从民国开始使用方便记日的阳历,西方的阳历——公元历之后。传统的有些阳历系统的元素,如干支纪年和生肖,被挪到阴历上了。比如,今历是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新的干支年和生肖的起点。

改历之后,一些节日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春节本来是阳历的立春之日,元旦(或元日)原本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正月初一。而引进公元历以取代我国本有的阳历后,元旦变成了公元历的一月一日,而“春节”之名被移嫁到了阴历正月初一身上。

02
立春为什么要吃春饼?
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本草纲目》

春饼,又名春盘、五辛盘。在古代,立春或正月初一这一天,有吃春饼的习俗。

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是也。

——《风土记》

最原始的春饼是没有面饼的,纯是味辛臭的菜(更准确地说是“荤”,“荤”的本义就是指葱蒜这些辛臭味的蔬菜,而肉的称呼应该是“腥”),所以叫春盘、五辛盘。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辛盘,用的是大蒜、小蒜、韭菜、芸和香菜,而且可能都是生食的,也没有肉。因为生食这些菜,它的辛散力大,升发阳气的效果也好。

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帝京岁时纪胜》

后来呢,渐渐加了面饼,甚至是肉。然后菜也不是五辛了,如芹菜、莲藕、豆芽都成了常客,但吃法还是生吃。和那些辛温的菜不同,豆芽、水芹这些性凉的蔬菜,依然合于春气,有生发肝气、疏导气机的作用。而它们对于冬天可能吃肉或补得比较多的人,更有一份清热解腻的作用。

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应时菜心,油炸供客。

——《调鼎集》

清代的时候,春卷就从春饼中孕育而出了。有菜有肉,都是熟的,熟了的话,辛温的菜发散力就弱些,但对脾胃更温柔,更添一份补力。如韭菜,生食行气破瘀为主,熟食以温阳补益为主。

对今人而言,一盘优秀的春盘,既不能忘了它的起源(辛味的、生食的菜必须有),又要顾及它的口感,以及现代人普遍较虚的脾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