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着绿色邮车描画彩虹的人

 微微波澜号 2021-02-04

隶属南阳市的社旗县邮政局,有一位普普通通的邮递员,她的名字叫郑钰。“钰,珍宝也。又坚金也。康熙字典如是解释。郑钰,名如其人。15年来,郑钰的先进事迹,感动着社旗县城及其周边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

在县邮政局崭新的办公大楼里,近日笔者走访了邮递员郑钰。身穿草绿色邮政工作服、十分朴实的的她,第一次面对笔者的采访,感到有点紧张,总是问一句答一句,时而露出羞怯而又腼腆的一笑。但是,一入正题,她的语速快而流畅,说起昔日的故事,似奔涌而的长江大河,声声惊雷贯耳。我的心绪随着她的“故事激荡

                儿时的梦想成真

1998年春,郑钰从社旗县五交化公司下岗。时年30岁的她上有老,下有小,面对困境,她的内心很茫然。正在广州打工的丈夫寄回来一封信,告诉她在中国的南方“遍地是黄金”,并且已经给她联系到了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郑钰端详着信件,若有所思。

还在郑钰8岁的时候,外婆曾经给她讲过一个童话:

住在彩虹谷101号的真美丽仙女拥有一条清澈的响水河,一个美丽的孔雀湖和一把称心如意的飞行扫帚。可她还是非常不快,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给她写信。白鸽邮递员每天在山谷里飞进飞出,给真美丽仙女的邻居花枝俏仙女、静如水仙女和入梦来仙女带来信件、包裹和报纸、杂志,可唯独一次也没给真美丽仙女带来过什么。真美丽仙女非常难过“我决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得想点儿办法。晚上,她坐在桌子前,给自己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足足有16个字:真美丽仙女真幸福!真美丽仙女真美丽!她把信装进信封里,信封上写着:彩虹谷101号真美丽仙女收。第二天,她把信拿给邻居们看,高兴地对她们说: “你们看,我也收到信了!”刚巧白鸽邮递员驾临,就问她:“信是谁送来的……真美丽仙女难为情地低下头去,无言以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当看到身穿绿色标志服,骑着绿色自行车,挎着绿色公文包的邮递员自由地在城市的街道间穿梭;每当看着年轻人津津有味地读着邮递员送去的报纸、杂志,他们就象襁袍中的婴儿吸吮着母亲的奶水一样甘甜的情景;每当看到邮递员帮着不识字的人写回信、麻利地签收包裹,看着老人的脸上露出满意、感激的微笑,郑钰的心里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职业!”

“对呀!县邮局正在选聘邮递员,而自己从小就喜欢邮递员这一角色,为何不去试上一试呢?”郑钰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来到邮政局参加邮局的公选。出人意料的是,她顺利通过了考试、答辩、考核一道道关口,如愿当上了一名邮递员。

投递班将她分到红旗路当邮递员的时候,人们几乎都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她,“这个女孩能跑这个班吗?”

              文静的女孩不“文静” 

人们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尽管当时投递线路不长,可是这里分布着机关、学校和居民300多家用户,尤其是这条线路的多数居民散居在旧城区,布局十分杂乱。临街没有门牌号码,大院里边套着小院,小院里边常常居住着少则两、三家,多则七、八家居民。走进里边,曲径通幽,就像进入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迷宫一样。五香环庄、海家庄则属于少数民族集聚区,不仅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还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过去的几任邮递员都是因为受不了这份罪,或要求调走,或提出辞职,一走了之。作为一个文静的女孩子,能在此蹲下去吗?

精明的郑钰自然读懂了大家眼神里的含义。做好邮递工作,除了要有耐心和毅力,更重要的是树立高标准的服务意识。上路没多长时间,她就将投递网点由原来的78个扩展到300多个,做到每个机关单位和居民点都能直接送达。为了使每个用户都能读到当天的报纸,她又与用户签订了服务合同,主动把自己置于用户监督之下,而她的工资却没有增加一分。

这些合同的签订,无疑大大增加了她的工作量,一方面直线距离由原来的30多公里延伸至40多公里,以前每两天或三天一送的报纸、包裹如今一天要送达,不仅耗费的时间翻番,且投递路程呈几何级数递增。这对她来说,加班的时间多了;另一方面,随着服务方式的改变,她的行动和服务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

邮递员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又是一项辛苦的工种。做一名邮递员每天收发信件、包裹,往来于千家万户、大街小巷,既要热心又要有爱心,更要做到细心、一丝不苟、万无一失。郑钰跑的这条线路,有西山货街、三皇庙街、豆腐街,牌坊街以及城乡结合部,单位多,楼层高,是县直单位和居民点最为密集的一处。

200479日,郑钰患了感冒,高烧达40度。然而,邮递员的责任心驱使她依然推起了自行车。郑钰只觉头晕脑胀,一阵恍惚。“骑不成车子,就租辆三轮车吧。”

走到半路,只见红旗路上水深齐腰,污水肆流;潘河水位上涨,浊浪滔滔,桥面摇摇晃晃。“是退回去呢,还是继续向前呢?”此刻,郑钰想到了真美丽仙女的落寞与无助,想到了用户焦急、渴盼的目光。她下了车,将邮包顶在头上,奋不顾身跳入水中,将一份份报纸和邮件及时送到了用户手中。

由于一时疏忽,郑钰不慎把一份商务局的《河南日报》误送到了检察院,她硬是抱病又原路返回行走了2公里追回这份报纸,重新投递。

看着郑钰颤颤巍巍的身影,检察院门房的老大爷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

2007年的元宵节,郑钰接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信件。信封上只写着山货街王某收,下边既无落款,又无邮编,而信封内却是鼓囔囔的。

“不会是现金吧?”郑钰一阵疑惑。郑钰走遍山货街,确信此街并无此人。

郑钰拿着信找班长给参谋一下,“此信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按退信处理,必须打开信封,以便查看落款。”“一定要联系到这封信的主人。”班长看了一眼这个“庞然大物”,果断地命令打开信封。一打开信封,二人吃惊不小,里边仅银行卡就有十多张,还有身份证、户口簿、购房协议、结婚证、开发商的验收合格证明发票单据等。

按照购房协议上边的电话打过去,于是知道了原委。王某的这些物品在公交车上被盗,时间已经过去月余。除上述物品外,还有8000多元现金,早已不翼而飞。

“看来,我们遇到了一个‘有良心贼’,他把我们的现金留下,而把银行卡等寄还。这些证件、协议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因为购房协议上边写的是我丈夫的名字,而他是外地人,所以,街坊邻居皆不认识。”

激动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华侨暮年圆梦

古人:家书抵万金。尽管一封封看似普通,份量很轻的邮件,有可能寄托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2008年的12月的一天,郑钰接到一封来自美国的信件。拿起一看,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扭扭写满了繁体字,信封上边的街道、门牌号码都是解放前的称谓。仔细辨认,隐约可以认出“赊店镇,西阁内街27号,李浩瑚启。”

这天气温零下三十六七摄氏度郑钰冒着严寒,推着车子碾压着积雪一步步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突然狂风骤起,而且越刮越大,一阵紧似一阵。紧接着,大风夹雪漫天飞舞,满世界一片混沌,天空迷茫,道路难辨。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冻硬的雪粒抽打在麻木的脸上,如刀割般的疼痛。

郑钰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有时看不见雪下的坑,一脚踩空摔倒在地,来个“嘴啃雪”,包裹摔出好远。郑钰爬起来擦擦脸,把包裹捡起来继续往前走。

沿途郑钰逢人就问,尤其是这一带的老住户,年龄长者。“请问李浩瑚住这个院儿吗?”经过多方打听,也没有任何结果。郑钰确认,一封查无此人的“死信”。但是,她忽发奇想,万一收信人是住户本人?!也许再做一次努力,就可能寻到线索。

第二天,她继续她的“寻人之旅”。“这都几十年了,住户川流不息,每座房屋早已经几易其手。”一位87岁的退休老者告诉她,西阁内街就是现在的瓷器街。西阁内街单号到19号就结束了,根本没有27号。只有解放前的‘福绿寿街头条27号,因此推断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抱着一线希望,郑钰来到了现已成为铜器街的绿寿街头条。她钻进一条巷子,进入一个大杂院。里边低矮的旧房鳞次栉比,敲门问去,往往是十室九空。好不容易遇见了一个人,而他们好像吃了“摇头丸”一样,其结果都是一问三不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郑钰第三次来到此院的时候,与一位风风火火的年轻人不期而遇。郑钰忙递上信封。

这位叫李铮的年轻人久久凝望,仔细端详,翻过来,覆过去。紧接着,他一下子把信揣入怀里,我的伯父难道还在世?”
    原来,李浩瑚既是这封信件的写信人,又是收信人。李浩瑚于1933年在上学途中被国民党军抓去当兵,当时他年仅17岁。开始李浩瑚还写信回来。后来,他随远征军去了缅甸以后就没了消息,家人不知道是死是活。家人去红十字通过各种方法也联系不到。后得知消息,李浩瑚在缅甸改了名字。再后来听说他去了台湾,晚年时辗转到了美国月是故乡明。愈到晚年,思乡之情愈切。可惜此时的李浩瑚年事已高,寻根之旅一直未能成行。

现在,大陆家中老人们一个个相继谢世李铮的父亲去世时,紧紧握着儿子的手,老泪纵横:“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的伯父。如果他还在世,今年已经90有5。”说吧,他把压在枕头下,不知翻看了多少遍、皱巴巴的一摞信件吃力地交给了儿子。李铮记得清楚,去世时,父亲的双眼久久不肯合上。

与大陆的亲人联系上以后,郑钰成了李浩瑚和侄子的“亲情天使”。2012年,在郑钰的多方奔走,几经努力下,侄子李铮的美国之旅终于成行。叔侄相见分外亲。他们相见的一幕,美国NBC电视台全程直播,场面催人泪下,不知感动了海内外多少华人华侨。

           平凡事业续写人生传奇

有人问郑钰:“别人都下海捞钱,你不心动?”郑钰道:“人不能掉进钱眼里、光想着钱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就是爱岗敬业,多他人着想。”朴素的话语,掷地有声。因为邮递员的工作便是郑钰人生价值所系及其生命的全部。

县邮政局的领导告诉我,多年来,郑钰每天按时从邮局出发,沿着自己负责的邮路经过一个个投递点,把邮件送到千家万户上个世纪90年代主要以报刊为主,信件少说一天也有上百封,与师傅相同的邮路,师傅需要二天半的时间,郑钰一天时间便可跑完,大大提高了效率。今天有了电动车,投递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十几年来,风里里来,雨里去,她从没有脱过一次班,漏过一个投递点,休息过一个节假日。每当郑钰骑着邮车,满载报纸信件在大街小巷风驰电掣穿行的时候,她总感到特别亲切,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邮递员郑钰不断放飞自己的的梦想。据不完全统计,1998郑钰累计行程12.5万多公里邮路,为广大用户投递邮件56万多份,义务代收代送邮件10万多件,救活地址不详、不准的死信680多封。她也多次被评为市、县的先进生产者,多次荣社旗县邮政局“绿衣天使”称号。2013年年初,社旗县评选“感动社旗十大人物郑钰光荣地进入候选人之列。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雨雪酷寒楼层高,挡不住铁腿邮递员。恢弘的光影画卷用一件件平凡小事绘就,不断续写的人生乐章描绘一幅幅绚丽的七色彩虹

河南省社旗县城横贯东西的红旗路见证了邮递员郑钰成长的历程。如果说,这条红旗路是不断跳动着的时代音符,那么,这些音符就是由一封封邮件、包裹构成;如果说,这条红旗路是一首鸣奏着的激昂旋律,那么,这首旋律就是由这位“绿衣天使”经年演奏不辍;如果说,这条红旗路是一道彩虹,那么,这道彩虹就是由邮递员郑钰骑着邮车绘就。这条彩虹一头紧紧系着邮递员的情结,一头连着社旗城乡居民的心扉。

正在谈话间,不知不觉间一个半个小时过去了。窗外蓦然下起了一场大雨,春雷阵阵。聆听着她娓娓道来的一个个“故事,久已疲惫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震撼。郑钰起身告辞:“班长和大伙正在忙碌,我不好意思在上班时间过多地耽搁工作。”

看着窗外正在飘落的大雨,郑钰从工作室取来自己干净、整洁的绿色雨衣、雨裤,一把塞到我的手里:“小心着凉,不要淋着了。”说罢,一转身,箭步冲向雨幕里。

“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有人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人却把它化作实际行动。“细微之处见精神,平凡小事出英雄。”常常听人这样说,今天,亲眼见到了,亲耳听到了。

有句名言说得好,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郑钰的这些“凡人小事”,在全县63万百姓中间口口相传;每每看见她,社旗百姓都亲切地称她为社旗人的“白鸽使者”、“绿衣大使。在她的邮递员之路上,我们期待着郑钰继续续写人生新的篇章,描画出更新、更美的彩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