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说自己是读书人了,读书这么久,封面封底您都看懂了吗?

 书店培训师阿威 2021-02-04
开篇见封



直接来案例吧:
理想国译丛016和021

资本主义的未来和战争、枪炮与选票

该书是理想国译丛收录保罗·科利尔的第二本著作,第一本著作是《战争、枪炮与选票》
像理想国译丛的序号在图书封面的左上角,而该作者的图书选入译丛的排序号在封底的左上角。同样的还有理想国译丛福山作品系列、巴巴拉·W.塔奇曼作品系列、伊恩·布鲁姆作品系列、蒂莫西·加顿艾什作品系列、奥兰多·费吉斯作品系列……


另外新经典文库的的序号和作者作品系列号在图书的封底的左上角,新经典文库作者系列著作有奈保尔、马尔克斯、东野圭吾等。


作为图书从业的专业者,起码要对图书封面封底的边边角角都去问几个为什么,多问为什么不仅仅是个人好奇心的激发,更多的是如何坚持去探究图书封面封底扉页版权页所传递的信息,出版方传递出来的出版信息。

作为图书从业者的我们能不能够都能一一摸透,认识图书的封面封底,也是一门学问。
为什么说是一门学问呢,因为图书封面封底所传递的信息,再继续从点线面的延展开来,就是整个国家出版机构以及出版公司的信息量。如此的庞大的出版信息量,我们都能够接收多少,认知多少,解读多少?

一本图书的封面封底就隐藏着出版社以及出版公司logo、出版方的子品牌、丛书信息、定位方向……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都有哪些子品牌,甲骨文的logo长什么样子,索恩的logo又是什么样子。拜德雅的logo是什么样子的,未读的logo什么模样的……

到底是专门售卖鸡蛋西红柿鸡汤面的,还是售卖硬菜干货牛肉干的,通过一本图书,一个系列丛书以及一些系列图书产品也就可以反推出版社、出版公司以及出版方子品牌的定位方向。

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是如何通过这套产品来呈现自身的社企学术立场,新经典文库如何通过系列产品定位自身的文学趣味,等等,所有的产品生产方,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生产自己的产品,一般自身的定位以及市场的需求决定了出版哪些产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十万个为什么,而是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过程中去慢慢寻求答案,相当于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家里不是都有七大姑八大姨吗?虽然都是女人,都是亲戚,姑姑是谁的姐妹,大姨又是谁的姐妹,这里并不是要传递什么别尊称、定人伦的理念,而且通过这个例子来阐释人们应该具备分类识别的能力,专业的书店人以及图书从业者应该具备于细微处见功夫的能力。


我假装专业人士来解读一下,为什么像理想国译丛以及新经典文库用序号来标注自身出版的图书产品。

首先,如何理解丛书以及丛书封面封底的序列号,通过编号编码的形式把自己的产品,编辑不都说自己做出来的书就像自己的孩子,用线来串孩子售卖肯定是不允许的。那我就把图书比喻成为编辑精雕细琢打磨出来的珍珠吧。虽然珍珠也有不同的档次,比如到底是南珠北珠好,还是东珠西珠好,我们姑且不论。云南十八怪之一,鸡蛋串起来卖。用序号来串起自身的图书产品,就像把图书串成珍珠一样售卖,有些读书人只买一颗珍珠,有些土豪读书人愿意倾家荡产买一串珍珠。

既然有这样子的客户,那就得有市场需求意识吧。做书的人也不笨,或者说做产品的人也不笨。

其次,通过给图书标记系列编码编号,出版社和出版图书公司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客户来识别我们自身的产品,增强辩识度。说到辩识度,商务印书馆来这方面可以说是行家里手了。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是通过封面封底书脊颜色来区别自身的图书产品线。黄色是什么产品线,绿色是什么产品线,红色是什么产品线……这里我也没有必要多说了,我只是需要通过提出问题,启发阅读的人,有意向的人,在给自己的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行业知识。

另外,我妄自猜测的一下是,这些年出版方已然越来越有品牌意识了。说起品牌意识,我觉得王婆是我国最有品牌意识的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从某个侧面来看,王婆是最早被文人书写的品牌意识宣传人。而其他张婆李婆孙婆也卖过瓜,反而没有吃瓜群众去书写,可谓是泯然众人矣。之前出版的图书,都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自身也没有太多定位,如今定位精准,也能够不断的通过定位精准的图书去捕获不同的客群。

除了捕获客群的需要,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目前出版行业政策的短板。民营出版公司,到处找出版社合作出书,民营出版公司也想通过给丛书或图书标识序列号的模式来给客户传递自身的产品信息,就好像下蛋母鸡已经进化到咕咕咕,这是我下的001号蛋,咕咕咕,这是我下的007号蛋。这便于自身的记录统计,也便易他者的辩识,两全其美,母鸡何乐不为。


不过,也有些出版公司嫌麻烦,毕竟一本图书申报选题通过的不确定性以及出版的先后顺序的不可控性,促使很多出版方不愿意在自身的丛书产品线上标识序号。像某出版社出版的纪实类丛书,因不可抗力原因,在后续丛书信息公布的时候甚至把该书清理干净,什么事儿也没有发生(其实也可能是发生了很多沉默不语的事儿),可谓干净利落。

ps:检测一本图书是不是属于某丛书的最便捷方式是看该书的豆瓣词条的最末尾:

闲来无事,这篇文章,其实起源于和朋友开玩笑说,某某人在哪里上班,看过封面就能可以出门吹牛一整天的玩笑话。延展开来,便有了此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